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韓語中的漢字詞含義進行了一定的說明并提出了對韓漢語詞匯的教學策略,指出應將詞本位與語素教學法相結合,同時展開了針對韓國語中漢字詞偏誤分析及要點分析,包括同形同義詞及用法錯誤分析、異形同義詞及用法錯誤分析、同形異義詞成因及用法偏誤分析這三個方面。
【關鍵詞】韓語漢字詞""對外漢語""對韓詞匯教學""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65-02
隨著我國的綜合國力逐漸提高,對外聯系的不斷加強,使我國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力日益深遠,海外的學漢語熱潮持續升溫,這使得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對外漢語培訓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果。其中,韓國作為我國重要的鄰國之一,與我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漢語學習培訓得到了廣泛的重視。自古以來,中韓兩國就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由于受到了漢文化的深刻影響,許多來源于古代中國的詞匯在現代韓語體系中占據較大比例。因此對于以韓語為母語的學習者而言,學習漢語應優先從詞匯入手,這啟發我們在對韓漢語教學中應注重詞匯教學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韓語中漢字詞的含義概述
這里所指的漢字詞,強調的是能夠使用漢字記錄的詞匯,即根據漢字字義及構成方式所創造的詞匯。從源頭上來說,其中既包括直接從漢語中引入的詞匯,也包括利用漢字自行創造的詞匯,這些詞匯是構成韓語詞匯體系的重要基礎,并與本民族語言密切融合。這在日本、韓國、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國家中都有明顯的表現,雖然這些國家并不使用漢語,但漢字卻能夠作為一種記錄方式,存在于本民族語言文化體系當中。在韓語詞匯當中,漢字詞的比例更是高達70%左右,其中以專業化名詞居多。所謂漢字詞,其實并非都與漢語有直接關系,當漢字文化已成為韓語詞匯體系的一部分時,也有許多根據漢字的造詞規律和結構特點而新創造的詞匯。
二"對韓漢語詞匯的教學策略
1.將詞本位與語素教學法相結合
第一,單一詞本位教學法的局限性。在長期以來的詞匯教學實踐當中,詞本位教學模式往往被過度抬高,而語素教學則相對重視不足。但隨著教學實踐的推進,詞本位教學模式的缺陷也逐漸暴露出來,如方法不夠集中,教學效率較低,需要大量的記憶等等。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為改善語言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詞匯學習壓力,語素教學法的重要性開
始逐漸為人們所認知。在開展語素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漢語構詞的特點及規律,從中提煉語素,以達到理解式詞匯學習的目的。對于漢語詞匯而言,其本身具備較強的易于拆分、組合的特點,因而可將構詞法作為語素教學依據,并在掌握復合詞素語義的透明度的基礎上,強調語素與語素之間的關聯性及規律性,從而使語素能夠自由拆分,并以此為依據對復合詞的要素進行分析。在充分利用已學語素的同時,可對近義詞進行詞義辨析,從而能夠對生詞進行擴展學習,提高詞匯記憶水平。當然,對于剛剛入門的學習者而言,詞本位教學法仍然不可或缺。為了能夠快速掌握基本的表達,并能夠適應一種陌生的語言系統,就必須對詞的發音、字形及語義進行了解和記憶,這樣才能逐漸建立起系統的表達概念。同時,在日常語言交流過程中,詞匯也同樣是最基本的單位,因此在初學階段強調詞本位教學法有著明顯意義,不僅能夠幫助學習者抓住詞匯所表達的實際概念,也有利于其迅速切換語言思維。
第二,語素教學法的優勢。目前,越來越多的對外漢語教師開始重視語素教學法的使用。在展開詞匯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分析詞匯中所包含的語素能夠快速地引導新詞,并將其與已掌握詞匯進行辨析,從而使詞匯量得到提高。語素教學法的關鍵之處就在于理解復合詞素的透明度。如果復合詞在語義上透明度較高,則稱為透明詞,這類詞匯可為新詞提供語義線索,同時,配合構詞法的學習,才能使學習者真正掌握語素的構成規律。例如,“親眼”一詞分別由“親”和“眼”兩個語素構成,且這兩個語素的透明度較高,易于組合,能夠與其他語素合成不同語義的詞匯,有多個義項。如“親”可構成親自、親身、親妹妹、親進等,“眼”可構成眼珠、眼淚、眼眶、眼角等等。在上述新構成的詞匯中,親自、親身中包含的語素“親”在語義上與親眼一詞相同,都是表達自己直接做某事的意思。但在親妹妹一詞中,語素“親”所表達的意思是具有血緣關系,親切中則代表的是關系良好,這與“親眼”中相同語素所代表的義項完全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將同一語素的多個義項進行充分的講解,不對不同義項的搭配方法進行示范,學生就很可能出現混淆,如誤認為“親生”一詞的意思為“自己親自生的”,給詞匯學習帶來諸多不便。
2.針對韓國語中漢字詞偏誤分析及要點分析
第一,同形同義詞及用法錯誤分析。所謂同形同義詞,指的是與相對應的漢語詞匯在語義上相同或相近的韓語漢字詞。這類詞數量較大,用途廣泛,因而能夠為以韓語為母語的學習者提供極大的方便,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在同形同義詞的學習當中,極少出現語義用法不清的現象,出現的錯誤大多集中在語法及常用搭配等方面。例如“一上高三就在緊張生活過”一句,應在“生活”一詞后加“中”,同時應將“過”改為“度過”,而由于核心詞匯“生活”一詞可與韓語詞匯完全對應,因而這一句并未出現語義方面的錯誤。為此,對外漢語教學中應側重對同形同義詞微妙差別的辨析,并在細小差別的基礎上強調其詞語搭配原則,從而避免使用不當。
第二,異形同義詞及用法錯誤分析。所謂異形同義詞,指的是韓語漢字詞當中與漢語詞匯在語義上相同,但在漢字記錄上有一定差異的詞匯。異形同義詞包括以下幾種情形:第一,由古今差異造成的語素分配不同。例如漢語“朋友”一詞,在韓語的漢字記錄中表達為“親故”,而在中國古代,“故”這一語素正是代表“友情”的意思;再如“藥店”一詞,韓語為“藥局”,也同樣是因為古代以“局”來代表商業經營場所。第二,詞匯結構不同。如漢語中的“藥丸”,在韓語中為“丸藥”,漢語中的“白糖”,在韓語中是“白霜糖”。第三,結構理據不同。例如漢語中使用“駕駛”一詞,意在強調人對車輛的控制,而相同的意思在韓語中則是“運轉”,更傾向于車輛系統構造決定了車輛的運動。在這類詞匯的學習中,最常見的錯誤就是語義的混淆,將韓語漢字詞中的意思直接照搬至漢語句子的表達當中。例如,“同學家有只小狗,這小物件真可愛”,此句中的“物件”應改為“東西”,很顯然,這一句出現錯誤的原因在于將“物件”與“東西”的意思相等同,在漢語當中,“東西”一詞可帶有某種感情色彩,從而表達對人或物的愛憎,這與“物件”一詞在感情色彩上具有較大差別。
第三,同形異義詞成因及用法偏誤分析。除了異形同義詞,同形異義詞也是學習者經常混淆的內容之一。在構詞過程中,由于理據不同,或是構詞法選擇的不同,常常會使相同的漢字組合分別表達著不同的意思。例如漢語中的“藥水”一詞,在相同字形的韓語詞匯中的意思是“礦泉水”,由于礦泉水中富含礦物質,因而韓國人認為其具有一定的藥效。再如,漢語中的“新聞”一詞,在相同字形的韓語詞匯中的意思為“報紙”,因為新聞最早是以報紙作為傳播的載體,因而報紙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新聞紙”,而韓語中表達“新聞”這一概念的詞匯則是源自英語的外來詞,采用音譯的方式構成。因而在同形異義詞的學習中,語義上的錯誤出現得更為頻繁。例如“我病故是前晚喝了太多燒酒”,這個句子的錯誤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確理解“病故”一詞的意思,在漢語中,“病故”即“因病去世”,因此語素“故”再此表達的是“故去、已去”的義項,而在韓語中“病故”這一詞匯,語素“故”取的是“原因”這一義項,因而在學習中易發生混淆。
為了減少上述詞匯使用的錯誤,對外漢語教師應對韓語漢字詞與漢語詞匯的對應情況進行分類整理,將相同類型進行集中歸納,通過大量造句的方式,避免語義混淆情況的發生。
三"結論
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韓語漢字詞與對韓詞匯教學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指出在當前的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中,加強對韓詞匯教學方法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對韓語中的漢字詞含義進行了簡要的概述,并在此基礎上,展開了對韓漢語詞匯的教學要點分析,提出了在對韓詞匯教學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楓.從HSK同素逆序詞看對外漢語詞匯教學[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7(3)
[2]齊曉峰.韓國語漢字詞的母語遷移與教學對策——以《韓國語》中的雙音節漢字詞為中心[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2)
[3]向航.韓國人學漢語的偏誤分析及相應的對韓漢語教學法[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0(8)
[4]樸金鳳.韓語中的“漢字詞”及其教學法探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5]楊吉春.對外漢語詞匯教學應以常用基本層次范疇詞匯教學為中心[J].民族教育研究,2011(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