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充分發揮鄉鎮財政職能作用,加大農村財政財務監管力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斷提高農村財政財務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本文就如何推進財政專管員制度的工作開展了分析研究,以了解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措施。
一、基本情況
在新農合、新農保方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通過干部走村串戶做好參合農戶的登記及籌資工作,并耐心解釋心的繳費標準和報銷比例,做到了應保盡保,財政專項資金進行了有效監管,監管率達100%。
二、財政專管員制度所取得的成效
1、進一步促進了財政專管員工作作風的轉變。通過實行財政專管員制度,有效促進了鄉鎮財政工作人員的作風轉變。而且由于工作需要,每個人都要成為多面手,這就促進了我分局工作人員加強學習的氛圍,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也有進一步的轉變。
2、進一步明確了財政專管員工作職責內涵。新時期的財政專管員,特別是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后的財政專管員管什么事、如何管、負什么責,通過這次專管員制度的設定得到了有效明確。
3、進一步凝聚了士氣,贏取了民心。隨著財政專管員制度的貫徹實施,全體工作人員在按照專管員工作職責完成任務時,普遍認識到工作有了抓手,目標清晰明確,操作步驟簡單易行。同時又由于我們的專管員經常下鄉上門上戶工作,為群眾送政策、送信息下鄉,調查、核實政策的落實情況,與群眾進行“零”距離交流,進一步取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贏得了群眾的好評,爭取了民心。
4、進一步保證了財政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財政專管員制度規定財政專管員的工作職責之一是資金監管職責,通過履行上述職責,使我們財政部門從被動的撥款付賬轉變為監督管理,注重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有力的保證了財政資金的安全與完整,進一步提高了財政部門對財政資金監督管理的影響力。
三、存在的問題
鄉鎮財政專管員制度剛建立不久,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由于沒有以往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導致我們只能在探索中學習和落實鄉鎮財政專管員制度。就我們前段工作的實際來看,在貫徹落實這一制度上還存在以下問題:
1、工作人員少,導致工作任務重。目前的人員只能僅僅維持上述日常工作需要,現成立財政專管員制度,要求每個人除負責上述自身工作外,還要成為多面手,就顯得人員捉肘見襟,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全所員工的工作量,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2、業務繁雜,導致工作效率下降。財政部門崗位多,政策性強,工作量大、繁瑣,鄉鎮財政部門工作就更是如此,每名工作人員在不同的財政崗位上承擔著一項甚至幾項工作和職責,這就可能導致工作效率低下,財政專管員就有可能形同虛設,有名無實。
3、責任重大,權限有限,導致無法更好的開展工作。如對于財政資金扶持的項目,往往由于信息通達不及時,專管員對項目的相關信息掌握不準、不夠全面,一些專項資金的申報、實施、監督、驗收等環節未要求基層財政部門和專管員參與,在監管時提出的一些意見往往不被項目施工方重視和理解,導致專管員無法對項目實施有效監管,被監管方不接受監管時也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約束。
4、人員地位不確定,知識更新慢,導致落實專管員制度受到一定影響。我鎮現在的財政工作人員是由原財政所和經管站合并而來,人員編制一直在鄉鎮,其身份屬于聘用人員,自下放到鄉鎮管轄后,由于各種原因,鄉鎮財政工作人員沒有再參加系統的業務學習培訓機會,勢必影響到財政專管員制度的落實效果。
四、思考與建議
對于上述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在努力的探索解決當中,認為要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把財政專管員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1、合理分工,配置人員。根據我鎮各村和分局工作人員實際情況和特點,按照上級一村一員、一員多村的方法對財政駐村專管員進行合理配備,充分考慮分線負責的工作和駐村工作需要,確保專管員能全面完成所駐村范圍內的各項財政工作任務,按時間、要求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事情,實行干部職工定崗定責,將任務分解落實到人,細化考核到人,真正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2、加強對專管員的培訓。主要應由上級機關制定一個輪訓機制,定期對財政專管員進行業務和政策、法律法規的培訓學習,以便專管員及時進行知識更新,掌握新形勢下的財政工作特點和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上下聯動,通達財政資金監管信息,提高財政工作的為民服務能力和監督管理能力。
3、嚴格考核制度。按照專管員制度要求,每年進行嚴格考核。一是要嚴格考核下鄉工作時間。每名專管員到所駐村從事駐村財政工作時間達到一定標準時間,其下鄉到所駐的村展開工作應以5~6個工作日為宜,太多則可能影響其它工作。二是增強服務意識。積極推行“三制”便民服務機制。三是嚴格獎懲制度。獎勤罰懶,對成績突出的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不合格的專管員,給予一定懲處。以進一步激發鄉鎮財政專管員工作激情,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全面履行財政專管員責任和職責。
(作者單位:湖北省京山縣三陽鎮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