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正是海鮮最肥美的時候。記者走訪了解到,經過去年海鮮市場勁吹平價風后,今年海鮮甫一入市價格就非常親民。鮑魚、扇貝等小海鮮最低不到5元/個。
業內還稱,按照今年的養殖和捕撈量,進入夏季后的海鮮價會更低,這種親民趨勢將至少持續小半年時間,成為常態。
海鮮上市很親民
家住漢口萬松園的彭先生到華南海鮮市場買小龍蝦嘗鮮,順便帶回了一斤多鮑魚。“剛上市的小鮑魚,才48一斤,算下來3塊多一個。”彭先生說,他知道去年海鮮降了價,但沒想到今年剛一上市就這么便宜。
記者在華南海鮮市場里走訪了4家專營鮑魚、扇貝、各類海魚的商行,發現幾乎大部分海鮮品的價格,都與去年七八月份淡季相當。“都是從浙江、大連運過來的。”一位批發商說,鮑魚按大小從45元/斤到55元/斤不等,“比去年上市時至少降低了5元~10元/斤。”
除了鮑魚,現在最肥美的扇貝,價格也只在22元~28元/斤,每個約3元~5元,圣子10元~12元/斤,魷魚則只要6元/斤左右,貴一些的黃魚、帶魚、金槍魚等,價格也只在20元/斤上下,都與淡季時價格相仿。
捕撈消費兩興旺
剛剛捕撈上市的海鮮,為何價格與往年淡季時相當?“去年海鮮跌價,但中小酒樓和普通消費者的需求還比較大,支撐了整個市場。”武漢餐飲協會相關人士介紹,在高端消費被抑制的背景下,海鮮平民化是大趨勢。同時,武漢人也愛吃海鮮,尤其對可蒸、可煮,也可炒、燒的小海鮮青睞有加,消費市場依然比較大。
在浙江有養殖場的批發商朱林告訴記者,全國的鮑魚、扇貝等常規養殖量非常大,“銷路廣,火了多年,要一下子減少養殖場并不容易。”
記者也從浙江一家海鮮凍品公司了解到,去年冬天偏暖,適宜各類海鮮生長,出水快,量也大,在今年三月底四月初就可以捕撈,也保證了提前上市期的供應量。
記者隨后從幾家酒樓處了解到,10元/只的鮑魚、扇貝,以及20元/盤的炒花甲、圣子等海鮮菜品的點單率非常高。
低價常態仍將持續
按照規律,春節上市的海鮮將在夏季迎來傳統淡季,并在“十一黃金周”前后價格出現猛漲。不過,在采訪中,部分經銷商稱,由于今年上市價格就較低,這種相對低走的價格趨勢很可能要持續小半年。“現在的海鮮剛過產卵期,肉質最肥美,屬于能賣出價錢的時候,往后估計還要便宜。”批發商吳先生說,每年6月開始,天氣逐漸炎熱,海鮮大量出水,市場供應充足,但消費量相對穩定,屬于海鮮的淡季。只要養殖產區不出現大的天氣變化,這種低價的態勢至少要持續到9月。
不過,對于現在的平價趨勢,商家們都表現得很淡定:“高端消費被抑制之后,這兩年都是市場轉型期,已經差不多習慣了。”吳先生說,海鮮平價上市在以后很可能會成為常態。
(來源:武漢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