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公開出讓多宗地塊,其中最受人關注的一宗吉慶街地塊,日前已完成招標,由老通城拿下。
老通城方面尚未對外公布建設規劃,但該宗地塊是吉慶街民俗街改造的“收官”地塊。新吉慶街擴容之后,邊界擴大至大智路、銘新街、黃石路、中山大道。
在新吉慶街一期開業多年之后,經營一直不溫不火,老吉慶街昔日繁華難現。如今老通城拿下地塊,闊別9年之后再度回歸,能否重現武漢老字號、老小吃街的輝煌?
規劃
建筑風格將延續傳統
新吉慶街位于漢口寸土寸金的核心地段,但為保留老漢口特色,其一期工程以多層建筑為主,擴容后,建筑仍保留這一特點。
記者了解,老通城拿下的地塊凈用地面積為10513.87平方米,建筑高度高層建筑不超過80米、多層建筑不超過24米。2009年起老吉慶街開始改造,定位為漢派文化旅游風情街、藝術創意社區,根據出讓方的要求,新吉慶街最后一宗地塊的開發,必須保護和延續居仁里片的傳統格局,建筑立面、街(巷)肌理和歷史風貌。新建、改建建筑的風格、體量、色彩要與吉慶街片環境風貌相協調,并與地塊旁的榮光堂相協調。
記者未能聯系上老通城方面介紹未來開發計劃,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該地塊總建筑規模在3萬多平方米,建成后應該會對外招商,而老通城餐飲則可能以商戶身份進駐,即便回歸也不可能完全恢復當年老通城的規模。
探訪
新吉慶街仍未有起色
記者走訪了新吉慶街一期,相比漢街、武漢天地等新開發的商業街,雖然同樣以餐飲為主要業態,但新吉慶街的生意、人流,明顯已經難以媲美。“沒有特色店、主力店能吸引人流,現在生意還是不見起色,消費主力基本都是附近的上班族和居民。”一家奶茶店老板告訴記者。
實際上,雖然新吉慶街位于漢口核心地段,但老通城拿地價格并不高,已足以說明市場對該區域的認知。2009年新吉慶街一期地塊成交價1.11萬/平方米,2011年二期價格為9078元,但如今老通城拿地,單價已經滑落到7481元/平方米,土地價格呈不斷走低態勢。“從交通上看,漢口老城區還處于陣痛期,新吉慶街的可達性目前不佳。”武漢一家商業地產咨詢公司研究員告訴記者,同時從招商方面看,定位不夠清晰,缺乏主力店、特色店,導致對片區外消費者吸引力不夠,這些導致區域價值很難提升。
思考
老字號能否獲重生
2006年10月,為了給長江隧道延長線讓路,曾伴隨幾代武漢人成長的“豆皮大王”老通城位于大智路的門店忍痛拆遷。老通城入駐新吉慶街后,能否迎來重生?
如今,商圈租金越來越高,對于利潤相對較低的餐飲行業,已經很難承受。武漢某小吃老字號在漢口一購物中心經營,月營業額有20多萬,但租金就接近10萬,根本無法支撐。這也導致武漢一些傳統餐飲品牌,不斷從商圈退出。
未來,如果老通城以業主身份開店,至少不用再承擔高昂的租金。“在繁華區域恢復老品牌,并以相對親民的價格,作為吸引人流的手段,再依靠其他業態補充運營收入,可能是老字號生存的基礎。”武漢一家商業地產咨詢公司研究員表示。
以老通城為例,在白云邊入主后,去年與武漢客廳簽約,已經開始嘗試。白云邊相關負責人曾對記者透露,為恢復品牌,老通城計劃2年內在武漢成熟商圈內開設10-15家,經營以豆皮為特色、薈萃武漢名小吃的漢味特色快餐連鎖店。
(來源: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