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走上藝術這條路,是偶然也是必然,因為從小就耳濡目染接觸藝術,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畫人頭,仿佛每個人都是我的創作對象。一雙明亮的雙眼,一個犀利的眼神,還有自己無盡的想象和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將億萬人的神態用傳統的水墨描繪在了充滿東方意境的宣紙上,這便有了我2003年創作的人頭系列作品。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我開始更注重事物運動的變化,并通過大量的社會實踐,深深地認識到,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雖然都有自己獨特的運動方式,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但是從宏觀總體上觀察,就會看到,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有一個相同的過程,共同走上一條產生起因、變化發展、最后消亡的三步曲,古代人將這條法則稱為“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意思是一條統管天地間一切事物的根本性綱領。
而根據唯物辯證法的理論,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二面性的,有生就有死,有富就有窮,這兩種關系既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因為富能夠變窮,窮也能轉富,2008年創作的玄機系列作品就很好了說明了這一點。
一面忙于學術和理論的研究,在2009年我對古老的梵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將其作為創作的主要元素,并進行大膽的想象和發揮,融入了特有的“點”,使古老的梵文不僅是一種文字和符合,而是一種神圣的視覺元素,使人們產生無盡的敬仰和想象。
茫茫宇宙,斗轉星移,日月變幻,使我又迸發了新的靈感,并在2010年創作了宇宙系列作品,使傳統的宣紙,經過藝術的加工和特殊的表現手法,擁有了表現宇宙萬象的能力,時而流星飛過,時而黑洞噴發,展現我心中的宇宙。
而作為一位藝術家,不僅要研究宏觀事物的運行規律,還必須研究微觀事物的運行變化,因為它們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2011年的立體水墨系列,集多年創作之精粹,將中國水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傳統的中國圓形圖案,元亨而利貞,包含萬物,使納百川,不光能描述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還能包含浩瀚無際的宇宙,展現細致入微的細胞,乃至分子和原子也包含進去,直達事物的本質和本源,表現了我近幾年來學術研究和實踐的綜合成果。
我喜愛創作和生活,因為在創作時我可以忘記時間的概念,超越空間的界限,完全的忘卻自我,到達一種空靈的境界,去追求最本質的生活,我喜歡這種狀態。
我喜歡用“點和梵文”作為我的創作語言,其中融合了中國老子、易經、唯物辯證法等東方文化,還有西方社會所強調的創新精神,正是將這二者進行有機地結合,再加上自己對藝術獨特的感悟和原創的靈點作為創作精髓,使作品更加銳意和深刻,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態,既符合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也使傳統的水墨具有了強烈的時代特征,使古老的水墨煥發了新的青春,產生了新的“視覺美”,形成了具有當代中國性質的前衛性理解,使明晰的心靈與生活產生詩意化的聯系。
我喜歡用點和線條來抒發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因為點背后有無數猶如思緒般得細胞在快速地運動,可以將我的思緒完全展現在觀眾面前,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奇異變換者的線條,可以讓讀者清晰的看到我的內心世界,我喜歡用最簡潔的語言,充滿感染力和沖擊力的表現手法,表現自己對藝術的獨特感悟。
萬物本根,元亨利貞,盡在畫中。
之所以有的作品叫3D水墨,是因為較以前只能表現山水意境的國畫,還可以體現多維度的空間,用肉眼看出好幾個面,不僅有漸變還有陰影,畫面中圖案的細節不是像傳統水墨那樣完全黑,而是鏤空的,注入了靈魂,從而體現深邃的思想,如玄機系列的元亨利貞作品,就表現了仁、禮、義、智,表現事物可以亨通順利的成長,祥和有益的前進。
通過顏料創新,將水墨等顏料使用方程式更加精確的配比,使畫面層次更加豐富。通過技法創新,使用顏料不斷疊加的創作方式,將哲學思想,內心所想,直觀立體的直接表現在宣紙上,使紙不再是平凡的紙,而是注入了思想和靈魂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