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背景
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之一,遠在唐代即以新興的商品進入國際市場,東銷日本,西銷印度、波斯乃至于埃及。歷代以來,瓷器一直是中國對外的重要輸出品,與絲綢、茶葉并譽于世界,在國際貿易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對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產瓷地區之一,瓷器外銷有著悠久的歷史。宋元時期,德化窯的產品作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輸出商品,大量外銷歐洲、東南亞、中東地區。迄今在德化已發現外銷窯址185處,歐美40多個國家的重要博物館館藏均有德化瓷珍品。德化窯因此被國內外學術界譽為“世界官窯”。
德化瓷不僅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產品代表,更是中華文明的傳播使者,通過瓷器的溫潤中和,把中國的文化價值觀帶往沿線各地,傳播中國的品味與時尚。德化瓷見證了中國古代海外交通和對外貿易的繁榮,見證了中國在世界經貿往來、文化交流和文明進步的特殊地位。
中國瓷器給予世界的影響遠未散去,于今更盛。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端的福建省,將發揮特色優勢,被規劃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中外藝術家對話”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旅游局指導下,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的國家級中外文化交流、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高端活動品牌。2012年和2013年連續兩屆舉辦“中外藝術家黃山對話”,2014年聯合中國國家畫院舉辦“中外藝術家太行對話”,2014年11月,作為“感知中國”走進新西蘭活動的重要項目,三屆對話成果隨同習近平主席訪問新西蘭并在奧克蘭向當地觀眾展出。在“一帶一路”倡議已從理念設計、總體框架到完成戰略規劃,開始進入務實合作的階段, “2015中外藝術家泉州對話”將邀請來自德國、英國、美國、荷蘭、意大利、西班牙、日本、中國大陸的國際級知名藝術家,重聚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福建泉州,回到古老悠久的德化窯,叩響陶瓷藝術文化的大門。
回歸啟航是為了更好創新發展,蓄力起航,通過當代藝術來解讀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文明,通過藝術創作與學術對話,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內核,凝聚中外藝術家的力量,共同傳播中國夢的偉大價值和理念,推動“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貢獻智慧心血。
活動目的
借助活動平臺,大力傳播中國外貿重要輸出品陶瓷等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講述好中華文明傳播的故事,傳播“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宣傳展示福建省、泉州市和德化縣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悠久深厚的歷史人文資源,特別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人文傳統和當代優勢;推動中外藝術家交流學習,策劃開展各種藝術探討、藝術創作和藝術對話,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建設開拓道路,為中國文化藝術煥發生機、重新起航、再創輝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