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的重要環節,也是教育的主要內容。學生學習的主課堂目前仍舊是課堂教學。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好的激勵機制能起到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作用。老師的最高智慧就是在課堂上最大限度的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成為學習主人的真正樂趣和與老師、同學共同探求知識的幸福。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一直很努力地在盡可能多的教給學生知識,但是教學的結果總是不夠理想。后來我想,教師不能一味地告訴同學們,你們該記住哪些東西,關鍵在于學生到底理解掌握了哪些東西。被記住了的,才是自己的。與其花工夫給他們找資料,不如多花些時間檢查他們到底記住了些什么。結果我自己的工作量比以前少了,教學效果卻明顯提高了。但是仍然達不到一種理想的狀態,我發現,如果學生不會自學,老師什么都想代勞,那就是真正的出力不討好。比如不認識的字、不懂的成語,要訓練他們讓他們自己去查、去記,而不是老師告訴他們這個怎么讀,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把學生可以做的事情讓學生自己去做。
道理很明了,做起來卻是有困難的。每一個教師都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但是實際的情況是,絕大多數教師都在為學生的被動學習而苦惱。大家都懂學生課堂參與度對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性,但怎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呢?一堂課只有45分鐘,如果花過多的時間在等待學生舉手上面,教學任務就完不成。為了結束教學任務就很容易出現教師一個勁兒地講,學生只是聽的局面。
夸贊和鼓勵對學生能起到積極的正面作用。有一回我上作文課的時候,將學生的所有不足一一指出,又將他們出彩的地方也一一范讀。尤其是王××同學描述母親的手的時候,極富藝術感染力,我將其中精彩的地方范讀并加以點評,在贊揚的時候,我看見王××同學很激動。后來她的作文進步以及語文成績的提高讓我體驗到了贊揚的力量。班里有一個叫尤××的學生,書寫很差,我就耐心地講道理給他聽,并且手把手教他一筆一畫地寫,看到他進步,就對他夸贊鼓勵。學生哪里做得不好,老師一定要指出來,他們就知道該怎么去做了。他們進步了,老師一定要看在眼里,并鼓勵引導他們做得更好。這樣學生就知道老師是一直關注自己的,也就多了一份學習的熱情。有一回上課,學習《石壕吏》,臨時鼓勵學生上臺情景表演,結果同學們表演得都很好,贏得陣陣掌聲。我就發現,不是我們的學生沒潛力,是我們不會激發;不是我們的學生學不好,是我們不會引導;不是我們的學生智商低,是我們沒啟發好;不是我們的學生要放棄,是我們沒堅持住!
時間久了,我就發現,鼓勵和夸贊并不具有普遍性的特點。怎樣讓學生長久地愿意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舉手回答問題,表現自己呢?我想,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欲望和被重視的感覺,而且好勝心很強,但是怎樣才能把這種欲望和好勝心在課堂上激發出來,也就是把學生的自信心在課堂上引爆呢?一次偶然的靈感,讓我想到,大家不是都喜歡玩游戲升級嗎?即便沒有任何回報,也愿意耗時耗力去升級,除了感覺過癮之外,也實在的沒有實惠可言。我是不是也可以將升級的概念引入到我的教學當中。于是,我創立了一種課堂激勵機制,叫作蘋果升級機制。把全班學生分成兩個組,各起一個組名,然后進行PK,學期末的時候,由輸家給贏家買一個真的蘋果。學生每次在課堂主動表現一次(回答問題、上黑板展示等等),將積累一棵草,四棵草就變成一朵花,四朵花則變成一個蘋果,一個蘋果是一級,在一級的基礎上再積累兩個蘋果就是兩級,以此類推,無限升級。我利用蘋果升級機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旨在讓他們自己在課前多預習,在課堂多說、多練、多思考,課后多復習、鞏固。包括他們的作業,哪個組交得最多,質量最好,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如果學生在課堂違背紀律要求,不按時交納作業,我則根據情況扣掉相應的花草。課堂實踐證明,學生非常在意每一棵草和每一朵花,盡管它們都是虛擬的。
有一回課堂上一個男學生因為搗亂,被我直接扣掉了一朵花,整個組的學生都譴責他,他自己也非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再不搗亂了。我沒有斥責他,一種無形的東西起到了教育他的效果。蘋果升級激勵機制改變了我的課堂面貌,從鼓勵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到學生自己搶著回答問題,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有了這個激勵機制以后,我的語文教學中,很多環節都可以由學生自己來完成。
比如說,每篇課文中的重點字詞,學生為了給本組積累花草,會搶著到黑板上去展示。大多數學生也會提前了解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以及文章大意,以便于在課堂上教師提問時積極舉手回答。這個激勵機制在根本上解決了上課學生舉手難的問題,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光是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成績也明顯提高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回答難度相對大一些的問題,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為了給本組積累更多的花草,也愿意積極回答自己力所能及的問題,比如朗讀課文及一些資料、在黑板上展示一些簡單的詞語等等。在這樣做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停止了對學生的提問,結果學生就跑到辦公室里來問我,為什么現在上課不提問了呢?我只能給學生承諾下堂課一定繼續提問。
但是我發現仍然有一小部分學生置自己于課堂外,有發呆想
心事的、有無所事事偷偷做小動作的等等。繁榮的課堂景象之下存在著荒蕪,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他們沒有健康自信的心理,其實他們的智商真的不低。引導上手的學生就要慢慢放手,把精力多放在沒有上手的學生身上。仔細觀察這些學生,你就會發現,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太悲觀,太否定自我,自己給自己設置障礙,不融入這個美好的課堂。所以,一定要幫助他們打開消極情結,讓他們自信陽光起來,融入集體學習的快樂中來。我們千萬不要因為成績把一個學生一棒子打死,我們要看到他的全部,只要他在努力,只要他在進步,我們就要說,他是一個好少年!做一個快樂的老師,教出一群快樂的學生。不管老師也好,學生也罷,我們都太需要正強化,肯定自己、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提高自己、找回自己。這個世界多美好,工作學習多愉快,生活在每一天都多享受!
有專家指出:“考查語文教學效率的標準之一,應該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在一堂課上,如果70%以上的學生以課堂小主人的姿態,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這就可以說是一堂高效率的課。”利用蘋果升級激勵機制,我在2014年武都全區中小學課堂技能競賽中獲得初中組第一名。我的參賽課文是《恐龍無處不在》,盡管是陌生的學校、陌生的班級、陌生的學生,但因為我使用了良好的激勵機制,一堂課中學生回答問題的頻率在50多次,也就意味著這堂課基本上由學生來完成,我只是起到引導和過渡的作用。當然,我的教學成績也因為蘋果升級激勵機制在同級同科中名列前茅。
我用蘋果升級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用真誠的鼓勵和夸贊來關注他們的發展和進步,事實證明這種激勵機制是切實可行的,并且效果很好。每個老師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方式肯定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我們能將平時優秀的教學經驗形成新的理論,反過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善被動、低效的課堂,從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沒有絕對完美的課堂,即使是著名的教育家也都是在“教中學,學中思,思中結,結中教”這樣一個循環中,尋找前進的方向。要利用多種形式為提高教學效果服務,追求形式與質量的統一,這才是教育的最終價值取向。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