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視媒體的觀眾群體老齡化,開機率和收視率不斷下降,導致廣電企業在大眾面前的媒體地位岌岌可危,廣電運營商紛紛在新媒體挑戰下謀發展。如何扭轉局勢,搭上互聯網快車,成為了廣電轉型的一個核心問題。媒體基礎設施向全IT和云遷移,已經迫在眉睫。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廣電技術系統因為龐大的數據量和極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技術發展滯后于通用技術是一種常態。電視臺的互聯網產品目前大都外包定制,因為他們的主要精力要用在內容上。因此,電視臺的研發實力偏低,在產品界面設計、用戶體驗、視頻播放流暢度及技術運維方面都不具備優勢。
電視終端也已不再是用戶獲取視頻的唯一渠道。而用戶對移動終端的依賴性卻越來越強,更樂意隨時隨地吸納信息。因此,只能提供以視頻為核心的服務,已無法滿足用戶對于視頻服務、通訊服務,甚至游戲及其它增值服務的需求,廣電運營商服務提供能力明顯跟不上。
要解決業務和競爭的短板,廣電企業需將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社交媒體等進行融合,產出支持PC、手機App等多屏全終端觀看的內容,但這樣就很難繞開技術短板。
盡管互聯互通說了很多年,真正建立起統一數據中心的電視臺并不多,在數據壓縮上采用質量更高的MPEG-2和JPEG 2000而不是互聯網通用的MPEG-4等信源壓縮技術。這些明顯區別于通用技術的系統建設和運作模式也形成了思維上的壁壘。但總體上,不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割裂而是講融合發展成為廣播電視面向新媒體發展的一個共識。在這個布局中強調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生產流程的整合,二是實現發布渠道的多樣化,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思維是個被常掛在嘴邊的話題。
當前,一些廣電企業已在布局新媒體進行業務的延伸和拓展。如SMG旗下子公司百世通擬斥巨資收購視頻網站“風行網”完成絕對控股,在電視方面又推進電視新聞中心的全媒體轉型,想要打造綜藝娛樂全媒體產品。芒果TV也被傳出完成由中國移動領投的10億A輪融資,并將用于扶持芒果TV網絡業務的發展,想要獲取較大網絡點擊量和APP下載量。鳳凰衛視也與捷成世紀合作打造“全景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助力鳳凰衛視中文臺的節目播出。
目前,針對廣電企業互聯網化已有較多技術方案提供商,比如大洋潤博公司的“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提供從底層的基礎設施再到云計算、云存儲、云交換的全套技術方案,而索貝數碼則分別從音視頻服務器到存儲管理軟件,再到多媒體資料管理系統和桌面視頻產品的一站式制播方案。廣電視頻內容從電視屏轉向多終端屏幕,需解決好高清碼流的廣播電視內容在手機、平板等各種屏幕的播放問題。廣播電視臺所產生的4~32Mb/s高清碼流,在往公網輸出之前,通過編解碼服務器將原始高清碼流壓縮成適用于互聯網傳播分發的流媒體(如RTSP/RTMP/HTTP-TS/FLV),繼而推流至各個云平臺。
據了解,“全景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是捷成世紀及控股子公司冠華榮信為鳳凰衛視中文臺量身打造的一套綜合制作播出系統。平臺采用了軟硬件整體設計,既包含了采編播管存的支撐系統,也包括虛擬演播室等硬件支撐。平臺系統系統采用云技術架構,采用云存儲、云媒資、云監控、云轉碼、云字幕平臺,使用了國內首創的Final云集群切片打包技術,并建成了國內最大的MacOSX采編播平臺之一。
一位電視臺工程師坦言,廣電企業與新媒體的融合需要一個平臺。這個平臺要在廣電內容制播整個流程里面發揮作用,至少需要有視頻編碼、數字媒體加密、視頻分發、視存存儲、視頻直播、視頻回放的功能。如果廣電想要自己搭建這樣一個平臺按照傳統的做法,需要根據需求設計相應的技術方案;購買服務器、小型機、數據庫服務等最基本的計算基礎設施;聘請相關的技術人才進行開發、管理及后期維護。這不僅耗時費力,而且資金不菲。
對電視臺而言,搭建系統前期一次性投入的設備費用高昂,隨著制作節目的越來越多,并考慮應對流量高峰,還需購置更多額外設備。而這些設備在平時則處于閑置狀態,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使用云服務不僅避免了一次性較大的購置費用投入,還可以做到按需收費。云服務廠商以技術服務的方式向廣電運營商提供技術幫助可將技術人力資源成本降到最低,畢竟廣電企業在IT方面還不太專業。廣電企業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媒體內容的產生方面,利用云服務快速搭建多媒體平臺,縮短平臺構建周期,可在業內形成較好競爭力。
全IT和云技術的發展,讓電視臺可以相對容易地打破壁壘。比如,在核心生產平臺不變的前提下,通過云生產平臺主要解決“內容采集多樣化”、“新聞生產外延化、生產工具移動化”、“發布渠道多元化”這些新的問題。把媒體基礎設施向全IT和云遷移,形成的生產流程顯然更接近互聯網生產、更具活力,云生產平臺與核心新聞制播系統通過素材共享、節目工程文件的兼容和相互調用形成生產協作、資源共享和無縫連接。也可以通過全IT和云服務,整合更多的新聞生產資源,并可以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
隨著行業保護政策的逐步解除以及三網融合的正式推出,特別是在互聯網+TV以及智慧廣電的背景下,整個廣電行業在新的行業環境中都在面臨重構,新疆廣電網絡也正在圍繞一網三化戰略進行轉型,在“電視娛樂視訊專家”定位基礎上,實現從“媒介為主”到“媒介與到媒體的融合”,并踐行新舊媒體融合之路。新疆廣電網絡成立天山云產品內容中心。新疆廣電網絡相關負責人坦言,轉型除了在業務層面的創新之外,在思維和組織結構層面的創新同樣重要。具體而言,新疆廣電網絡通過基于云計算大數據構建的云生產中心為依托,以產品經理為紐帶,扁平化團隊為根基,形成互聯網化的碎片化、去中心化組織形態,天山云產品內容中心正是在此基礎上成立,后續將專注于構建家庭互聯網努力。
全IT和云服務技術為廣電行業帶來新的活力,給廣電企業走向互聯網以重要的技術支撐,這些技術將觸發更多云媒體、視頻云、云媒資、云新聞的完善。而對于用戶來講,個性化閱讀需求、更多交互性內容也將促進用戶自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接收者,而是通過分享的方式完成傳播者身份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