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間,距離“私募一哥”徐翔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已過半月,這一事件的影響還在持續蔓延。
澤熙旗下共有5只產品存續,都成立于2010年。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10月29日,這5只產品成立以來的平均收益為1930%,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也高達303.56%。收益最高的澤熙3期,在5年之間收益率達到3856%。
先前媒體曝出的涉及澤熙發行的存續信托產品共有4家信托公司,經《投資者報》記者向公司核實獲悉,實際牽扯只有華潤信托和山東信托,中融信托和重慶信托則表示并不存在和澤熙有關的存續信托產品。
徐翔被捕,徐翔管理的產品何去何從成了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而從記者的走訪來看,澤熙的產品如何處理,業內也很難形成統一意見。
華潤信托客戶可以贖回
徐翔被帶走,這些私募產品交易賬戶會否被凍結?
電話核實發行產品真偽之后,截至記者發稿前,《投資者報》記者尚未收到山東信托對有關產品情況的回復。
據此前媒體報道,華潤深國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托管的3只產品賬戶尚未凍結,客戶仍可以贖回,但不會再有新的交易,后續處理仍有待時日,最終結果可能就是清算。
華潤信托人士也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產品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合同約定執行。而截至發稿前,華潤信托亦未回復新的進展情況。
存續產品如何處理仍是謎
存續產品到底如何處理?在記者的走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情況都未可知,有的也只是猜測。
作為收益率常常排名第一的私募基金經理、澤熙掌舵人、前寧波“漲停敢死隊”總舵主,徐翔的操盤技術與業內影響力已無須贅述,但依照公安部消息稱,徐翔等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信息,因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其行為涉嫌違法犯罪而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所以,牽涉到具體的信托產品的投資人和收益,則很難定性。
“基金經理因非法交易被捕,其管理的產品還需要看監管層如何界定處理,國內并沒有明確相關處理規定。”日前,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燕娛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說。
來自深圳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總監也對《投資者報》記者說:“現在沒定論,產品肯定會有影響,包括投資者的定性,與徐翔的關聯度和其他影響,畢竟如果罪名成立,這錢相當于拿去犯罪。”
對此,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豫向本報記者表示,信托產品中存在因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獲取的非法收益的可能性。具體怎么處理還要看監管當局如何就具體情況處理,國內并沒有明確相關規定。
他提出三種可能途徑:一是只針對徐翔個人因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獲得的非法所得進行懲處,不對相關產品進行懲罰,美國有過類似的情況;二是除對個人處罰,并對徐翔因管理產品所獲的浮動管理費等收入進行處罰,沒收所得并處以相關罰金,但不波及基金持有人利益;三是追根到底,因徐翔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為其管理的產品獲取巨額收益,份額持有人是最直接的受益人,可能會追加到基金份額持有人,并沒收相關所得。但是這樣做會存在一定障礙,即隨著產品開放日的申購、贖回,基金的份額持有人是動態變化的,可能不太容易追溯到歷史的份額持有人。同時,基金現有的或新進的持有人可能并沒有因基金管理人的非法交易獲益。因此不太好界定份額持有人。
持有人利益如何維護?
因徐翔被捕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在持續發酵。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股票市場的波動性和特殊性,澤熙的產品以往在市場獲益頗豐,與其他失利、虧損清算的產品略有區別,且此前徐翔的產品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而像澤熙這樣長期賺錢的證券大戶對機構來說更是求之不得。
在不考慮投資者是否有與徐翔的關聯因素的情況下,對購買了相關信托計劃的合格投資者來說,維護自己的利益當下唯一可靠的便是手持的信托合同,即法律文書。
雪球的一位機構注冊用戶“彌達斯”稱,拿到了一份澤熙三期的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合同,并通過分析提出對合同條款的諸多疑問。
例如信托作為信托計劃受托人,對于投資顧問澤熙提供的投資建議品種開展的風險審核,是實質審核還是形式審核?合法合規性如何界定?
又如當投資顧問涉嫌違法違規時,對信托資產處置和持有人權益的約定條款、受托人此時的義務約定并未約定。
據“彌達斯”表述,在信托合同之外,信托公司和投資顧問之間一般也會簽署《協議》,并約定如果本協議中任何一方違背本協議項下之義務或因其自身的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而使其他方在本協議項下的權利不能實現或遭受損失時,違約方應給予賠償,只是對于如何賠償沒有約定。
有合同看合同,有約定按約定,但是截至發稿前,記者并未獲得產品合同。對此,北京一位律師告訴記者,假如“彌達斯”所言澤熙合同存有瑕疵的事項為真,對于合同沒有規定的事項可以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等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合格投資者則可通過起訴合同的簽署方來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