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第二外語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認識程度不夠,學生往往不夠重視,相應地,承擔第二外語教學的教師們也漸漸變得懈怠。所以,提高學生對第二外語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二外教師的責任意識,改善二外的教學質量,有益于外語專業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關鍵詞】第二外語定位""教師責任意識""人才培養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87-01
一"我國高校外語專業第二外語的發展和現狀
我國高校開設第二外語課程由來已久,隨著時代變遷及社會需求的變化,人們對第二外語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改變。總體來講,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些年,第二外語的作用愈加明顯。而由于部分教師和學生對第二外語的認識不足,導致第二外語教學仍存在一些硬傷。
1.第二外語的發展歷程
國民政府成立之初,主張英語必修,二外選修。國民黨中央大學里,要求外文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兼習法語或德語。
建國初期,第二外語教學一度銷聲匿跡,直到20世紀60年代,第二外語才重回課堂。
1978年全國外語教育座談會的召開大大加快了第二外語的發展。1998年教育部批準下發的《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提到了為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要,外語專業不能再單純培養只會一種語言的畢業生,“探討在外語專業進行復語教學,鼓勵學生在掌握所學語種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能力的同時,再學一門外國語”。
2.第二外語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高校的外語專業都安排了第二外語課程,然而普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材陳舊、考核制度不嚴謹、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從業界研究的角度來看,各類學術期刊中關于第二外語教學研究的文章,基本都是在研究教學方法以及第二外語對專業外語的正向及負向遷移等,2009年至今,研究“影響二外教學的因素”“如何改善二外教學效果”“二外學習現狀調查”“二外教學存在問題及改革”等揭示二外教學問題的文章多了起來。
二"第二外語對于外語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我國高校外語專業的學生必修第二外語,一方面為適應就業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在學術研究過程中能拓寬視角,因此,我國外語專業研究生考試中第二外語是必考的一項。
1.有效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英語專業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英語,但某些企業也會提及二外,在一些招聘要求上,會寫到,比如“英語八級,懂日語(/德語/其他語種)者優先”。從培訓機構的情況看,二外也成為白領階層在8小時工作后的另外一個學習重點。
近幾年一些小語種的就業市場也出現供過于求的狀況,許多單位在要求應聘者掌握小語種的同時能夠熟練運用英語交流,抑或是掌握另外一門小語種。
為了讓我們的畢業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勝出,除了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要注重第二外語的教學。
2.有效提高學生考研競爭力
外語專業的研究生考試包括兩門專業考試、政治和第二外語,第二外語普遍是學校自主命題,語言專業越強的學校對二外的要求越高,命題難度越大。因而,加強二外的教學,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可以助考研的學生一臂之力。
三"強化第二外語教師責任意識
意識到第二外語的重要性之后,作為第二外語的教師應強化責任意識,具體歸結為以下幾點:
1.提高認識,強化甘于奉獻的責任意識
教師要意識到在新形勢下第二外語對外語專業學生的重要性,不能把它單單看作是一個輔助甚至是邊緣的課程。從根本上提高對二外教學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教師個人對所教授的課程認可了,才能正向引導學生提高認識,重視二外學習。
2.全心授課,強化以智育人的責任意識
第二外語課程設置一般時間有限,教師就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知識系統化地傳遞給學生,注意學習方法的引導和培養,做到“授人以漁”,讓學生在課下能夠自主學習。另外,針對二外學習的目的主要是求職和考研兩方面,有側重地選擇應用性強的學習資料提供給學生。
3.有教無類,強化以德育人的責任意識
每個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并不是任何一個語言專業的學生都有語言天賦,也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自己的專業及其涉及的相關課程。作為老師,不能只關注愛學和有天賦的學生,教學是面向全體同學的,要對每個來上課的學生負責,這也是師德的一種體現。
4.與時俱進,強化創新育人的責任意識
作為語言課的教師,要做到思想不陳舊落伍,借助如今各種發達的信息平臺及時更新信息,這樣才能傳遞給學生最新的目的語國家資訊,讓學生學到最新鮮實用的詞匯。如在德語二外的課堂上發布關于德國的最新消息,會拉近學生心理上和德國的距離,讓他們覺得學到的東西和生活是有關系的,不是抽象的。
參考文獻
[1]郝穎.高校青年教師師德責任意識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29)
[2]王松國.高校教師學術化生存下的責任的喪失[J].當代教育科學,2009(15)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