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杜甫的《石壕吏》用百余字,從一個側面寫出了這場戰爭的殘酷。進入近代社會,戰爭依然不斷,美國作家奧萊爾不足400字的小小說《在柏林》,也從側面反映出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肉體痛苦和沉重的心靈打擊。
一列火車緩慢地駛出柏林,車廂里盡是婦女和孩子,幾乎看不到一個健壯的男子。在一節車廂里,坐著一位頭發灰白的戰時后備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個身體虛弱而多病的老婦人。顯然她在獨自沉思,旅客們聽到她在數著:“一、二、三……”聲音蓋過了車輪的“咔嚓咔嚓”聲。停頓了一會兒,她又不時地重復數起來。兩個小姑娘看到這種奇特的舉動,指手畫腳,不假思索地笑起來。那個后備役老兵狠狠掃了她們一眼,隨即車廂里平靜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婦人重復數著,兩個小姑娘再次偷笑起來。這時,那位灰白頭發的后備役老兵挺了挺身板,開口了。
“小姐,”他說,“當我告訴你們這位可憐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時,你們大概不會再笑了。我們剛剛失去了三個兒子,他們是在戰爭中死去的。現在輪到我自己上前線了,在我走之前,我總得把他們的母親送進瘋人院啊。”
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
(選自《永恒的經典:最具人氣的110篇微型小說》)
閱讀賞析
《石壕吏》和《在柏林》都用簡短的文字,完整的故事情節,從側面反映了充滿血與淚的戰爭,控訴了戰爭的罪惡。火車上這位精神失常的老婦人,口里不時重復著的“一、二、三……”,不正像《石壕吏》中的“三男鄴城戍”那句“致詞”嗎?那個頭發灰白的戰時后備役老兵,是在自己的三個兒子剛剛死于戰爭時被強征上前線去的。在“入伍”前,他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妻子——那個身體本來就“虛弱而多病”,又因三個兒子的新亡,精神受到嚴重挫傷而失常的老婦人——送入瘋人院去。聽了老兵的陳述,“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似乎也讓人聽到了“夜久語聲絕”中那幽咽的悲泣聲了!
思考練習
1.請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 " "
2.文中提到兩個小姑娘兩次笑老婦人數數的行為,其作用是什么?
" " "
3.說說文章最后一段“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中“靜”的含義。
" " "
4.讀完本文,你如何看待戰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