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現在的高職院校中的“3+2”專業的現狀,進一步在中醫護理教學的教材改革、教學方法改革,綜合多種教學手段的改革,對學生進行改革等幾個方面提出了系列措施,體現了中醫護理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實用性,適用于高職院校的“3+2”師生。
【關鍵詞】中醫護理"“3+2”"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84-02
中醫護理學歷史悠久,護理技術獨特,近年來,隨著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日益受到國內外護理界的關注和認可。中醫護理防重于治,注重養生,在2011年首次將中醫護理納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符合當今社會人們的保健需求的針灸、拔罐、刮痧、推拿、藥浴、熏洗等就是中醫護理常用的護理技術。但是中醫護理內容多卻學時少,理論抽象而玄奧,面對“3+2”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院的實際情況,包括“3+2”的辦學目的——“3+2”統招大專將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貫通,學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低,而教育效益和回報高。它整體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統籌安排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在五年時間里,既保證了大學教育的文化素質要求,又達到了國家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有效學時三年以上的要求。在專業設置上,它以經濟與社會需求為導向,充分體現適用、新興、現代、復合等特征,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因此深受廣大學子和家長歡迎,畢業生供不應求。用人單位評價,“3+2大專畢業生動手能力比本科生強,知識結構比中專生優”,被稱為“中專大學生”,就業形勢和就業前景非常好。面對這樣的局面,我院開設了“3+2”護理專業,我院領導及中醫護理教師積極探索中醫護理學的教學改革措施。
一"教材改革
為適應中醫護理加入護士資格證的考取和臨床實際需要,教材編寫應該包含的內容是在中醫護理理論的基礎上,吸收國內外護理學最新理論與技術研究,并融入西醫護理的專業知識,同時要體現中醫護理在慢性疾病、養生康復、預防保健等方面的優勢,教材的選用應是內容編寫專業化、系統化。選好教材才能為講好課奠定基礎,我們應該為現在的“3+2”的學生專門編制一部這樣的教材,既利于教師備課也利于學生自學、復習來用。
二"教師改革
中醫護理的師資,多是從事中醫醫療工作的專業老師或者是中醫專業畢業的,很少既精通中醫還熟悉護理專業的老師,中醫臨床醫療思維定式在這些中醫老師的專業教學理念上已經形成,臨床護理思維模式是較少具有的,重醫療輕護理在教學中無疑是存在的。所以要讓中醫專業的老師去進修或者學習護理專業知識,把護理融入中醫專業中來,并且把護理提到首要位置上來,才能講好中醫護理課程。那么直接去學習護理技術嗎?又怎么樣把中醫和護理技術融會貫通,怎樣準確把握講解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這就需要教師自己慢慢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總結、歸納,繼而用到教學中來。
三"教學方法改革
以往的教學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基本處于被動吸收,盡管現在是多媒體教學,有圖片和聲音,但是學生仍然不能成為課堂的主體。要讓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學習,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在講中醫護理常用護理技術的拔罐時,學生有著極大的熱情,利用學生的積極性,把課堂交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進行親自操作,教師在一邊觀察一邊糾正他們的操作,如果發現大多數學生對于某一個方面都有錯誤或者認識不到位。就讓他們停下來,集中強調一次,解釋原因,要講解清晰、透徹,讓學生理解后再去操作。讓學生心到、手到,領會到。一節課下來,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達到了教學目標。
四"綜合多種教學手段的改革
傳統的教學手段是板書講解,現在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幻燈片、掛圖和實踐操作等。如在講到腧穴內容時,在多媒體課件上做上每一條經絡(帶腧穴)的動態行走路線,打開一條經絡,就有紅色的箭頭行走這條經絡的路線,學生一邊聽講解一邊看著路線圖,特別容易理解,再利用針灸掛圖和針灸模型人讓學生了解腧穴的位置和經絡的路線行走,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理解力,最后在學生身上進行實體點穴,邊點穴邊讓學生自己說出腧穴的具體位置和主治(三種以上)。對這樣的教學學生都樂于接受,并且只要上過課的學生都能掌握主要內容,他們會以中醫護理課為樂趣。
五"對學生進行改革
“3+2”統招大專將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貫通,畢業后是“技能和學歷”型大專人才。但是學生入學的基礎知識卻不及大專,這樣我們的教學改革一方面在教材和師資,另一方面在學生這里,既然他們的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就著重他們的實踐知識,讓學生多動手、多參與,教師多指導,給一些建議性的想法,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獨立完成一些知識,例如走罐、肩部按摩手法運用、一些病癥的刮痧部位等等,讓學生自己去操作,教師給予總結即可。培養了他們臨床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能快速走進醫院的崗位。
中醫護理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需要從事中醫護理工作的教師們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總結完善。但是我們培養出的學生要有必備的能力,第一,有創造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見到各種病癥要有臨危不亂的定力,沉著冷靜地處理病人臨時出現的各種情況;第二,提高學生應變、承受受挫折的能力,在臨床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人和家屬,要有和各種病人與家屬溝通的能力;第三,提高學生合作協調的能力。我們中醫護理教師在力爭我們的畢業生都能盡快融入我們的醫療隊伍中,在教材、師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來適應他們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莉.中醫護理教學改革之思考[J].職業技術,2013(6)
[2]田靜、王俊.淺談中醫護理教學的改革[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4)
[3]施珍妮、陳佩儀.淺談中醫護理專業師資的現狀與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2)
[4]董惠娟、陳麗華、齊曉紅等.從護理教學實踐看西醫院校中醫護理臨床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護理研究,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