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1月9日~11月13日)周四,A股跌0.48%,六連陽后被終結。受外圍普遍下跌的影響,周五A股震蕩回踩,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股指整固進入第四天,變盤節點已經出現,調整跡象較為明顯。
有觀點認為,成交量的分化顯示目前依然是存量資金博弈的狀態,指數仍可反彈,但風格將逐步轉化,權重股分化難免,題材股或將再次起航。
興業證券分析市場認為,行情的主邏輯依然完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非常積極,內政外交的亮點頗多,“國家牛市”的預期再次趨于強烈,這段中級行情在深秋之后還將延續。
多數券商表示,市場情緒是重要的市場特征,在本輪行情中更是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可預見的基本面和政策面來看,市場雖處于震蕩回調的過程中,然而從中長期來看,市場向好趨勢未改,回調幅度不會太大,震蕩上行仍是主基調。
同時,也有券商表示,綜合考慮CPI和PPI,通縮壓力加大,貨幣政策放松繼續,降準降息仍有空間。
開源證券和華鑫證券提示,目前A股的反彈已經進入阻力區,短期面臨一定回調壓力。
策略師看盤:
中原證券:緩步震蕩上揚可能性較大
中原證券表示,上證綜指在有效突破年線之后,權重股整體功成身退,短線呈現滯漲的態勢。各類題材股的輪番走強,再度激發了市場各方進場做多的熱情。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兩市股指緩步震蕩上揚的可能性較大。上證綜指短線繼續圍繞年線震蕩整固的可能性較大,創業板市場繼續震蕩上揚、挑戰新高的可能性較大。
自11月4日開始,上證綜指經過連續4天的大幅上揚之后,已基本消化了IPO重啟等政策措施。由于近期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依然較為低迷,無法支撐權重股的持續上揚,以銀行、保險為代表的權重股整體表現較為低迷,拖累了主板市場持續上揚的步伐。與此同時,隨著主板權重股的沖高回落,以中小創為代表的各類題材板塊再度活躍起來,成為主導大盤上漲的中堅力量。全息技術、基因測序、大數據以及手游概念等板塊輪番領漲,市場熱點依然精彩紛呈。另外,部分次新股來年高送轉的預期也吸引了部分資金積極進場炒作。
英大證券:A股仍將震蕩上行
英大證券表示,連續暴漲后,上方巨量套牢盤對股指構成重壓,短期震蕩會加劇,短期面臨一定的回調壓力。本次新股發行體制再改革下的IPO重啟的最大亮點在于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這就意味著打新不需要抽走市場資金,對市場的沖擊將會減少。同時這次新股重啟,管理層適度控制了發行節奏,兩周10家的規模還是有所節制的。對于四季度的行情依舊維持之前的看法,震蕩上行仍舊是主基調,支撐本輪反彈行情的核心邏輯沒有發生變化,風險偏好修復,兩融余額自10月初以來持續回暖;IPO雖然重啟但預計管理層會控制發行的節奏;貨幣政策依舊寬松(無風險利率下行);大盤藍籌股的估值已經接近歷史低位。
西南證券:市場博弈 震蕩前行
西南證券表示,市場博弈,震蕩前行。IPO尚未重啟、基金倉位較高、融資余額創近兩個半月新高,市場在股票供給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仍然是以存量資金為主、增量資金為輔的博弈格局,目前反彈已接近七八月份震蕩區間中樞,繼續上行壓力較大,短期注意回調風險。市場若繼續上漲,未來需要注意兩個導致較大幅度回調的風險點:12月美聯儲可能加息導致新興市場動蕩;明年大小非解禁后的拋售潮。建議適當控制倉位、回調時買入,繼續關注國企改革主題,行業方面關注核電、智慧城市、環保板塊。
在經歷全面清理整頓之后,金融監管體系或面臨整合,中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已提上議事日程。金融混業預期對銀行、證券、保險形成利好。
華鑫證券:A股反彈已進入阻力區
華鑫證券表示,目前A股的反彈已經進入阻力區是顯而易見的,目前的反彈勢頭還沒有終結也是比較清晰的。前期分析提示,A股的反彈進入12月后可能會受到美元加息預期再次升溫、機構投資者年終結賬與企業投資者年終贖回,以及年終利率翹尾等諸多因素的侵擾,近期債券市場出現回吐效應,顯示年終因素對市場存量資金的擾動已經開始顯現。因此,對于10月份以來A股的階段性反彈,在之前“且行且珍惜”的建議之后,后階段的策略建議是“且行且謹慎”。在投資主題和標的選擇方面,繼續建議聚焦歲末年初階段永恒的熱點:高含權的小盤次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