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本身是感性的、務虛的,而企業發展目標是很理性的、務實的,如果將情懷納入企業戰略發展范疇,很容易讓企業的發展出現與現實的偏差,造成方向上的迷惑與混亂。
羅永浩、于東來,在中國企業界這兩位素以情懷主義著稱,在冰冷、殘酷的競爭環境下,這樣的情懷主義顯得異常珍貴和難得,所以他們的一舉一動頗受人關注。但最近這兩位卻不約而同遇到了商業上的挫敗,錘子手機迫于銷售叫好不叫座的壓力,宣布降價30%,網友以羅永浩瘋狂打臉作為回應,因為前期羅永浩曾經信誓旦旦地說過“錘子手機低于2500元,我是你孫子”之類的激烈言詞,性格耿直,充滿好戰精神的老羅把這一巴掌重重地扇在自己臉上,其五味雜陳可見一斑。于東來,則更為激進,宣布關閉除許昌時代廣場以外的其他“胖東來”門店,并且以“為了讓大家幸福,舍棄了所有,落得個重病在身的夫妻二人抱頭痛哭”的悲情作為此次關店的自我回應。
其實,這樣的經歷不止羅永浩、于東來有,我相信很多老板、企業家都曾有過相似的情懷變悲情的經歷。至此,人們不禁要問:情懷,到底怎么了?情懷到底該不該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更理性地來認識情懷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情懷,一種帶有感情色彩、高尚主義的心境。一看定義,情懷這么好的東西當然要有了。情懷相對于我們當下的市場環境來講猶如一絲暖陽、一縷清風,非常之珍貴、難得,但凡具備情懷意識的企業家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馬云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喬布斯讓蘋果改變世界,都是情懷的最好體現。當然,其難度與單純追求盈利來比的話,顯然高了不止一個段位。但不能因為有難度,就否定情懷。個人以為,情懷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如何實現,根據我的觀察需做好以下幾點:
讓情懷遠離產品。企業在產品初創環節往往就注入了老板的情懷,與其說是銷售產品,不如說是在銷售老板的情懷。老板的情懷是萬千消費者的情懷嗎?你信嗎,這有點彩票中大獎的概率。有些產品還能賣,并不是情懷的作用,而是后期銷售團隊的努力和營銷的成功。錘子手機的失敗就在于其身上過多承載了老羅個人的情懷,小米的大賣是因為從開始就是消費者需求積累的產物。其實單從質量講是沒有這么明顯差別的。所以,讓老板的情懷遠離產品,讓產品成為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求的產物才是正道。
情懷,不能成為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情懷本身是感性的、務虛的,而企業發展目標是很理性的、務實的,如果將情懷納入企業戰略發展范疇,很容易讓企業的發展出現與現實的偏差,造成方向上的迷惑與混亂。情懷,可以作為企業文化的主旨去發揚、傳承,決不可作為發展目標。
情懷,不能綁架團隊的使命,成為團隊的精神負擔。情懷實現起來是相對遙遠的事情,而團隊追求的是短期業績和利益,只有不斷打勝仗和激勵,團隊才會奮勇向前,企業才會不斷發展。而情懷,是老板的一種相對遙遠的追求,讓團隊共同完成,自然會造成團隊的挫敗感。而一旦挫敗,團隊的收入會減少,自然會造成很惡劣的連鎖反應。情懷,只能是老板身體力行的,不能強加于團隊成員身上,成為整個團隊的精神負擔。
情懷,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應該是隱形的,潤物細無聲的,是文化和精神的一種寄托,切不可轉化為實際的企業目標和團隊的發展動力,干擾了企業正常的發展建設。若將其隱形于企業文化,經過長期發酵,其展現出的凝聚力和威力則是無可替代的。支撐企業真正強大,支撐企業打敗歲月侵蝕的往往是隱形的力量,即情懷。情懷是柄雙刃劍,老板慎用。
編輯:思旋331527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