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有利于優(yōu)化教師結構,促進學校長遠發(fā)展。因此,作為學校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河南省優(yōu)秀青年教師楊兵的專著《魅力班會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展開研究,探究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路徑。
【關鍵詞】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教育科研""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96-01
魯迅說:“人和人之差,有時比類人猿和原人之差還遠。”同樣是教師,有的終其一生碌碌無為,而有的則能成為專家型教師。本文通過對河南省優(yōu)秀教師楊兵的專業(yè)成長的研究,來探究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路徑。
一"志存高遠——不甘于做一個平庸的教師
青年教師必須志存高遠,不甘于平庸。河南濟源一中教師楊兵在參加工作的第5年就出版專著《魅力班會是怎樣煉成的》。他有“成為一名專家型的班主任”的志向,又能持之以恒不斷奮進。他有著清醒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告誡自己“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否則你只能成為一般的人”,“我要在40歲之前成為專家型班主任,那么在35歲之前我要寫出一部有關班主任工作的著作,在30歲之前我要發(fā)表10篇相關文章”。從此,楊兵將宏大的理想與每一天的努力結合起來,扎實教研,每年至少發(fā)表三篇文章,在28歲時就出版了專著。
二"學以致用——將知識轉化成專業(yè)能力
1.學習與思考相結合
光讀書,不思考,不實踐,書上的知識轉化不成能力和價值。李鎮(zhèn)西老師給自己制訂了“五個一”工程,即“每天上好一堂課,每天至少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每天思考一個教育或社會問題,每天讀書不少于一萬字,每天寫一篇教育日記”。李鎮(zhèn)西老師將教學、閱讀、思考、寫作結合起來,豐富自己的才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終有所成,還被溫家寶總理稱贊。
2.閱讀與積累結合
在《魅力班會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楊兵道出了他閱讀積累的秘訣,他注意從雜志、網站、書籍上積累相關故事,并在電腦中分門別類保存。楊兵每天背一個故事,尤其是記準人物的姓名、語言、心理活動和一些重要的數字,在上課時講給學生。到周日的時候,將本周所背六篇復習一遍,加深印象。
3.積累與運用相結合
沒有用的督促和逼迫,積累就可有可無。楊兵注意將積累的東西運用到教學中,他在自己的電腦中建立的德育素材庫中,將整個社會生活的資源拿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就有源頭活水。正因為積累的廣博,記憶的深刻,楊兵在運用時才能夠信手拈來,游刃有余。
三"熱愛學生——用愛點燃學生的心燈
梁啟超指出:“天下最神圣的莫過于情感。”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愛學生才能尊重、理解、寬容學生。但凡偉大的教育家無一不是熱愛教育事業(yè)、愛自己的學生的。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教育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這其中的“道”就是“愛”,愛學生就能想出千方百計來促進學生的成長,“術”就會千變萬化。
四"學術意識——用科研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僅在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兒童,而且也是兒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是復雜的腦力勞動過程和人的個性形成過程的研究者。”只有將教育教學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來做,當作學術來做,而不是將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學校的狹小天地里。學術意識是當下教師普遍欠缺的一種品質,教師有了學術意識,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當作課題來研究,發(fā)表學術作品,就能在更高的一個層次上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更能夠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大,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一定的影響力,也就能做出更大的貢獻。教師一定要注重寫作,李鎮(zhèn)西在談到自己之所以能夠成為名師時,說自己和“很多有志的教師一樣熱愛教育、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只不過比他們多了一支愛寫的筆罷了”。教師還應有意識地積累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品,教師畢竟不是專門的研究人員,除去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處理班級事務等等余下的時間很有限,很難從事專業(yè)的研究,但教師可以是一節(jié)課的實錄、一個德育案例、一份教育隨筆等等,這樣不斷積累,不斷完善,適當的時候就可以發(fā)表,甚至結集出版。
五"團隊協作——群體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曾說:“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要走得遠,就要一起走。”個人的專業(yè)成長主要靠的是個人自己的努力,但領導支持、專家引領、同伴互助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楊兵之所以能夠迅速成長,除卻自身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專業(yè)成長的團隊——河南濟源一中“8+1”工作室。他們通過共同閱讀、專業(yè)寫作、集體探究、資源分享、成果展示、現場觀摩、窗外聆聽等形式共同超越,相互感染,互相扶持,探索出一條校本班主任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建設的有效途徑。
美國教育家韋伯斯特說,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yè);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需要一定的土壤,需要互相鼓勵、相互支持、優(yōu)勢互補的團隊,在取得成功時同伴給予祝賀,在遇到問題時同伴給予幫助,在消極懈怠時同伴給予督促,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一起閱讀教育教學書籍,深入探討理論,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
綜上,青年教師必須做一個學習者、思想者、實踐者、寫作者、合作者,才能有所作為。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