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型閱讀是高考題中近幾年才出現(xiàn)的新題型,其要求和特點已漸為許多師生所熟悉。本文就任務型閱讀題型的特點和解題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歸納,以備高考復習中使用。
【關鍵詞】七選五""命題分析""考查要點""解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88-02
一"七選五題型的命題分析
七選五題型的特點:(1)三百字左右的說明文或議論文;(2)設空類型:概括總結類、承上啟下類、邏輯關系的注釋類、主題句類、標題類。該題型在對整體上理解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諸如連貫性、一致性、銜接性等語段特征方面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他們有較強的意識并能熟練地把握文章的邏輯結構和內容上的聯(lián)系。這一考查題型對閱讀理解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既要有閱讀速度,要對所讀文章的主旨要義、具體信息要有所了解,要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觀點,能區(qū)分出論點和論據(jù),又能夠把握文章的寫作結構和脈絡層次。
二"七選五的考查要點
七選五考查學生整體理解篇章的能力,必須不僅能從宏觀上明白這篇文章圍繞什么主題展開,而且得分析出是怎樣謀篇布局的,能清楚地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明白七個選項之間的相互關系,所缺空是小標題,是觀點型內容,還是具體的論據(jù)型內容,還是對所講的內容起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的,還是對前面的小總結,等等,所以這比給一篇文章閱讀完選正確答案更難,考查的層次要求更高。
但是,只要能明白了這樣的題型所考查的要點,出題的位置,在閱讀理解文章時能有意識地增強對文章寫作思路、結構方面的了解,并在分析文章組織安排上面下功夫,掌握英語文章常見的幾種寫作格局,對迅速準確得到這塊分數(shù)還是相當有幫助的。
三"七選五的解題步驟
第一,在閱讀過程中,首先要研讀文章的標題,因為標題就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所有內容都圍繞它展開。其次要細讀文章的首段和尾落,特別是文章的第一段及最后一段末句,因為“開門引題”與“結尾點題”是英語中常見的寫作方式。首段的末句一般是全文的中心之處,引出本文將圍繞的內容,并簡要點出本文的寫作思路,有時甚至會以提綱框架的形式呈現(xiàn)。首段的末句對于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如果學生能讀出它就是文章的主旨句,那么就可以順藤摸瓜地迅速明確文章情節(jié)是如何一步步展開延伸的,并能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寫作主題。如果末句并不是主旨句,就需要耐心繼續(xù)尋找。此時,可以從文章的寫作格局是否為“結尾總結”上做考慮,如若兩者都可排除,就需要在文章其他段落中尋找主旨句,但也要注意每段的首句和尾句的提示語言,因為英語是特別注重形式的一種語言。
第二,邊讀邊做題,研讀所設問題前后的句子,鎖定線索詞,然后從選項中查找關鍵線索詞,來確定答案。做題時要使用代入法進行排除。要先把容易的確定的答案選上,如果這空不確定,可要先放過,繼續(xù)向下看,直至讀完整篇文章。此時,文章的主題、各個段落之間的布局,展開關系也基本明確了。將所選的答案放入文中,看是否與上下文銜接,語意完整,是否符合此處的語境,寫作線索是否能承接。
一篇文章就是一個整體,是圍繞一定的寫作思路與線索展開的。在確定選項時,要特別注意文章的寫作思路;文章的寫作線索能把文章的每個段落、每個句子甚至關鍵短語和詞匯連接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如果發(fā)現(xiàn)所選答案使文章的寫作線索中斷或者是自相矛盾,則要重新選擇,重新代入進行驗證,直到能融為一體。
第三,在全填完后,應再通讀全文,確保文章內容完整,語義連貫合理、各段落內容緊扣主題,語篇結構通順連貫、具有一致性、合乎邏輯,寫作思路清晰明了,格式以及用語恰當貼切。同時,考生還應注意多余的兩個選項,把他們與所選的相近選項進行比對分析,確保萬無一失,因為個別干擾選項與某個正確選項的內容極為相近,所以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仔細排除,從而得出正確選項。
要特別提醒考生,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前面的選擇,否則不要隨意更改。因為一步步讀來還是能基本上確定所選答案能讓文章連貫的,一改就怕全亂了。
四""七選五的解題策略
七選五題型閱讀解題的方法:
1.理清結構抓主旨
第一,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第二,掃讀全文重點詞句,主要指首尾段、首尾句和文章中帶轉折詞的句子以及獨立成段的句子等,為的是理清文章的主要信息之間的關系。如:第一段往往是全文的主題段。
2.捕捉信息空前后,關聯(lián)詞語很重要
第一,從意思上判斷。在做題時是要搞明白空白前后的句子的確切意思,然后在讀懂意思的基礎上,再利用線索特征詞等選取正確答案,最后根據(jù)意思的連貫性或邏輯性從選項中進一步確認答案。
第二,從詞匯上找線索。名詞、動詞、代詞、數(shù)詞、表示時間/年代的詞、地點/名稱等專有名詞,這樣的線索詞對尋找答案是很有幫助的。比如空白前后的這些詞,查找他們的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或表示同一類事物的詞語等是否在選項當中出現(xiàn)。
第三,從關聯(lián)詞上查找。如:It’s"easy"to"begin"to"think"negatively"when"you"are"surrounded"by"people"who"think"that"way."On"the"contrary,if""you’re"around"people"who"are"happy,
their"emotional"state"will"be"infectious.
表示并列關系的詞:first,second,third.../"first,next,then.../"for"one"thing,for"another"thing等。
表示承接關系的詞:so,therefore,thus,as"a"result等。
表示轉折關系的詞:but,however,yet等。
表示對比關系的詞:on"the"contrary,in/by"contrast;by/in"comparison等。
3.根據(jù)試題所在的不同位置確定不同的解題策略
第一,如果問題在段首。(1)往往是段落主題句。因為“開門見山”的寫作方式為常見的寫作方式,仔細研讀后文內容,通過查找同義詞或其他相關的詞和語義,推斷出主題句。(2)與后文是并列、轉折、因果關系等。在這種情況下,通常要找原文和選項中相關的特征詞來補全說明本段內容,因此選項中表示并列、遞進、轉折、因果關系的關聯(lián)詞和反義詞、同義詞以及與前文類似的句式結構,都是關鍵的信號線索,這對選擇正確答案極為重要。(3)段落間的過渡句。這時要閱讀上一段結尾部分和下一段的開頭部分,因為英語文章特別注意結構的銜接和連貫,看所選的答案是否能將兩段內容很好地融為一體。
第二,如果問題在段尾。(1)空白前的前一兩句是重點語句,鎖定關鍵詞加以重點閱讀。(2)通常是結果、結論、總結句。注意在選項中查找表示結論、概括性語句等的信號詞,如therefore,in"short,to"sum"up,in"a"word,to"conclude,as"a"result,thus等詞語,從選項中搜索前文的同義、反義、近義詞句,從而鎖定答案。(3)與前文是并列或排比關系。著重閱讀空格前最后一兩句,尋找線索信號詞,然后從選項中匹配相關關鍵詞。通常正確答案與空白處前后的這幾句話在意思上是緊密銜接的,因此這兩幾句會存在某種銜接手段,比如句型結構,語義內容。(4)與前文是轉折或對比關系。這時要注意從選項中查找詞匯和語義與前面文章是否形成對立、對比關系,還要確認選項中所講內容是否與前文在同一話題上形成對立、對比關系。(5)所選答案是引出下一段的內容。如果從選項中找不到與前文之間的聯(lián)系,此時可認真閱讀下一段開頭幾句,因為英語中承上啟下的寫作手法也是常見的。考慮與下一段開頭是否有一定的銜接,看是否與選項的最后一句能緊密連接起來也是一種很有效的解題辦法。(6)如果第一段的段尾是空白,要認真閱讀,看此處是細節(jié)還是主題。通常文章第一段要提出文章的主題,如果在段尾提出主題,會用一些信號詞如轉折詞引出來,正確答案中應有這樣的特征詞;如果是細節(jié),一定前面已經(jīng)把要點展現(xiàn)出來了,此處只是進一步解釋說明。
第三,如果問題是一整個自然段。(1)這個段落應該是自成一體,而且承上啟下,即有中心主題,因此可重點閱讀選項中較長的選項,看哪個選項符合這樣的條件。(2)著重閱讀前一段結尾和后一段開頭的一兩句查找相關的線索,而且重要線索通常會在后一段開頭,因此后一段開頭往往比前一段結尾更為重要。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