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是這個世間上最復雜的東西,它有著光明與黑暗的兩面。一家來自波蘭的游戲開發商11 Bit Studios就利用了這一點,制作出一款挑戰人性底線的橫版戰爭游戲This War of Mine《這是我的戰爭》。
游戲背景發生在1992-1995年波黑戰爭時期的薩拉熱窩(雖然游戲中沒有明確指出,但終究還是沒有逃過玩家毒辣的眼睛),玩家在游戲中扮演的并非裝備精良的士兵,而是遭受無情戰火洗禮的無辜難民。想要在這場戰爭中生存下去,就需要不擇手段地在這座殘破的城市中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游戲開始于一個殘破不堪的房子中,玩家要幫助3位幸存者在這場戰爭中活下去。雖然房子很殘舊,不過作為避難所,在里面會提供一些游戲剛開始所需要的物資,選擇三個角色之中的一個,點擊房子里手掌圖標標示的位置,能夠挖出一些有用的東西。這些道具可以用于制造一些日常用品,鑒于物資的異常緊缺,而且游戲不具有保存進度重新開始的設定,每一步操作都必須深思熟慮,一旦決定就無法回頭了。
游戲中的生活系統十分貼近真實,隨著時間推移,幸存者們會出現諸如睡覺、吃喝等等的生活需求。這些幸存者脾氣還不小,若沒有及時給他們進食,或者睡覺休息,還會發脾氣離家出走。甚至,他們還會出現情緒波動,每當搶劫、殺人過后,角色都會出現心情低落的負面情緒,而且還只能夠通過借酒澆愁來解決心理問題。如此擬真的設定,自然也更容易讓玩家將自身代入游戲。
游戲中,對于角色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白天幸存者們只能呆在房子里面活動,到了晚上才是游戲的重頭戲。每當夜色降臨,玩家才可以潛入城市里搜尋物資,這時候,合理選擇一個角色外出,將嚴重影響收益的多寡。
玩家在游戲中的每一次的選擇,都經受著道德的拷問。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不擇手段,否則就會餓死;想要幫助其他幸存者,卻就要付出本來就很緊缺的物資,那么結果就很可能是幫了別人,死的卻是自己或者同伴。我善良,但不及天使,我有罪,卻并非魔鬼,一切只不過是為了生存。
游戲一味地尋找補給就占據了游戲的絕大部分時間,尤其越到后期越容易感覺在重復行為。但游戲故事情節上的設定卻能夠讓玩家深深陷入其中,甚至將自己當成了幸存者中的一員,讓人對它可謂又愛又恨。《這是我的戰爭》不僅僅強烈地沖擊著玩家的心靈,更是讓我們回想起沉迷屠殺游戲時,對戰爭的冷漠麻木,它用蒼白的畫面警醒了世人:無論戰事有多么激烈、轟動人心,總會有著更多蕭瑟的身影在廢墟中扮演著血淋淋的布景板,無助地看著生命的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