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課不在多,有思考則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愛思考的習慣,這才是學習的法寶。
【關鍵詞】學習興趣""思考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91-01
回顧一模的考題,新材料、新信息、新背景,大部分題目都考查了我們同學從背景材料中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我們教學的目的應該是:(1)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拓展物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來展現物理知識的魅力。(2)培養孩子從背景材料中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并對知識進行整合,從而更好地適應現在的信息時代。我認為對一個孩子主要是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愛思考的習慣!那如何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愛思考的習慣呢?
一"關注學生是否消化比關注講了多少張卷子更有效
出現的那一道考題我是否講過?講過了,但學生沒有消化并內化成自己的東西,講過又有何用?更何況有的學生連聽都沒聽懂,我都沒有關注過!而是一味地趕時間,趕著做、趕著講,所以我們同學慢慢地沒有了定心思考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丟失是很可怕的。學生各科的作業都比較多,尤其是考試前夕,我除了引導學生“要關注作業的質量,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作業的數量”以外無計可施。我一直在想,幫助學生養成一個愛思考的好習慣,就只能在自己的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消化的過程才是孩子們一節課的增長點。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錯誤在頭腦里停留的時間越長,越難消除!”所以我要當堂訂正,同時給孩子一個思考、咀嚼、回味的時間。
二"關注知識的拓展和延伸比就題論題更重要
講一個重要的題目時,盡量涉及近期講到的同類思想方法的題目。要想到拓展和延伸的內容和方向,講得透透徹徹使學生達到思維的鍛煉。給學生思考和咀嚼回味一道好題目的時間,我一直很注重課堂上放手讓學生思考,或者說更注重了思考、咀嚼、回味。自己的原則就是:透透徹徹地講一個,思一個,會一類。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對學生問題的預設判斷能力、語言的精練度、駕馭課堂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訓練時間。
三"關注學習興趣比關注題目本身更有意義
學會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星期一的課,課前講個小故事、小笑話,或課上幽默搞笑一下。要把每一節課設計得很有意思,能帶動學生積極熱情全神貫注地參與進來,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他們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若我一味地講,學生就沒有表現的機會(不經常提問),要多聽聽學生的想法,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看法。在初二的教學節奏不是很緊張的情況下,我幾乎每節課都讓學生說,爭取打造一個讓學生高度參與的課堂,雖然慢了一點,但效果真的很好,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
這樣不但學生愿意表現自己,更能感受到老師的重視、關愛和親切,而且課堂還有新的生成,這樣的課堂才會精彩,突出一節課的實效。
四"關注課堂表達比課后多做題目更精彩
當堂做,由學生當堂講,重在思考的過程,雖然有些慢,但好處一:鍛煉了學生上臺開口說話的膽量和能力,使課堂達到爭先恐后的局面,真正活起來;好處二:上面一個學生講,下面學生反而會聽得很認真,孩子主要是在看上去的人哪里講錯了?哪里要補充?可以對下面的學生提要求,注意聽哦,一會要回答問題的,他哪里講錯了?哪里要補充?你的困惑在什么地方;好處三:讓老師知道學生對待這個問題是怎樣想的?教學相長,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解決他們的問題。
在學校課改的大環境下,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對學生問題的預設判斷能力、語言的精練度、駕馭課堂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訓練時間,真正地實現自主高效。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