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慕課浪潮席卷之下,高職院校外語教師應如何應對這一挑戰(zhàn)并贏得自身發(fā)展的契機值得人們深刻思考。
關鍵詞 慕課 高職院校外語教師 新要求
所謂慕課,是一個短語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縮寫,“M”代表Massive(大規(guī)模),與傳統(tǒng)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慕課課程動輒上萬人,最多達16萬人;第二個字母“0”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旅行,不受時空限制;第四個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課程的意思。慕課即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意思。MOOC起源于加拿大,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掀起的風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譽為“印刷術發(fā)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現“未來教育”的曙光。2013年慕課在中國教育界刮起了陣陣“颶風”。近20場關于MOOC的會議、論壇相繼召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高校相繼與美國MOOC平臺簽約,面向全球免費開放了15門在線課程,MOOC這種以短視頻方式學習的在線課程正在受到學習者的青睞。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與慕課優(yōu)勢
近些年來我國高職英語教育雖然一直在嘗試改革, 但還存在著許多缺點與不足,而慕課時代的降臨,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些缺點進行彌補。
第一,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疏離。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基本上都是以基礎英語為主,少數專業(yè)在結束大學一年級的基礎英語教學之后才開始讓學生接觸到專業(yè)英語,甚至大部分專業(yè)沒有開設專業(yè)英語課程。這就導致了學生學習與本專業(yè)相關的英語時間太短甚至為零。另外,如今的學生學習的功利心較強,認為與本專業(yè)無關的課程不太重要對日后工作用處不大便“棄之如敝履”,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慕課時代的降臨,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學習專業(yè)英語的大門,進而解決了英語教學與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相疏離的現狀。
第二,傳統(tǒng)教學過程包括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知識傳授一般通過課堂上教師的講授完成。然而高職院校學生一部分學生來自于普通高中,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是整體水平不高;另一部分學生來自于職業(yè)高中、中專、技校等,英語基礎非常差,甚至基礎為零。讓這些英語水平差異巨大的學生通過一樣的學習,一樣的教授,想要達到同樣的教學效果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慕課是一種在線教育,它有著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可以反復學反復聽,直到弄懂為止。
第三,雖然國內高職院校一直在力求打破教師說、學生記,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但是效果一直不太理想,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一直還是未能完全調動起來,給英語教學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和困擾。但是在慕課的世界里,視頻課程被切割成10分鐘甚至更小的微課程,由許多個小問題穿插其中連貫而成,就像游戲里的通關設置,只有答對才能繼續(xù)聽課。學生如果有疑問,可以在平臺上直接提出,5分鐘左右就會有師生提供解答。課程設計的精細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傳統(tǒng)的教師督促式教學法,取而代之的是在興趣驅動下的學生自我探究。教育界倡導多年的“探究式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真正得到了實施。
第四,高校的英語教師的英語基礎知識扎實,但對所教院系的專業(yè)知識卻相當匱乏,也無法及時了解學生將來所從事的職業(yè)有哪些英語方面的需求。慕課既可以幫助英語教師鞏固已有的英語視聽說能力,也可以使其學習了解實用的職業(yè)英語詞匯與用法,這可以看作是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培訓模式的新探索。
二、慕課對高職教師教學能力的新要求
第一,高職院校外語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制作和駕馭慕課的能力。慕課不同于網絡公開課,互動性更強,慕課的出現為教學設計提供了一種改革的可能,教師可以將在線視頻作為教學的線上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課堂外先聽課,課堂內則側重深入的分享、探討和問題解決,真正實現“翻轉課堂”。這一模式將促進教師對教學的反思,以及對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動教師角色的轉變,從一個講授者、講解者真正變?yōu)閷W習的激勵者、啟發(fā)者,學習也將變得更加有效,因此外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制作和駕馭慕課的能力。
第二,高職院校外語教師要在課堂上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前文談到慕課以其短小、精煉的特點,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那么在課堂上如何從一個講授者、講解者真正變?yōu)閷W習的激勵者、啟發(fā)者,繼續(xù)保持學生們對學習英語的積極的情感便是老師們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第三,高校外語教師應提高自身的語言思辨能力。慕課要求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頻繁互動,在課堂內深入分享、探討和解決問題,這是以內容為依托的外語教學發(fā)展的新契機,外語教師面對這一發(fā)展的新機遇,應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思辨能力。語言能力的提高要借助思辨能力的發(fā)展,對學習外語的同學來說,思辨能力的發(fā)展更加依賴于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而慕課教學對外語教師的思辨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是一個各種思想、觀點、意見不斷交鋒的過程。教師除了具備本專業(yè)的豐富學識外,還應該靈活應對學生們提出來的各種各樣不同的問題,因為這些都是語言教學的承載體,只有通過不斷思辨才能促進外語教學的深入發(fā)展。
第四,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師應擺正位置,利用慕課這個科技工具,不僅教授知識,也要做學生的精神導師。伴隨著慕課等線上教育資源的不斷豐富,各種海量教育資源觸手可及,現實生活中面對面?zhèn)鞯朗跇I(yè)解惑的教師,地位似乎岌岌可危。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yè)之一,會在“電子教師”面前退居二線乃至消失嗎?面對這一問題,人們的觀點驚人地一致:教師這一職業(yè)永遠也不會消失。在信息技術帶來教育革新的今天,教師的職業(yè)反而會更加重要。教師不僅是每個學生平等獲取知識的保障,面對面的貼近教學,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一點是最重要的。老師所能教給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組織、自覺練習的習慣,絕不是冰冷的鼠標鍵盤顯示器或其他移動終端所能教的。所以,科技進步帶來的教育革新要求高職院校的外語教師應擺正位置,利用慕課這個科技工具,教導知識,塑造學生的內心,做學生的精神導師。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大學英語教學轉型時期的我國英語專業(yè)課程設置改革[J]. 中國外語,2012(1):10.
[2]程池,賀方超,商豪,李逢高.淺議大學數學教育如何應對慕課帶來的挑戰(zhàn)[J].大眾科技,2013(10):133.
(作者單位: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