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波動、樓市低迷,撤離出的資金面臨無處投資的困境。
“資產配置荒”給投資者最直觀的感受是,信托公司發行產品越來越少,收益率越來越低。而目前這一現象并沒有結束的痕跡,多位信托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從信托集合理財產品來看,收益率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目前維持在8%左右。伴隨著市場利率化的深入以及寬松貨幣政策的持續,收益率下降已成趨勢。
“這次‘資產配置荒’發生迅速,多數信托公司目前沒有具體有效的應對舉措。”北京地區一位信托工作人員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資產配置荒”蔓延
自A股暴跌以來,出逃資金無處安置,紛紛涌向信托產品、銀行理財、公司債以及互聯網金融領域。另一方面,宏觀經濟下行、寬松貨幣政策邊際效應遞減,釋放的資金很少能回流到實體經濟,優質資產端較以往風控成本增加,今年8月之后,資產配置愈演愈烈。
對市場資金反應靈敏的信托可謂首當其沖,Wind資訊數據顯示,10月份56家信托公司共計成立160款信托產品,其中131款產品公布了成立規模,產品總成立規模為235.67億元,環比9月下降55%。同比來看,去年同期成立了581只集合信托產品,募集規模約為631.25億元,今年10月份產品成立數量和規模分別減少了76.25%和66.06%。
這一現象到了11月仍未能好轉。據普益財富統計,10月31日~11月6日,共16家信托公司成立了34款集合信托產品,環比下降17%;產品成立總規模為57.12億元,環比下降45%。
與此同時,信托產品收益率隨之下降。10月份共有127款產品公布了預期收益率,平均預期收益率為8.25%,與9月份相比下降1.08%。
“目前集合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維持在8%左右,較去年有所下降。”用益信托網研究員帥國讓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資產配置荒”短時間內很難有明顯好轉。未來能否有所緩解取決于股市的走勢與國家宏觀政策的雙重刺激。
此外,因監管層加大了對場外配資清理的推進,此前占據證券類產品相當規模的傘形信托目前已經清理結束,受此影響,證券類信托產品整體存量銳減。
用益信托的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10月份各信托公司共成立18款證券類集合信托產品,募集資金14.04億元,環比今年9月份成立的26款產品,以及募集的28.04億元資金,呈現大幅下滑現象。
中建設信托分析認為,隨著“資產荒”不斷蔓延,未來可供信托投資的優質項目將越來越少,資產配置面臨瓶頸必然導致信托收益下降。未來隨著利率等資本要素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信托產品的風險收益匹配將日趨合理,信托收益會逐漸回歸正常水平。
暫無有效應對辦法
資金端利率下行速度明顯落后于資產端,加之,由于信貸替換效應導致優質客戶融資成本逐漸下降,信托業盈利空間加速收窄。
“信托產品收益已經不能和上半年相比,‘資產荒’蔓延迅速,多數信托公司和我們一樣,應該暫時還沒有具體的應對舉措。”一位信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經濟形勢不明朗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風控趨嚴,有意縮減了產品規模。
帥國讓指出,當前銀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信托公司的項目營銷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狀態,短時期也難以快速、顯著地提升信托產品供給。
以證券類為主導的傳統業務漸漸難以為繼,信托公司尋求風險和收益最佳匹配的資產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尋求海外優質資產成為很多信托公司的最佳選擇。
信托公司通過創造多元化的產品布局和融資渠道,為客戶提供海外資產配置及海外融資安排,以QDII最為常見。百瑞信托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各類特色信托業務中,私募基金合作、QDII業務占比持續增長。
“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不斷寬松,國內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大,信托公司海外業務市場空間巨大。”上述信托人士表示。
此外,信用背書較強的政府平臺項目再次獲得信托公司的青睞。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發行信托產品中,投向為基礎建設的產品比重進一步上升。民生證券固定收益組負責人李奇霖建議投資者,PPP項目投資價值相對較高,對盈利能力較差的項目則需慎重。
“傳統業務開展的難度加大,是信托公司實現轉型的機遇,應順應市場需求,積極加大產品開發和供應的力度。”帥國讓指出,除了在繼續深耕傳統投資領域之外,信托應當積極尋求包括PE投資、定向增發、并購重組、新三板投資、量化對沖等嫁接資本市場的合作契機,謀求新的發展。
P2P亦受波及
不僅是信托產品,目前包括銀行理財、互聯網“寶寶”類產品、P2P網貸在內理財產品收益均在下滑。
當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超過5%已難再見。而余額寶11月13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下滑到2.8%,而兩年前這一數據曾高達6%。
此外,一直以高收益吸引投資者的P2P網貸也面臨標的“供不應求”現象。“幾百萬的投資標的幾乎就被‘秒殺’,不愿意資金站崗就要時刻關注P2P公司發標情況。”一位投資者表示。
而另一方面,P2P平臺也主動或被動地調整了年化收益率。據網貸之家聯合盈燦咨詢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10月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額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但網貸平臺平均年化收益率卻創下歷史新低,僅為12.38%。而2013年、2014年則分別為21.25%、17.86%。
珠寶貸副總裁李敬姿表示,國內經濟寒冬下,其公司同樣面臨優質資產端較以往風控成本增加的問題。“我們主動下調了借款人的借貸成本,相應產品收益率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目前平均收益率在12.6%左右。”
信融財富副總裁張新波也表示,隨著平臺數量增加,資金端日益壯大,優質資產缺乏的情況將愈發凸顯。“年底是借貸市場的風險高發期,風控將更加嚴格。”
對于此次“資產配置荒”會持續多久,多數受訪機構表示,只有實體經濟企穩,“資產荒”才能緩解,而這一周期或將持續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