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上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中職學生是 “學困、貧困、德困” 三困生,對中職生的采取的多是“保姆”式教育和管理,認為學校安全、學生順利畢業即可。調查發現,中職生各方面主流是好的,大多數中職護生能夠客觀看待問題,心態積極,正向、善良。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對將來的職業選擇和文憑期望現實合理。但在學習動力、自制力方面還有待加強。因此中職護生構建學習期望概念結構對護理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中職護生 學習 概念 護理教學 意義
一、中職護生構建學習期望概念的結構
對未來學習的期望作為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可以幫助個體樹立學習的目標,奠定未來職業的基礎。學習期望的概念,包括外部監督、內部自制和客觀條件3個方面的要求。
(一)外部監督:外部監督是獨立于主體之外的單位、組織或個人對主體進行的監督。此研究的護生參加體驗式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活動后要求加強外部對自身的監督。外部監督是外因,可促進內部控制;
1、學校監管。參加體驗式職業規劃教學活動后的護生們普遍表現出學校對他們加強監管的愿望,包括希望學校加強紀律、對實習進行監督、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等的要求。
2、教師管教。與事先的設想相反,中職護生與事先預想的不容易管教,不太愛學習等印象不同,參加了中職護生構建學習期望概念的結構之后的學生普遍表現出了期待老師管教的愿望。“希望老師多關心學生,有責任心,有愛心,多管教我們。”“希望老師嚴格,對我嚴加管教,我肯定以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二)內部自制:即自我控制的愿望,出于對他人或對自己的責任,他們希望能改掉自己貪玩的天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學習上。內部自制是內因,是外部監督的基礎;
1、自制力。參加職業生涯規劃課后,護生們普遍意識到學習對今后就業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對自己以前的學習感到不足,產生了能夠控制自己的要求。
2、毅力。部分護生表示在進入中等職業衛校后,老師的管教沒有基礎教育階段老師管教多,自己也想學習,但堅持不久。體驗式職業生涯規劃學習后,意識到臨床上的實踐首先得有堅實的理論知識做基礎,而且醫療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一點馬虎不得,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自己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堅持不久,看到別人玩就想玩,以后希望自己多點毅力,管住自己。”“對自己的期望是尋找動力,努力奮進,克服惰性,堅持學習。”
(三)客觀條件:客觀條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學生自身無法控制,只能期待校方解決。客觀要求是學生能夠正常生活、學習的保證,是其他兩個期望的基礎。
1、老師的講課方式。護生談論最多的就是老師,除了期望自己的老師能夠多管教、多關心、多負責之外,他們還表示了對教師改進授課方式的期待,希望老師講課生動活潑,能結合社會發展和臨床實踐。“希望老師們講課講得生動些,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不要照搬課本。”“希望學校老師多一些像這種體驗式的講課,聽得懂,記得清。”
2、學校的環境與設備。在被問到對學校的期望時,護生們表示學校的環境整體可以,但希望可以改進的更好。“希望學校的環境衛生好點。”“希望學校有更多媒體教室,讓我們學習有積極性。””希望學校的物價不要再漲。”“希望學校的設施更加齊全。”“食堂的飯做好一點。”
二、中職護生構建學習期望概念結構的護理教學意義
構建護生學習期望概念結構,可幫助護理教育者充分了解中職護生的學習愿望,幫助其更好的學習。其護理教學的意義具體表現如下:
1、學校對護生的學習加強管理。衛校中職護生沒有經過高中階段嚴格的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很多在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不突出,加之年齡偏小,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更加需要外界的監督,才能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中職護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學生學習時間規劃、學習組織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薄弱。因此,衛校的管理政策就不能像本科教育一樣充分放手,而是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要寬松和嚴格相結合。
2、護理學校教師學習上嚴格要求學生,心理上多關心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脫離了父母,在學校食宿,伙伴和老師成為他們接觸最多的人,他們所受的影響也主要來自身邊的老師和同伴,因此在未來學習中對老師的期望也就特別多。學生有求知欲,但需要老師的引導,他們心理上對老師有崇拜心理,容易模仿;但同時又處在自我獨立意識形成階段,又渴望老師成為他們的朋友。因此,中職教師可以在關心、成為他們的榜樣的同時,對他們嚴格要求,使他們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
3、學校做好后勤保障,滿足其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設施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能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校風和氛圍,使學生樂于在其中生活和學習。
中職護生入校時年齡較小,自我認知、職業認知、職業態度、職業決策等方面能力相對較弱,對護理專業和護士缺乏了解,職業目標不甚明確。通過在中職護生中構建學習期望概念結構,然后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當中。通過教學活動使護生盡早接觸臨床,進行職業體驗,有利于其在今后的就業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形成積極的職業情感和態度,采取積極的職業行為。
參考文獻:
[1]李軍文,馬月紅,黃慧,等.扎根理論研究方法在護理研究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1):1939-1941.
[2]溫賢秀,鄧靜,易雋,等.中職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心理現狀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2,26(10):2794-2796.
(作者單位:駐馬店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