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注意從直觀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課堂強化學生的視覺、聽覺注意力等加強中年級應用題教學的若干策略。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計算分析""數學應用題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136-01
在本文中,通過對小學中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教學進行總結,將這部分教學內容中的一般應用題與典型應用題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總結。借助這樣的分析方式,我們能夠看出這樣的教學過程在學生整體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懂得從練習中明確做題方法的總結、從技巧培養中明確做題模式。最終,通過這樣的培養方式,使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與計算分析能力實現發展與提高。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進行扎實有效的應用題教學呢?我做了一些嘗試,總結出幾點做法。
一"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課堂活動的創新,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等來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也可以通過提問、小組辯論等方式來使學生的參與程度進一步提高。如教學兩步計算問題時,我讓學生表演買東西情景:買3本書,付給營業員100元,營業員找給他7元。學生認真地觀察著表演,提出了兩個有價值的問題:“用掉了多少元?”和“每本書多少元?”從這幾年的數學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之所以不會解應用題,是由于他們不理解題目的意思。學生置身于一個情境中解決問題,要比只看文本解決問題要容易得多,所以在應用題教學中,立足于生活創設情境,不僅使學生更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而且有利于他們融入情境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可謂一舉兩得。
二"注意從直觀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
在應用題的教學中使用直觀手段,有利于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題意,掌握解題思路。直觀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低年級經常使用貼紙、圖畫、實物演示等形式,中年級逐步過渡到用簡單的幾何圖形或明了的線段圖來表示,高年級則要較多地利用線段圖。而使用線段圖來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是一種較復雜的思維活動。如“一種織布機5臺4小時織160米布,平均每臺每小時織多少米布?”老師可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再根據線段圖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從而找到解題方法。又如,在教學行程問題時,一些重要條件在線段圖上是難以體現的。如果用手勢的方法,就可以較形象地表現出這類應用題的關鍵點。
三"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在小學應用題教學中會將許多典型的原題進行分析,通過這些原題來對相關計算公式進行明確,如路程、速度與時間之間的計算;工作總量、工作效率與工作時間之間的計算;總價、數量與單價之間的計算等,這類計算即為典型計算應用題。由于這類應用題的規律性較強,其運用范圍也較廣,因此在對其他類型的應用題進行計算過程中的幫助與啟發作用較為明顯。學生通過掌握這樣的運用規律,將會使自身的數學解題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這樣根據數量關系式就能輕松地解決這類題。當然一般典型應用題都不是一步到位的簡單應用題,這就要求學生要熟練地、準確地應用各種關系式子。在教學中教師要準確地定義關系式子中的一些概念,如速度、單價、工效等等。并列舉生活中有關概念的例子,讓學生判斷、理解,逐步掌握、運用,以利于學生更好地解決典型應用題。很多教師都是直接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算式,輕過程而重結論,結果可想而知。
四"豐富學生的課堂感官體驗
在課堂上為了實現對學生注意力的及時把控,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對教學活動中的重難點進行明確,同時通過勾畫關鍵句、標明著重符號、進行對比分析等形式來實現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數學練習題的變式練習尤為重要,即:(1)一艘輪船,第一天航行50千米,第二天航行70千米,第三天航行90千米,平均每天航行多少千米?(2)一艘輪船,第一天航行50千米,第二天和第三天都航行120千米,平均每天航行多少千米?(3)一艘輪船,第一天航行60千米,第二天上午航行50千米,下午航行30千米,平均每天航行多少千米?
看似類似的題目,其中的數量關系千差萬別,這樣的題組訓練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視覺注意力,長期進行這樣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同時,通過分析比較,尋異求同,抽取題目的本質屬性,使之與其他屬性分開,將同類題目的相同屬性結合起來,抽象概括出每類題的結構特征和解題規律。
五"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小學三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粗淺思考。應用題是數學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科學地進行教學,不斷地進行摸索。
參考文獻
[1]雷桂蘭.淺談小學六年級分數應用題的解題策略[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4(1)
[2]吳風清.小學數學應用題啟蒙教學之法[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28)
[3]余光洪、王學英.新課程低年級應用題教學體會[J].新課程學習(上),2010(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