【摘""要】隨著儀器設施與測繪技術的快速發展,測繪生產需要大量的技術作業人員。發展高職測繪人才教育作為解決市場需求的最佳途徑,它為測繪專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空間與市場需求。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從教師隊伍的建設、實習設施的完善、基礎理論的鞏固上不斷改善測繪教育。
【關鍵詞】高職測繪""就業""市場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54-01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測繪專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帶動了高職測繪人才的需求。眾所周知,只有做好了人才建設工作,才能保障測量進程。在工程項目與建設事業快速發展的經濟體系里,培養更多的高職測繪人才已經成為經濟建設的呼喚。尤其是近年來,水利水電、鐵路工程、石油管道等生產單位對測繪人才的要求逐年上升。對此,在高職測繪人才培養中,必須從實際需求出發,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情況下,拓展高職測繪人才就業市場。
一"高職測繪人才市場需求狀況
高職測繪專業主要面向的是測繪生產單位,它們需要的是中高級測繪技術人員。從調查反饋的信息來看:一線技術人員占了一半左右,大中專學歷占了將近70%,這表明大中專畢業生依然是測繪專業的主力軍。要求掌握GPS定位與數字化技術的工程測量人員最多,占調查單位的90%左右。與之相反的是,大地測量的專業人員相對較少,這和調查單位有著極大的關系。對于制圖與航測專業,需求相差不大,當然這和工作性質也有很大關系。而在動手能力與實際操作這一塊中,一線生產人員最多,將近100%,其次是管理人才。
從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整個生產部門的用人狀況,同時也反映了整個測繪市場的需求。因為大部分企業需要的是一線技術人員,所以在技術人員的安排上,中專學歷相對較低,而研究生與本科學歷又不安于一線生產,最終高職大專成了最佳的選擇。相對而言,他們擁有很好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功,能夠成為一線主力軍。
二"高職測繪人才培養的建議
1.增強高職測繪師資的建設
高職老師大部分是來源于本科院校的研究生,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但是他們通常沒有專業的心理學與教育學理論,教學實踐相對薄弱,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基本功訓練中,因為大部分高職院校老師來自師范院校,心理學、教學規律、教育學理論掌握的相對欠缺,為了成為一名真正的優秀教師,必須從教學理論著手進行培訓。老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很大的關聯。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注重老師知識面的擴展與更新,通過發展測繪技術,更新儀器,不斷改善測量手段與方法。
針對高職老師實踐鍛煉缺乏,學校應該不定期地安排老師參加實踐培訓,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并且將實際經驗運用到教學中,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市場需求的高職人才。
2.改善實習設施,增加生產與實習量
如果將教學水平視為促進人才發展的軟件,實習設備就是硬件。測量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特征,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必須從改善測繪硬件設施出發,為其提供良好的條件。如:從工程測量來看,各種精度的單雙頻、全站儀以及衛星接收機等設備都應該以滿足學生要求為出發點。在數字化成圖快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化測圖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平板儀測圖。因此,在實習中,應該多安排數字化成圖訓練,然后將數據采集作為教學重點進行教學。
在測量中,GPS在測繪生產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對此學校應該加大實習控制,充分利用實習設施,增加實習量。另外,還可以實行雙元制,在接受理論教育的同時,增強實踐技能。
3.根據實訓基地要求,強化模擬項目的訓練與教學
“工學結合”作為現代化市場對高職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它對人才發展、現代化建設具有很強的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整合作業與生產環境,依據技術要求與相關作業程序,強化以模擬項目為基礎的訓練與教學。在校外實訓中,除了承接任務量,還應該整合實訓要求,在確保測繪技術要求與生產流程的同時,指導學生更好地完成室內檢查與實地檢修。
針對當前高職專業開展的頂崗實習與生產實訓實施成本較高的特點,為了落實教學與管理要求,學校應該努力創設出生產車間等實體性基地,并且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改善企業參與深度的同時,努力為校企創建出雙贏的平臺;通過將技能競賽與教學整合,不斷提高核心能力培養,并且將職業素養與道德建設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這樣不僅能有效利用教學時間,對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一大幫助。
三"結束語
全真訓練、學做相融作為高職測繪專業人才培養的根本方向,它對迎合市場要求,促進人才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整合校企安排,在教與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情況下,不斷創新、調整高職測繪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適應企業要求、社會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廣社.高職測繪人才就業市場探析[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
[2]陳永芳.淺談高職測繪類技能大賽對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的效果[J].中國集體經濟,2013(36)
[3]彭維吉、彭奇娟、王玉英.高職院校測繪工程專業“生產育人”人才培養探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8(13)
[4]呂翠華、張東明、趙文亮.高職GIS專業“三層遞進、五化合一”人才培養模式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3(8)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