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中國市場取得非凡成就的都是對渠道控制力很強的企業,娃哈哈的聯銷體、康師傅的渠道精耕、加多寶的終端掌控造就了中國市場三個頂尖快消品牌。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消費者行為模式的改變以及渠道選擇和媒體接觸習慣的改變,傳統企業一夜之間陷入不知所措甚至茫然之中。2014年,以娃哈哈和康師傅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老牌快消品企業業績下滑,也是快消品企業面臨營銷困境的一個縮影。
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已經發生改變,傳統企業需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未來企業的營銷戰略。
由渠道推動到全渠道營銷
有企業認為現在傳統渠道的銷售額還很大,怕互聯網會對傳統渠道形成很大沖擊,但同時又想做電子商務,非常糾結和焦慮,最后,折中的做法是開發不同產品,或者用不同品牌做兩塊業務,也就是線上線下要有區別。
可以肯定,這不是一種好方法。
互聯網或移動互聯一定要做很多線下做不到的事情,比如面對全國市場和消費者,可以在某個時候進行精準活動,引爆消費;還可以將線下很難銷售的產品,通過長尾效應銷售出去。
要做互聯網,做大互聯網銷售,一定不是用不同品牌來做,品牌要統一,最好做成線上和線下同價,雖然短期內線上沒有大的優勢,但最終一定會獲得大的發展。針對某個區域或者某個渠道單獨開發產品,很難做大銷量。
業務聚焦,做“大單品”
首先,企業的業務和品類要聚焦。娃哈哈歷年的增長,靠的不是童裝、地產、煤礦、超市,也不是白酒,而是飲料!聚焦大食品,做大單品,是保持穩定增長的主要路徑。
其次,無論互聯網時代還是傳統營銷時代,拳頭產品,也就是說大單品、爆款產品都是企業獲得高利潤的根本。娃哈哈之前靠營養液、水制品發展,都做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單品,前幾年,營養快線做到200億元,支撐了其800億元左右的年銷售額。但這兩年再也沒有成功的大單品出現,Hello C屬于戰術產品,而啟力、格瓦斯等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正因為如此,娃哈哈的銷售額徘徊不前,而2014年下滑了7%。
品類創新
市場競爭過于激烈或者某個品類長期不溫不火,可以開創一個新的品類來激活或者升級市場。如特種兵生榨椰子汁,就是在椰樹牌椰汁長期統治該品類,但市場競爭并不那么激烈的局勢下,用一個“生榨”概念,攪動了一潭春水,讓老品類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