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一句,“絲”與“竹”原是制作樂器的原料,這里用來指代奏樂的聲音;“案牘”本指桌子上供寫字用的木片,這里指代官府公文。兩處借代辭格的運用,都用原材料代替成品,使寫作對象具體、形象、有質感,能觸發讀者的聯想,也使語言表達簡練工整。
借代,從字面上講就是借來并代替。具體地講,為了修辭的需要,有時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事物的名稱,而是借用一個與其有密切關系的東西(或名稱)來代替的一種修辭手法。借代具有以少勝多、化凡為奇的表達效果。
下面,我們就結合學過的古詩文,來了解借代的種類。
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黃發”“垂髫”分別是老人和小孩的頭發的特征,代指老人和小孩。這里的借代是用人(或物)的標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稱。
2.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帆”,原指掛在船桅上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詩人以“帆”代指整個船。這里的借代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體。
3.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曹操以傳說中發明酒的人“杜康”代指酒。這里的借代是用發明人去代替要表達的事物。
此外,借代還有用官職代替人、用結果代替原因等類型。
【遷移訓練】
1.借代修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運用,如“雷鋒”已經不僅僅指雷鋒本人,而是用來指代那些像雷鋒一樣做好事的人。類似的還有白衣天使、白領、藍領、金領、桃李等。請說出下列句子中的黑體詞指代什么。
(1)時間還很早,我們干脆搭“十一路”公車算了。( " ")
(2)我的肚子在唱“空城計”了,趕緊回家吧!( " ")
(3)你的“三千煩惱絲”實在太長了,該理了吧!( " ")
(4)最疼我的爺爺,已經到“極樂世界”去了。( " ")
(5)爸爸常在家里筑“萬里長城”,氣得媽媽不想回家。( " ")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群山舉手獻寶,黃河搖尾唱歌。
B.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C.一塊塊梯田平坦如鏡子一般,一排排綠樹迎著春風飄揚。
D.北京堅持認為,華盛頓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誠意。
3.下面左欄中的幾個詞語都是古詩文常用到的借代用語,請將其所指代的內容找出來并連線。
紅顏 男子以胡須眉毛稠秀為美,代指男子
魚雁 女性、美女
風騷 優秀的文學作品或文采
巾幗 書信、音訊
須眉 古代婦女的頭巾和發飾,代指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