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由傳統金融與互聯網思維、技術跨界充分融合,逐漸成為各地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江蘇省作為全國經濟第二大省份,金融業發展勢頭良好,社會融資規模保持較快增長,互聯網經濟基礎穩固,因此,江蘇省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P2P、互聯網支付、互聯網理財、網絡金融信息服務等機構和業態蓬勃發展,成為江蘇省金融業的有生力量。
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江蘇省的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而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又表現如何,面臨哪些問題,怎樣才能更好地承擔企業責任,江蘇省內有哪些突出的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就“互聯網金融與企業社會責任”的話題專訪了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岷峰。
陸岷峰表示,江蘇省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發展初期便確立了規范、良性發展的主基調,各企業嚴格遵守行業規范,自覺接受省市金融主管部門的監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穩健、安全的行業氛圍。
陸岷峰認為,要想在品牌林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在嚴格的政策性規范框架內,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提高品牌市場價值,內外兼修,回饋社會。
問題平臺頻發暴露責任缺失
來自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止到8月末,全國互聯網金融累計問題平臺家數達到976家,江蘇省累計問題平臺家數有60家。頻發的跑路、提現困難等現象已經嚴重打擊了金融消費者信心,同時,也暴露了少數互聯網金融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帶來的弊端。
為什么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陸岷峰分析,首先在行業環境方面,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并不成熟,缺乏先進的商業模式與風險管理技術,相關企業跑路等情況不可避免,一定程度上給行業發展帶來很大的信用危機。同時,法律規范的滯后也使得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面臨履行責任卻無法可依的窘境。從企業本身來看,江蘇省少數互聯網金融企業高成長性與企業品牌價值提升不同步,企業在短期內極快的增長速度,盲目擴張往往忽略對品牌價值建設的關注。
他介紹,目前除了部分不合規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外,江蘇省內大多數互聯網金融企業積極作為,主動履行“誠實守信、合規自律”的企業責任,傳播普惠金融知識,加強投資者教育與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杜絕非法集資,切實保護互聯網金融投資者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積極開展公益慈善事業,肩負起社會發展的責任,為江蘇省互聯網金融行業樹立起了優秀的品牌形象。
承擔社會責任獲得核心競爭力
陸岷峰稱,互聯網金融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過程是向公眾展示企業健康形象的過程,是對其品牌不斷進行投資,并獲得持續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他從以下幾點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支招”。
第一,明確市場定位。以小微企業、創客群體為目標客戶,正確把握核心市場定位,盡量杜絕非法集資風險、信用鏈風險的出現。
第二,積極履行參與“互聯網+”計劃的經濟責任。在產品方面,切勿急于求成,堅持高質量發標投標。在服務方面,實時跟蹤不同層次客戶群體的需求,以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回應消費者疑問。在安全方面,不斷對自身網站、客戶信息系統等進行升級維護,保證平臺安全性。
第三,敢于擔當是平臺企業立足市場所需的基本素質。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企業應將自身的財務狀況、經營狀況向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報告,并與社會實現信息共享,使投資者和借款者充分了解情況。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應將監管的部分大政方針和法律法規進行及時披露,同時向社會反饋企業的監管結果。
第四,平臺企業要堅守道德底線,不越政策紅線,對平臺跑路、非法集資、非法設立資金池等非法行為說不。平臺若想成功構建品牌形象,就必須站在道德與法律的高度上進行思維。
第五,互聯網金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要積極回報、感恩社會。包括為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和產品,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吸納社會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等。
將承擔社會責任落到實處
陸岷峰說,在江蘇省互聯網金融行業內,有很多企業積極投身于履行社會責任的事業中,在規范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積極開展公益慈善事業,回饋社會。
作為省內P2P龍頭企業,開鑫貸堅持準公益性原則,以低成本的平臺綜合借款利率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定期舉辦公益論壇、理財講座,同時帶頭履行信息披露責任。
旺財谷網貸借貸平臺服務小微企業,不忘使命,致力于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便捷、高效的融資渠道。自成立以來,為幾十家中小微企業提供線上融資項目566個,融資近5億元。
紫金財富則發揚綠色發展精神,以戶外登山活動形式為互聯網金融企業踐行綠色金融而代言,充分發揮“紫金財富”綠色網貸平臺和“私享家”綠色門窗平臺的虛實協同優勢,為互聯網金融企業力促綠色金融產業大發展做出標桿和表率。
此外,紫金所P2P網貸平臺也積極助力小微,感恩社會;江蘇引領走“普惠金融”之路,關愛員工,把 “員工持股”計劃列入了公司的長期規劃中;金票通專為小微企業定制年息8.8%的投資產品,江蘇強業金融信息服務公司積極承辦互聯網金融知識大獎賽,提升金融消費者金融教育和素質。江蘇金創再擔保創新研發小微債、建設債、貸易寶及小貸卡等產品,承保總規模約50億元,惠及全省4000多戶“三農”和科技成長型小微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