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給人類社會設計了一幅走向未來共產主義的美好藍圖。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又悄然來臨,中國共產黨又為中國社會的未來走向繪制了“中國夢”的美好藍圖。美夢成真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奮斗。本文以實現“中國夢”的現實路徑為起點,從堅持黨的領導、激發人人奮斗、創設制度公平、解決現實問題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闡述,旨在從操作層面上提出筆者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 中國夢 黨的領導 制度公平 民生問題
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道路。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習近平定義“中國夢”——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大夢想,而且滿懷信心地表示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爸袊鴫簟钡奶岢?,昭示著中華民族高揚起一面時代的精神旗幟。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三大歷史任務、推進人的全面發展,昭示著中華民族把理想追求和精神旗幟高高擎起。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精神旗幟,只有轉化為每一個具體的人的精神追求,才有寄寓的載體。一個人的精神追求,必須融入國家、民族、社會的精神旗幟的引領之下,才能有所指向、順應進步?!爸袊鴫簟迸c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是一種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爸袊鴫簟币缐舫烧妫坏D化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夢,而且還要有實現的路徑才能真正落實。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核心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實現“中國夢”,不能離開堅持黨的領導這個堅強核心。這是近代以來我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近代以來,許多仁人志士苦苦追尋中華民族擺脫落后挨打、走上民族復興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以毛澤東為首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地開辟了中國革命的道路。新中國建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探索出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發展的成功之路。這條道路,濃縮了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來的探索史、奮斗史、創造史。這條道路,深刻地體現了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和世界潮流發展的必然,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如今,歷史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有著其他政治力量無可比擬的智慧,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奮勇前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鑄就實現“中國夢”的一個又一個豐碑。
堅持黨的領導,一定要同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堅決反對黨員干部的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堅定不移地懲治黨員干部的腐敗墮落,做到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選拔和鍛造一支真正能夠堪當重任、帶領人民、為人民所信任和信服的“中國夢之隊”,形成黨的領導不可撼動的巨大影響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凝聚和帶領全國人民自覺地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二、激發人人奮斗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
人類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輕易實現、唾手可得,都離不開艱苦奮斗。習近平總書記講,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實現“中國夢”,歸根結底要靠實干。要把認同“中國夢”、踐行“中國夢”、實現“中國夢”作為一種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轉化為每一個中國人的自覺行動、拼搏進取,用勞動、勤奮與智慧成就“中國夢”。精神世界是一個真正沒有邊界的世界,也是一個潛力真正無窮的世界,她可以創造一切,也可以毀滅一切?!爸袊鴫簟币獜膲粝胱優楝F實,要從此岸到達彼岸,要把激發人人奮斗的精神力量作為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在現實中,有一些奇怪的詞語流行,比如富二代、高富帥、官二代等,這些詞匯可能會讓不少人羨慕眼饞,但在這些詞語的背后都隱藏著一種貶低甚至歧視意味,因為在大部分人看來,這些被稱為某二代的年輕人,只是依賴于父輩的權力或遺產而并非依靠自己的奮斗獲得了優裕生活,在他們身上缺乏一種奮斗的精神、一種通過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幸福生活的精神。而許多普通出身的年輕人,步入社會后可能面臨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想偷懶也許都不太容易,但同樣缺乏奮斗精神,因為由于體驗不到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則容易抱怨環境、敵視條件優越的人,更容易接受現實或自暴自棄,很多人很可能被生活消磨得沒有斗志。實現“中國夢”,要在全社會樹立這樣一種精神、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建立這樣一種制度、建設這樣一種文化:每個人的生活都應該是由自己創造的,父輩的優越條件是他們通過奮斗得來的,自己的生活也需要自己去奮斗和創造,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首創精神,激勵人人奮斗,自己創業,努力鉆研,用積極的奮斗去開創自己的輝煌人生。無論成敗與否,都要努力去做,而不是抱怨環境,更不是從別人身上尋找不努力的借口和理由。只要每一個中國人都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奮斗,讓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充分展現,讓每一個人的創造激情充分涌流,“中國夢”就能像水滴匯集,化作絢麗的彩虹,中國精神就必然日久彌堅,中國力量就必然攻無不克,中國道路就必然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就必然能夠實現夢想──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
三、創設制度公平是實現“中國夢”的社會基石
實現人的價值、激發人人奮斗需要社會提供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沒有公平正義,絕大多數底層民眾就看不到奮斗的曙光,創造激情就不可能激發。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要努力讓公平正義成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基調和底色,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根本方向,處處以公平正義為出發點,讓整個社會的成員普遍感受到國家的公平正義,“中國夢”才能轉化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只有建立在公平正義的基點上,國家的、民族的“中國夢”,才能切切實實地成為每一個具體的中國人的夢,以自覺行動追求的“夢”,才能讓絕大多數的人因擁有這樣的“夢”而備感自豪。有權利公平,夢想才能起飛;有機會公平,奮斗才有動力;有規則公平,社會才能進步。任何社會都存在特權,但只要我們的政府成為社會公正的真正守護者,真正為消除特權而不懈努力,把我國憲法對自由和公正的保障化為具體的政策和行動,從制度上為所有人創造公平起點、公平競爭、公平發展的機會,在具體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中體現公平公正的價值,用合理的規則與人性的制度創造公平發展的空間,保證人人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讓每個人身處公平的創業和競爭環境,面臨的是相對公平的客觀條件,普遍能夠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溫暖,每一個中國人就能夠擁有一個光明的夢、正大的夢,從而撐起偉大的“中國夢”。
四、解決現實問題是實現“中國夢”的民心工程
夢與現實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爸袊鴫簟笔刮覀兎叛畚磥?,向前看、向遠看。同時,實現“中國夢”更要求我們立足現實,腳踏實地,不回避社會現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講,“中國夢”更反映了對現狀的不滿意、不如意,強調要不斷發展、自我完善,一步一個腳印,把奮斗的遠景目標與著力解決面臨的現實問題有機統一起來。也只有一個一個現實問題的逐步解決,人們才會看到遠景目標的希望。如果底層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靠奮斗進入上一階層社會十分困難,如果在住房、教育、就業、環境、食品安全、養老等這些事關百姓民生的現實問題上一直存在嚴重的政策壁壘和政策歧視,如果官員腐敗、貧富差距、階層固化、分配不公等這些事關黨和國家命運前途的重大現實問題解決不好,人們就可能把“中國夢”看成是遙遠的、難以實現的“烏托邦”。發展總要付出代價,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并不奇怪,實現“中國夢”是在發展的同時,從切實有效地解決一個個具體的現實問題開始。不管是大問題小問題,還是老問題新問題,老百姓首先關心的是生存問題、民生問題,然后是享受和發展的問題,要把重視和解決這些現實的問題作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民心工程、基礎工程?!暗妹裥恼叩锰煜隆?,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越得力、越落到實處,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越鼓舞人心,“中國夢”的溫度自然就高起來,熱起來,才會形成人人心情舒暢、人人奮斗創造的氣象。所謂實干興邦,所謂夢想成真,就是要有路線圖和時間表,從解決當前的現實問題開始,從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開始,從解決當前的難題開始,把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與切實解決社會現實問題更加緊密結合,讓每一個中國人看到“中國夢”切切實實為老百姓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將要做什么,需要人民群眾做什么,需要每一個人干什么,讓人們在看到希望中奮斗,讓夢想在照亮現實中成真。
參考文獻:
[1][法]孟德斯鳩著,袁岳譯.論法的精神[M].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10.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水中石.千秋中國夢[N].人民網,2006年12月7日.
[4]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闡述“中國夢”[N].新華時政,2012年11月30日.
[5]中國夢的知行解析——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的學習札記[N].解放軍報,2013年5月21日.
(作者單位:云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