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人物,既要描寫出人物的“形”,還要揭示出人物的“神”,做到形神兼備。
一、抓住特征。每一個人都面貌不同、性情各異,如果我們能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把握住他們的典型特征,就能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以“朋友”為例,構思時應注意:首先,描寫的對象是“朋友”,即“有交情的人”,既非親人,也非陌生人。其次,要描寫的這個朋友具有哪些個性特征?再次,朋友的這些特征對自己有什么樣的影響,或者給了自己什么樣的啟示?作文時注意到這些方面,才能把握住人物的特征。
二、精選事例。我們要善于選取典型事例,從不同的角度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將人物寫得有深度,避免臉譜化的傾向。以“原來我沒懂”為例,談談如何選擇事例,構思一篇寫人的文章:首先,根據生活的積累,縮小寫作的范圍,如將作文具體化為“原來我沒懂老師的苦心”。其次,選擇有代表性而各不相同的事例,表現人物不同方面的特點,力求把人物寫得血肉豐滿。如寫老師在班上即興吟詩,是為了讓學生喜歡上文學;老師經常為難優秀學生、偏愛后進學生,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老師有段時間經常遲到,是因為他剛動過一個小手術……而這些,原來“我”都沒有懂!從而刻畫出一個才華橫溢、善于教導、無私奉獻的讓人尊敬的光輝的教師形象。
三、捕捉細節。只有善于捕捉傳神的細節,去表現人物的個性,揭示人物的心理,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以“書里有個‘我’”為例,談談細節描寫的妙用:運用細節描寫,再現書中精髓,如“他的《背影》眾所周知,父親微胖而蹣跚的背影穿越時空成了父愛的經典,那背影不高大,不挺拔,是在生活重壓下漸漸衰老的父親的背影。”運用細節描寫,滲透真情實感,如“每當目睹爬月臺的那一幕,我總是汗涔涔而淚潸潸,仿佛那便是我的父親,而我便是那個遠去的孩子。”運用細節描寫,營造讀書氛圍,如“窗前,一株丁香悄然綻放,清幽的香氣氤氳在桌前。我手中捧著一卷《汪曾祺選集》,總能在字里行間發現自己的身影和情感。”
請以“我熟悉的一個人”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思路點撥:1.巧畫眼睛寫肖像。在刻畫人物外貌時,切忌面面俱到,而應該重點描摹人物的眼睛。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它富于表情,最能傳達人物內心的秘密。2.描摹動作傳神韻。在進行動作描寫時,要選擇人物個性化的動作,刻畫人物的性格;要抓住有意義的動作,揭示人物的心理。3.繪聲繪色寫語言。“繪聲”不僅要寫清人物說話的內容,還要注意說話者的音色以及音量的變化;“繪色”是指在描寫語言時,融入人物的神態描寫。4.一波三折寫心理。要盡力避免靜態的心理解剖,力求揭示人物內心的矛盾,展現心理活動的過程。5.側面下筆意無窮。有時正面難以描寫,就可以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刻畫來間接地表現寫作對象的特點。
“肥腸”老師
□葉維佳
開學第一節課,聽說要來一位新的語文老師,全班都乖乖坐好。要知道,我們這個語文差班正缺語文老師啊。兩分鐘以后,只見窗邊有一坨“肉肉”向教室緩慢走來。“我姓陳,耳東陳,今后就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了。”陳老師剛進門就作自我介紹。她的眼睛不大,被圓圓的臉蛋襯得如大餅上的芝麻,嘴巴還算小巧,一笑便露出一排不齊的牙齒。她的虎牙尤為怪異,像是被釘子釘上的一樣,向嘴的兩側伸展。身材嘛,就似一截肥腸。
“走,趁早!”全班同學都被新老師的話嚇著了,“別傻呆著,跑步去!”啥?剛開學書都沒發,跑啥步呢?不會是老師久聞我們班的大名,不教了吧!帶著滿肚子的疑惑,大家齊齊走出了教室。
陳老師一馬當先,圓圓的肚腩一甩一甩的,我們跟著她氣喘吁吁地跑了三圈,然后才回到教室。“這才有精神!”她紅著臉喘著粗氣發下了課本。這下,全班懸著的心才一齊放下,敢情語文老師并不是想走啊。“以后每天跟著我跑三圈!”老師繼續向我們發難,“誰若不跑,再罰十圈!”這老師可真怪。
陳老師除了逼著我們每天跑步外,還有更奇葩的教學方式。
午后的第一節課,便是語文課,全班同學都昏沉沉,低垂著眼皮,“這還上什么課?”老師放下粉筆,然后用力一拍講桌:“走,快走!”同學們一下子全清醒了,不會又要去跑步吧?“都走,咱們出去上課!”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來了勁,一窩蜂地隨老師涌到了校園的草坪,圍成一個圓圈讓老師坐在了中間。陳老師看著一個個容光煥發的同學,拿起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大家渴望的目光聚焦在陳老師身上。這節語文課就這么充實地過去了。
同學們對語文的興趣越來越高了,竟在期中考試中考了年級第一。陳老師笑開了花,見到我們便直喊寶貝。當然,同學們更是興奮得直掉眼淚。這其中可少不了陳老師的用心教學。有位住在陳老師家的同學說,陳老師為了備課,有時甚至會熬到零點,第二天卻依然精神飽滿地上課。
師恩難忘,若沒了陳老師,我們這個語文差班還真不知會成什么樣子。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肥腸”陳老師。
點評
說老師是“肥腸”,確實是大不敬。作者極盡夸張之能事,將語文老師其貌不揚的形象作了濃墨重彩的描寫,而接下來表現的卻是老師與眾不同的鼓勵學生的方式與獨特的教學風格以及由此帶來的班級語文成績的改觀。精選事例,將“肥腸”老師描寫得活靈活現。好。
【指導并置評: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