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性國家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當代大學生的專利意識薄弱,缺乏專利戰略意識極大的限制了中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本文根據實地調研情況描述大學生專利意識現狀,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相應地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為相關政府部門政策制定及高校教育體制改革提供參考思路。
關鍵詞 大學生 專利 創新意識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將其作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重要內容,強調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提出,充分表明我們黨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自主創新,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率先發展。
雖然國家對于知識產權進行了必要的法律規定和保護,但是與很多發達以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可能還屬于中下等水平,比如巴西,印度,在創新方面都比我國有更大的優勢。
而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大國,要想真正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對于國民的創新意識具有很大的要求,而作為國家未來的高校大學生,如果創新意識低下,專利意識不足,那么對于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的社會,知識產權是一個國家財富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而這一資源的豐富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高校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對于知識產權意識的高下。據此,我國社會急需創新意識強的發明人才,提高高校學生的專利意識尤為重要。
二、文獻綜述
關于大學生專利意識文獻綜述
1、專利
劉雪晶,高彥君,黃春霞在《談創新教育中大學生專利意識的培養》中指出\"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 專利權(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 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高校專利文獻教學應注意的問題》一文的作者毛勇提出\"專利文獻是一種特殊文獻, 一是技術公開, 二是產權受法律保護。其內容、查找方法等許多方面均與一般的科技文獻有所不同\"。
2、大學生專利申報情況文獻綜述
在不同的國家,因為社會經濟文化背景的不同,高校專利發展情況不一樣,大學生專利申報情況也各有不同。
在國外:英國牛津大學建立科技園來促進專利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科技園作為一個孵化器,為企業解決生產中的技術問題和完善產品開發,而企業向科技園提供部分研發資金,最終實現雙贏。美國實施拜杜法案促進了美國高校專利產業化,極大地推動了美國高校的知識產權工作順利進行。
在國內: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顯示,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6所高校5年中共申請專利4809 項,占全國高校專利申請總數的26.5%,其他大部分高校專利申請很少甚至空白。
如今,我國在大學生專利申報情況方面的調查研究還比較缺乏,關于每年高校專利申報情況的數據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詳細的公布。雖然目前在大學生專利申報方面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研究系統,但由現有的研究成果顯示: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專利申報情況是不佳的。
3、國外研究概述
國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專利在企業經濟中的作用,以及專利轉化為生產力的效能。
Yuandi Wang , S ren Salomo ,Wim Vanhaverbeke等人在《Have Chinese firms learned from their prior technology in-licens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patent citations》論述了中國專利在企業中應用率較低,提出要提高國民的創新意識來實現經濟的高效發展。William J. Mayer , Jacqueline A. Angus , Pauline Mariucci在《A Quick, Systematic Method for Worldwide Patent Awareness》中提到中國專利事業已經取得一定的發展,但是也只是發展了20年,要想真正實現國家的創新發展,必須對于國民將強相關的教育,改革教育方式,完善教育體制。Lui J在《Patenting biotechnology inventions in China》中寫到中國的專利技術發展不均勻,較多的分布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而對于更高規格的發明專利的申請就明顯不足,這也是我國現存的較大問題。
整體來說,國外對于創新,專利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對于大學生的專利意識的研究還是很不足,并沒有找到這方面權威的文章,對于我們來說還是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4、大學生專利意識現狀的文獻綜述
專利意識,是指發明人或設計人對自己發明或設計的產品依法申請登記,請求國家授予《專利證書》以取得專利獨占權,保護自己勞動成果的法律意識。
高永軍、冷樹偉在《論大學生專利意識教育創新》中指出“在大學生專利意識教育中,存在著教育渠道窄、學習內容少、教育手段單一、激勵措施不夠、氛圍營造不濃等問題,造成了大學生專利知識缺乏、創新思路狹窄、研發動力不足、維權意識薄弱,嚴重地影響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p>
綜上所述:目前學界關于大學生專利意識的研究涉及到了多個方面,包括培養大學生專利意識的必要性、提高學生專利意識的重要性,大學生專利意識欠缺的原因等方面。但是總體而言,對大學生專利意識的研究還是不多。雖然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依然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之處:
(1)定量研究樣本較小,不具有推論價值。
(2)缺乏在系統調查基礎之上提出提高大學生專利意識的有效建議。
(3)少有對于學校教育體制存在問題的研究及建議。
(4)少有對學生專利知識來源的調查。
三、大學生專利意識現狀
在我們根據武漢七所重點高校的調研過程中發現當代中國大學生專利意識普遍較弱,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對專利有著敬畏之心,認為專利對于大學生來說遙不可及。很多大學生認為專利是很高端的產品,屬于科學家的專利,針對大學生申請專利,很多人覺得很不可思議。這種想法嚴重的影響了大學生參與專利申請的積極性。
認為專利是理科生才能拿到的東西。很多大學生認為專利是屬于理科生的科研成果,其實創新是沒有專業限制的,文科生也一樣擁有專利并且可以做到最好。
對專利知識了解太少。90%的學生無法明確的說出專利權的內容(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外觀設計專利),對于申請專利的步驟和方法程序更是知之甚少。
專利權擁有者數量太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中國大學生的專利權擁有者比例不足2%,即100人里有兩個人擁有專利權,這相對于美國大學生平均一人擁有兩項專利來說,差距太大。
申請專利動機過于功利,急于求成。調查過程中發現極個別學生擁有專利權,都是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當問到他們當初申請專利的動機和目的時,他們都表示是因為學校里有獎勵,或者是對于自己考研有幫助。
四、大學生專利意識薄弱原因分析
1、大學生知識產權相關知識薄弱。
當代中國大學生獲取專利以及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的渠道太窄,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部分大學開展的包括選修課和知識講座等方式來促進知識產權知識的傳播,但是大多流于表面,并且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無味。同時又是學生自愿參加,使得學生參與人數較少,受眾面少,積極性不高。
2、社會及政府重視度不夠。
當前整個社會都忽視了大學生群體的創造性和創新性,雖然有相關的大型創新賽事如創新杯,挑戰杯等,這些賽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學生對于創新的重視程度,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這種影響力還是太少,并且當前存在的專利欺詐行為較多,大學生出于保護自己的心態而放棄專利申請的也不在少數。
3、高校的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當前高校教育大多為應試教育,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但是對于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則略顯不足,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國家需要的不再是應試教育人才,而是創新人才,實踐型人才。當前大學的教育體系還停留在專業知識的層面,對于提高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課程還不夠重視,某些高校雖然有知識產權的選修課,但是對于大學生整體的創新能力的提高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4、專利事務所信用度較低且價格太高
專利事務所的發展很大程度上給大學生專利申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時專利事務所很大程度上也扮演了知識產權知識的傳播者和大學生專利意識的教育者。
但是當前很大的問題是,專利事務所以營利為目的,一般申請專利的價格很高,超出了學生的支付范圍,并且隨著專利事務所的逐漸壯大和增多,并且因為法律體系的不完善,以及監管部門工作存在漏洞等原因,很多專利事務所是皮包公司,打著專利申請,創新教育的幌子進行詐騙行為,且目標大多為剛剛接觸到專利知識,防范意識較為薄弱的大學生。這就造成專利事務所的信任度降低,對于正規的專利事務所以及有申請專利想法的大學生都是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五、提高大學生專利意識相關對策
1、拓寬大學生獲取專利知識的渠道
在高校里,應充分利用新舊媒體包括微博,微信,公共平臺,新聞,宣傳板等手段,對大學生進行專利以及知識產權基礎知識的普及和教育,擴大專利知識宣傳的受眾面,提高大學生了解專利,申請專利的積極性。發揮榜樣的作用,樹立榜樣形象,邀請本校申請過專利的優秀學子進行經驗交流,用交流會的方式提高聽眾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將專利申請拉下“神壇”。
2、改革和完善高校教育體制
曾有調查說明中國1000多所高校以及科研事業單位一年的發明專利權申請數量,只相當于微軟、IBM等1個公司的專利擁有量。面對如此大的差距,改變之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促進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成為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3、促進高校內部學生專利服務機構的建設和完善
設立專門的學生專利服務機構,給予大學生一個可信賴的自家人的專利事務所,指導和幫助大學生申請專利,這樣大學生在申請專利的過程中不再是孤軍奮戰,也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申請專利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時學校可以作為專利申請的指導者參與學生的項目申請,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
4、加強政府的重視度和對專利市場的監督和調節。
雖然當前有些地方政府擁有相關政策對大學生專利申請表示支持和幫助,但大多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的對大學生專利申請起到刺激和促進作用,并且宣傳力度不夠,很多學生甚至不知道用獎勵政策的存在。所以針對政府來說,對于大學生專利申請給予相應的獎勵政策就是很大的幫助,同時要做好宣傳,做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高永軍,冷樹偉.論大學生專利意識教育[J].創新中國高校科技2013,04,(4):17-19.
[2]劉雪晶 ,高彥君,黃春霞.談創新教育中大學生專利意識的培養河北農業科學[J].2010, 14,(7):141 -142.
[3]黃璐,徐琰,肖家嵩.江西在校大學生專利申報與授權現狀調查產業與科技論壇[J].2013 ,12 ,(7):23-27.
[4]毛勇.高校專利文獻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情報雜志,2013,(3):46-49.
[5]王勝利,李琰峰.論大學生專利意識的提升策略[J].大家348 ,2012,(3):46-49.
[6]陳伯云,漆晗東,李國平,李新平.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大學生專利創新能力[J].經濟師6, 2004,(6):13-15.
[7]張懿,魏海峰.面向行業特色的大學生專利創新能力發展路徑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06,(28):24-29.
[8]李忠華.大學生專利意識培養的必要性[J].煤炭高等教育,1996,(3):04-09.
[9]Yuandi Wang , S?ren Salomo ,Wim Vanhaverbeke.Have Chinese firms learned from their prior technology in-licens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patent citations[M].2013,(3):24-29.
[10] Lui J.Patenting biotechnology inventions in China[J].Nature Biotechnology, 2001, Vol.19,(1):83-4.
[11]William J.Mayer,Jacqueline A,Angus,Pauline Mariucci.A Quick, Systematic Method for Worldwide Patent Awareness[J]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1976, Vol.16.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