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進行德育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在這個時候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只要認真引導,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論與應用。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145-01
現階段,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方式仍比較陳舊,大多是以批評教育為主,而且是在學生犯錯之后,才予以批評教育,忽視學生的心理,缺乏師生之間的感情溝通。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具體表現
1.重視“三觀”的引導
初中班主任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中學生的“三觀”教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接觸到了新鮮的知識和思想,初中生是處于敏感期的青少年群體,所以對初中生思想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初中生的思想變化和取向,往往可以從側面反映這個時代引起的觀念變化,他們從電視網絡或人們的談論中接受各種各樣新鮮的事物,并受到強烈的感染和影響,這給初中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
2.情感熏陶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初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德育工作中,傳授知識和理論是顯性教育因素,而在教育中對學生產生的情感影響,則屬于隱性教育因素,老師如果把情感教育放在對學生的德育工作中,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樣的,對初中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班主任如果慷慨激昂,學生的情感也會被影響,激發愛國熱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人格培養
人格是一個人的外在表現,體現在人的性格、氣質和能力方面。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對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有益于發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班主任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學生與班主任的每一次接觸、每一次見面,都是德育的時機。學生是否公正、誠信,老師的作用是很大的。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應用
1.德育目標的改變
我們的德育目標一般都是很理想化的,甚至是神圣化的。我們的德育目標一直在培養學生成為樂于奉獻的人,要做英雄人物,雖然沒有什么錯誤,但是總是不切實際。出現這類情況,是因為忽視了最基本的為人之道的教育。所以,現在的德育工作不能好高騖遠,需要腳踏實地地傳授學生最基本的道理。
2.德育過程重視生活德育
德育離不開人們對知識的掌握。傳統的德育工作,把傳授知識當作是重點,認為只要學習好了知識,人自然而然就會有好的德行,但是名牌大學的學生也有在街上亂扔廢紙的習慣,可見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實際上,道德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知識是幫助我們深刻理解德育工作的基礎,而要真正地理解和成為自身的人格修養和習慣,主要還是通過生活中的教育。
3.德育工作中應該重視自律
傳統的德育工作是利用外部環境對學生強制性的約束,需要有人監督才會體現出高度的道德行為。如今,我們追求的是學生自身能意識到問題,自我約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德行為。所以,在現在的中學生德育工作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自律教育。真正把培養品格、修身為人當作是學生自己的個人追求,才能達到最優的效果。
三"結束語
由此看來,中學生的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難度的。奮戰在教學一線的班主任,任重而道遠,在與學生的交往中,進行德育滲透,在生活中重視德育實踐,以培養品德高尚的學生為目標。
參考文獻
[1]朱冰.新形勢下強化高職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的對策[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