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用戶變為合伙人,你夢寐以求吧!這需要讓用戶從“零距離”到“入伙”。
中國企業家領袖張瑞敏先生在一次演講中,談到傳統企業轉型面對的困難時,引用了德魯克“互聯網消除距離”的關鍵思維,坦言在互聯網時代重塑與消費者關系的變革中,海爾試圖構建“人單合一、人即企業、企業即人”的用戶“零距離”模式,走出轉型的第一步。回顧海爾這種巨大的進步,在互聯網時代是否就足夠了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回到互聯網產品中,看和用戶的距離到底該是什么樣的?是否“零距離”就足夠了?作為前網絡游戲從業者,筆者負責過騰訊第一國戰游戲《御龍在天》的項目管理工作,在這款千萬活躍用戶、年收入10億元以上的產品運營中,引入了很多的用戶運營方式,在具體的運營工作中,用戶不僅僅是一個網友的消費者,更成為產品的設計者、代言家,成為產品的真正一分子。
讓用戶親力親為
在這款游戲產品具體的產品設計過程中,通過向用戶征集他們具體的產品設計思路,比如形象、服裝等道具,讓用戶親自設計和提出意見,然后團隊內的美術設計師在用戶的提案基礎上,進行藝術美化,這樣的產品提供給用戶之后,用戶不僅僅是喜愛,而且有非常強烈的參與感與榮譽感,隨之也帶來了超強的用戶黏性,誰會拋下自己的孩子(自己設計的內容)而離開(流失)呢?
在這款游戲產品的營銷傳播過程中,通過用戶自己錄制游戲內視頻、自己剪輯、自己配音等方式,完全構造出一個用戶親力親為的傳播方式,用一個用戶傳染另外的一群用戶,這種傳播方式,造就了真正的口碑,這種營銷方式,比任何的媒體廣告都更加深入人心!
所以,我們說,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已經不是普通的產品使用者,我們和用戶之間的距離,也不僅僅是“零距離”,而是把用戶活生生地拉入你的團隊中,為你所有,讓用戶自己來策劃內容、生產內容和傳播內容。互聯網時代的用戶,天生就是你的一個合伙人,千千萬萬個用戶,就應該是千千萬萬個合伙人!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伙同”用戶加入自己的產品隊伍之中呢?那就是做好“用戶運營”,用戶運營,是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基礎工作。
用戶運營
在傳統市場中,由于用戶在一次性購買使用后,就再也難以和產品團隊產生聯系,即使在使用中發現問題,最多也就是通過客服、400電話、渠道分銷商等獲得信息和幫助,而這種聯系也只是在出現問題、遇到障礙后發生,即“問題解決型關系”。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每個用戶都成為一個網絡節點,這樣就時刻連接入網絡,那就時刻與產品研發團隊保持著聯系,這樣就達成了第一步,即用戶“零距離”。接下來,就要依托各種運營手段,讓用戶從天南海北,透過網絡連接,加入到產品團隊中,成為團隊的一分子。具體的運營方式包括外團組建、粉絲運營、活動運營等方式。
首先,每個互聯網產品要建設自己的外團。所謂“外團”,就是由外部用戶所組成,從產品上市前的預熱階段,一直到產品上市運營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挑選對產品有熱情、具備傳播力、有空閑時間的用戶,通過社交平臺聚集在一起,如QQ、微信、貼吧、論壇等方式,讓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制造話題,讓外團人員充分地參與進來。(見圖1)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他們可能轉化為具體的管理員,也可能轉化為外圍策劃設計師,也可能轉化為產品的宣傳員,而記住,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其次,在擁有外團之后,就要保證這些用戶的參與度。也就是要進入粉絲運營的階段,“粉絲”這個稱呼在國內早已不再陌生,“得粉絲得天下”,小米作為國內運用所謂互聯網思維玩手機的知名廠商,早已經在“粉絲運營”上留下諸多經典案例,在小米公司的展廳里,擺放著各種各樣粉絲提供的禮物,其中竟然有粉絲用戶幾天不睡覺,用一粒粒小米親手粘起來的手機!粉絲如此瘋狂的背后,到底是中了什么“迷藥”呢?答案就是給用戶提供超強的參與感,其中包括,讓用戶參與新產品的討論、最新產品的體驗、將用戶提出的寶貴意見傳遞到更廣泛的范圍、讓其他用戶知道這些粉絲所發出的聲音、提供粉絲限量版的紀念品禮物等方式,讓粉絲能夠在茫茫用戶之中,彰顯自己的獨特價值和存在感,有了這一點,粉絲們自然就會沒白天沒黑夜地體驗你的產品、貢獻自己的智慧,同時填補他們那小小的滿足感!
最后,通過活動運營,讓用戶在產品設計方面產生真正的價值。具體的操作包括用戶參與設計、用戶可用性測試、用戶產生內容等具體方式。在產品策劃前期,通過用戶調查的方式,讓用戶透露自己的心聲,將對產品的期望和問題充分表達出來,特別對于狂熱的粉絲用戶,將自己對產品功能的策劃提供出來,這些都成為產品經理在具體產品設計過程中直接參考的內容。在產品上線之前,產品功能開發出來之后,就要進行周密的“內測”活動,有幸參與內測的用戶,也就成了用戶中的幸運兒。通過設定的功能和任務,觀察用戶的具體操作過程,統計和分析具體的操作數據,以此來對整個新功能的價值和效果進行評判,都能確保產品在全面推廣上線后,達成讓用戶喜愛的效果。在產品上線之后,讓用戶根據產品方向,提供、創作和發布內容。
以目前國內媒體客戶端占有率最高的網易新聞為例,目前忠誠用戶打開網易新聞客戶端的慣性動作是瀏覽新聞后,直接進入評論界面,各種千奇百怪、各種搞怪的評論,早已經戰勝了媒體自身的新聞評論,成為吸引用戶的直接內容,因為這些接地氣、有生活的評論,正好能夠激起用戶的共鳴。這種形式就打破了幾個編輯想破頭的傳統媒體時代,依靠廣大用戶的集體智慧,反哺其他的用戶,在這個時候,你已經分不清誰是內容的生產者,誰是內容的消費者。
從“零距離”到入伙
到此,我們可以發現,用戶零距離,只是互聯網產品轉型的第一步,真正要做到的,是把用戶拉入到你的團隊中,從消費者,成為生產者。這也是在互聯網時代一個新詞匯的誕生,Prosumer(生產消費者),即由Producer(生產者)和Consumer(消費者)重新組合而成,在整個互聯網產品生態中,消費者本身也生產內容,而生產者也消費內容,最后達成魚龍混雜,分不清你我的最終狀態。在這種情形之下,用戶已經不再是用戶,而是你整個團隊的一個合伙人,與你一起創業,一起打造一個全新的品類和服務。
這樣,一個全新的用戶生態,已經悄然建立起來。用戶不再是用戶,與用戶不僅僅是“零距離”,讓用戶成為你的合伙人!(與作者交流,請掃描二維碼)
編輯:嘉文3803735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