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標的多而散,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找到賺錢效應并不容易,選擇以國企改革為主題的基金產品,無疑成為普通投資者分享國企改革資本盛宴的最佳選擇。
2014年,可以稱為中國并購之年。一方面,宏觀環境有利于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一方面上市公司積極利用A股市場融資的優勢進行產業并購。在利好政策頻出、國企改革加速、經濟轉型升級等作用下,并購市場無論是交易數量還是交易規模,都呈井噴的現象,并購資金規模達到了1.56萬億元的歷史紀錄。
未來,并購基金能否持續這種火熱形勢,成為投資界下一個名副其實的春天?
3月9日,在鄭州民享財富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舉辦的投資沙龍上,深圳遠致富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遠致富海”)總裁程厚博認為,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2014年正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并購基金奔跑速度越來越快,其核心業務就是圍繞國企改制,為國企登陸資本市場鋪路。程厚博說,連國企都要借力并購基金探尋市場機會,一般投資人同樣可以借鑒這種投資模式。
機會來了?
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2014年正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并購基金奔跑速度越來越快,其核心業務就是圍繞國企改制,為國企登陸資本市場鋪路。
從公開報道來看,國資主管部門期望通過并購基金,加速適應資本市場規則,找到最佳改革路徑。與一般PE基金不同的是,并購基金更專注與目標企業進行并購,并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獲取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再進行重組改造,包裝上市。
事實上,國企改革熱早在今年地方兩會上就已浮出水面。據報道,在所有的各省區市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及了國有企業改革,其中有13省市明確今年將會大力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而關于國企改革綱領性文件更極有可能會在全國兩會后擇機出臺。如果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順利出臺,那么地方國企改革將進一步加速,而廣州、深圳可能成為本輪改革的排頭兵。此外,軍工改革也是國企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加上兩會的召開,市場對于國防軍工板塊的關注度也有望持續提升。
有權威人士透露,國企改革的頂層方案經過數輪討論和修改,有望在今年兩會后出臺,國企改革混改門檻將進一步降低,競爭性領域所有制資本參與的股權比例限制也將進一步放寬。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2015年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之年,其中,國企改革牽涉的范圍最大,影響最廣,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統計顯示,國企改革指數自2014年4月1日創立以來,已經累計大漲近五成。盡管中國已經進行改革超過36年,但從最新的數據來看,國企仍有很大空間改善其表現。從今年兩會期間的政策風向看,相關具體措施則會在今年密集推出,由此將引發A股上市公司在資產并購、整體上市、股權激勵、戰略投資者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動作,進而刺激相關個股股價上行。
并購基金的“黃金時代”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的兩會是在推進“四個全面”整體大環境下開幕的,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或將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綱領和方向。如無意外,一場二級市場的投資盛宴即將拉開大幕,而國企改革主題基金也紛紛跑步入席,并有望率先從中獲益。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2015年是改革攻堅深化年,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升為國家意志,是改革重頭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產業復興”,國企改革主題必將成為A股貫穿全年的最佳投資主題之一。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眾多機構投資者就對國企改革主題高度重視。Wind數據顯示,自去年12月以來,有36只國企改革概念股接受機構投資者的實地調研,其中基金參與了20只。
由此,各基金公司順勢推出以國企改革為主題的基金新產品,業界人士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以國企改革為主題的基金產品問世。根據中國證監會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請信息,自去年底以來,先后有多家基金公司提交了以國企改革為主題的基金募集申請,另有一些基金公司提交的新產品名稱中雖然并沒有包含國企改革字樣,但是在具體資產配置中也重點提及國企改革,強調將重點挖掘國企改革投資機會。
分享政策紅利的最佳途徑
在談及2015年投資機會時,遠致富海總裁程厚博給出了他的觀察:以上市公司為主導的并購、國有企業改制及混合所有制改革、IPO上市及新生代有技術的創業浪潮。
在他看來,2015年國企改革提速,成為資本市場的重大風口,幾乎所有券商策略報告均有提及國企改革,推薦的股票數量眾多。不過,國企改革標的多而散,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找到賺錢效應并不容易,選擇以國企改革為主題的基金產品,無疑成為普通投資者分享國企改革資本盛宴的最佳選擇。
而參與國企改制也是這家有著國資委背景的投資管理公司的主要業務。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遠致富海是由深圳國資委旗下遠致投資、建總行旗下信達建信和東方富海三家共同發起設立的大型并購基金管理公司,股份比4:3:3。
目前,遠致富海正在私募的并購基金共10億元,正在運作的三個項目分別涉及借殼上市、擬重組上市的深圳國資混改項目、并購重組配套定向增發。程厚博毫不掩飾其并購基金對國企混改的興趣,甚至在宣傳冊中強調主要業務就是參與國資委優質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幫助國有上市公司進行產業轉型和產業整合等。
程厚博認為,20年前投資房地產是最好的選擇,但未來20年,房地產已經不具備高增長,資本肯定向收益更高的領域轉移。如果搞風投,回報高,但風險大,投資周期長。對成熟期企業的并購或許對于大多投資人而言,收益可觀,且更為穩健,投資周期相對較短。
“技術發展非常快,很多項目,看不明白,心里沒底兒,那投資者該怎么辦?”程厚博說,連國企都要借力并購基金探尋市場機會,一般投資人同樣可以“借一雙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