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言簡意賅 "耐人尋味》
1.我在車上不便接電話,9點后再聯(lián)系。(符合要求即可) 2.示例:少一點大手大腳,多一點精打細算;少一點取用無度,多一點細水長流;少一點鋪張浪費,多一點勤儉節(jié)約 3.略。(言之有理即可) 4.略。
《詩歌朗讀》
答案略。
《不懈追求 "美夢成真》
示例:《打火匣》是安徒生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帶有濃厚自傳體性質(zhì)的童話,雖然文章遵循了出行——遇險——獲救的寫作模式,但從整體上看,仍與安徒生自身的經(jīng)歷相吻合,屬于安徒生最早的自傳體童話。
《記敘文閱讀之敘議結(jié)合》
1.“我”爺趕馬車的習慣是扔車轍溝里的石頭。集裝箱上的文字正是對他的品質(zhì)的詮釋。而“美國民眾的做人理念與東方老農(nóng)的行為合轍”,表明了真正的美德是沒有國界的。2.這里的車轍指的是“我”爺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不自覺的善良和不經(jīng)意的美德”,是美好的東西。“車轍永遠都是有的。”表達作者希望這種美德能一如既往地發(fā)揚光大的愿望。3.這是一篇先敘后議的文章,文章最后一段議論性的文字起到了卒章見志、畫龍點睛的作用,并與文章開頭首尾呼應,也有力地點題:車轍伸向遠方,美德的傳播沒有終點。
《閱讀大漠》
1.開門見山,點明題旨;總領(lǐng)下文,確定行文線索;設置懸念,激發(fā)閱讀興趣;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調(diào)。2.這句話運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大漠中綠色生命的自立頑強。3.生命:大漠中的綠色植物生命頑強到了極點,價值體現(xiàn)到了極限;勇敢:人類克服了種種困難修建柏油路,在沙漠中頑強地生活,與自然抗爭;追求:人們敢于探索,勇于追求,在沙漠里建起一座座井架,鋪好一條條輸油管道。4.此題目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大漠比作一本內(nèi)涵豐富的書,將在沙漠中旅行的冒險行為視為“讀書” 的過程,用筆新穎,耐人尋味。5.大漠帶給人勇敢追求的精神。它的開發(fā)充滿挑戰(zhàn),更充滿了機遇;希望有志者勇敢地投入沙漠開發(fā)并建功立業(yè)。
《戲為六絕句(其二)》
1.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初唐四杰 2.譏諷“四杰”詩歌的淺薄者 "“初唐四杰”的詩文是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3.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要耐得住寂寞,不怕他人的嘲笑和暫時的“不入流”,因為好的作品總能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檢驗,最終流傳千古(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孤獨的普希金》
1.(1)街頭普希金的銅像很少有人拜謁。(2)大多數(shù)人說不出普希金哪怕一句短短的詩。(3)人們總是忙于生活、享受,而對普希金象征的文化精神備加冷落。2.這幾句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普希金的詩句給人所帶來的美好精神享受,同時也與當今社會中人們對普希金的冷落形成鮮明的對比,抒發(fā)了作者的無奈、痛苦、遺憾與憂慮之情。3.(1)沒有人拜謁,沒有人瞻仰,沒有鮮花,沒有崇敬。(2)這里的一些人有的只是冷漠,有的只是自我物質(zhì)上的需求,普希金的人格以及他所擁有的人類的一種精神在此蕩然無存。4.示例:(1)莫斯科的普希金塑像與上海街頭的普希金塑像的對比。(2)老翻譯家與其他人的對比。(3)“我”和外鄉(xiāng)人的對比。(4)“我”和朋友與大多上海人的對比。
《感受漢字的魅力》
1.示例:劣——做事偷懶, “少”出了“力”,成績自然比別人差。 2.① “彩”是個形聲字,左邊的“采”是個聲符,右邊的“彡”是意符,讀音為shān(山),意義除了和毛發(fā)有關(guān)外,還跟色彩有關(guān)。比如“彪”指老虎身上的花紋,“彤”指用紅色涂飾器物等。3.(1)示例:漢字中華魂(2)略。(3)略。(言之有理即可) 4.蹤
—踵 "茶—荼 涸—壑 幕—暮 暗—黯 壁—璧 請—擒 "目—沐 儒—孺 剽—鑣 "嶺—瓴 粟—栗 繼—既 崇崇—祟祟 指—詣 "5.略。
《〈峨眉山月歌〉自主檢測》
1.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示例:同意。全詩以月為線索,抒發(fā)了思友之情。凡詠月處,皆抒發(fā)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3.示例:峨眉山巍峨聳立,半輪淡淡的秋月悄然懸掛在山頭,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的江面上,如一塊碧玉般晶瑩可愛,江水流動,月影也隨著江水前行。4.本詩中,李白巧妙地化用地名表現(xiàn)“舟行江上”時的情景,構(gòu)思精巧,不著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