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國著名哲學家,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話》中對紳士教育體系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雖然洛克的教育思想帶有明顯的資產階級功利主義傾向,但是他在《教育漫話》中所提出的許多教育理念對于當代中國教育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本文從紳士教育提出的背景、紳士教育培養的目標、紳士教育的內容、紳士教育的方法及紳士教育理念帶給我們的啟迪五方面梳理了洛克在《教育漫話》中對紳士教育體系的內容闡述,以期加深對洛克教育思想的理解,并引發對當代中國教育的思考。
【關鍵詞】洛克 "《教育漫話》 "紳士教育
【中圖分類號】I106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1-0001-04
一 紳士教育提出的背景
任何一個階級或任何一個政黨,發展教育、興辦學校的目的一定是為了本階級或本政黨服務的。新興資產階級當然也不例外。17世紀到18世紀是英國社會流動性最大的階段,轉型時期出現頻繁的社會流動,受社會因素、個人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社會分層體系發生變化,開放的社會階層為個人改變社會地位提供了流動機會,人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據自身的能力和財富重新選擇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通過多種途徑實現向上流社會流動。此時,英國社會出現了一個與資本主義有密切關系的新貴族階層。人文主義教育家們希望學生通過學習古典文化知識,學習如何使用貴族的語言,模仿貴族的衣著方式,培養美的意識、價值觀和風度等打造新貴族階層,使其具備貴族氣質。此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強烈要求教育能夠用創新且貼近現實普通生活的教育方法培養出經驗豐富的實業家紳士。在洛克之前,卡斯蒂格朗、蒙田、培根等人就表述過紳士教育思想。蒙田就明確提出:“我們要培養的恰恰不是語法學家或邏輯學家,而是一位紳士。”蒙田認為,一名年輕紳士的誕生除了需要習得傳統意義上的知識,還應通過生活和行動來了解世界。
因此紳士教育觀念的提出與其所處的大時代背景是緊密相連的。而洛克能在《教育漫話》中對紳士教育理論做出系統的闡述,進一步完善紳士教育觀的理論體系,這與洛克的個人經歷是分不開的。洛克曾以家庭教師的身份先后在教導沙夫茨別利伯爵及愛德華·葛拉克紳士兩家子女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教育經驗,《教育漫話》就是在洛克與兩個家庭溝通書信的基礎上得來的,洛克施教的對象是資產階級權力集團的孩子,因此《教育漫話》中的經驗和書信體現的正是這一階級對于孩子發展期許的方向,這些實踐經驗也進一步促使洛克提出和完善紳士教育體系。
二 紳士教育培養的目標
《教育漫話》在洛克自己的定義中“只是針對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各種目標,以及一位紳士的兒子的教育所發表的一般意見”。他在《教育漫話》中所闡述的紳士教育理念所追求的培養目標既非教士,亦非未來的學者,而是經驗豐富的實干家和優秀公民。紳士教育意在讓受教育者擺脫狂妄自大、愚昧無知、無規無矩等陋習,進一步培養其成為具有強健的體魄及美德,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的優秀公民,使他們成為對資產階級革命建設事業有用的人才。
紳士不是百科全書式的人,因而沒有必要熟悉一切科學的對象。比起培養專屬領域的集大成者,洛克所認為的教育的終極目的不過是培養一個優雅的人。洛克所要培養的紳士,除要有基本的科學知識技能外,還必須具備健康的體魄、德行、智慧和禮儀。他們不管作為一個私人,還是作為國家統治的參與者,都必定掌握了關于人的知識。他們身體強健、德才兼備,外可御敵、內可安邦。在洛克的心目中,似乎這樣的紳士才能成為自由民主社會的真正守護神,這種人才能頂起執政者職責重大的皇冠。
三 紳士教育的教育內容
1.健康教育
洛克在《教育漫話》中將健康教育置于首位,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卻著重強調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洛克認為紳士必須要有健康的體魄,這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這是對于人世幸福的一種簡單而充分的描繪。”在健康教育方面,洛克一再強調反對溺愛,注重培養孩子養成一種清教徒式的簡樸生活習慣,注重身體的磨煉,以此來造就強健的體魄。他認為兒童年齡越小,就越要有所節制;兒童越缺乏理性,就越應當受到管教者絕對權力的約束。好的習慣一旦從小養成,對于孩子的終身發展是十分有利的。洛克在書中從習慣培養、鍛煉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簡單直接的原則,甚至有些原則在現在看來還有些殘酷,如提到一條:腳要習慣于冷水并常常與水保持接觸。要想把書中提到的這些資產階級的“少主人”培養成合格的紳士,成為資產階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此鍛煉而來的強健體魄是必須具備的資格和稱職條件。
2.德行教育
“讀書、寫字和學問,我也認為是必需的,但卻不應成為首要的事物。我想,如果有人竟然不把一個有德行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遠比一個大學者更為可貴,你也會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家伙。”從以上《教育漫話》的摘錄中,我們不難發現洛克將德行看得比學問更重要。
在德行教育中,洛克強調“精神教育”的重要性。“正如身體的強壯在于吃苦耐勞,精神的強壯同樣在于吃苦耐勞。一切德行和價值的偉大原則和基礎便在于:雖然欲望傾向于一個方向,一個人卻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夠不顧自己的愛好而純粹順從理性所認為最好的指導。”洛克強調資產階級的“少主人”應當在吃苦耐勞的過程中培養堅忍、克制、理性的精神。在這樣的教導和培養下,這些資產階級的“少主人”才能成為掌權者所希望的,他們本階級所需要的紳士集團。
洛克在德行教育中還十分注重對孩子良善品質的培養,如仁慈、慷慨大方、處事公正、誠實等。洛克認為孩子以作惡為樂,是一種后天習得的性情,是一種從習俗和交往中得來的習慣。以往歷史上談的戰爭與殺戮,賦予征服者(殺戮者)榮耀是非常錯誤的,而保存整個人類是人人應盡的責任。所以洛克強調要培養兒童的人道主義精神。“使得他們對于下級的人,卑賤的人,尤其是仆人,言談舉止都要習于以禮相待。”洛克還極力譴責撒謊,認為撒謊不僅是一種極壞的品質,是許許多多惡德的根源和庇護者,還是遮掩任何不良行為的一種極簡便的方法。此外,在德行教育中,洛克提出教師和家長的德行作為榜樣存在是十分重要的。
3.知識與技能教育
洛克指出:一個人要想做好任何事情,一次就不可學得太多。學生絕不可把學習當作工作或任務。我們之所以對某些事情感到厭惡,原因只是別人把那些事情強加給了我們。此外,洛克還說明了學習地理、算數、天文、幾何、年代學、歷史、倫理學、法律、文體、自然哲學等學科的最佳順序和時機。在提高學生閱讀、寫字、圖畫、速記各項能力方面,洛克也給予了許多方法和建議。洛克還對教師提出了一些建議,指出教師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4.家庭教育
“白板說”強調人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為避免白紙在一開始就在家庭生活中被畫上污跡,保證資產階級紳士教育的純正性和高貴性,洛克便提倡和支持家庭教育優于學校教育的觀點。洛克所處時期英國學校教育環境并不好,這讓洛克看到了學校教育的許多弊端。“我相信,凡是請得起家庭教師的人,可以借此使他的兒子學到更優雅的舉止,更加剛毅的思想,同時還能學到什么是有價值的,什么是合適的,而且知識能掌握得更透徹,成長也更為迅速。關于這一點,我并不責怪學校里的老師,也并不認為他能做到。”總體來說,洛克生活時期的家庭教師的素質遠比學校教師素質高,這也和當時社會對學校教育的重視程度有關。
5.細節教育
《教育漫話》在對“如何立規矩”“如何對待子女的各種要求”“如何糾正好玩的毛病”等的論述中都注入了點點滴滴的細節教育。對于細節教育,洛克稱“以上這些,是我所想到的教育一個年輕紳士的一般辦法。雖然我覺得,這些方法會對兒童的整體教育發生一些影響,但我并不認為,它已包含了所有的具體細節,可以滿足各個年齡階段和不同性格的兒童的教育方法”。這也體現了洛克在細節教育中因材施教、尊重兒童個體差異性等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四 紳士教育的教育方法
1.確立榜樣
在孩子面前樹立起你要他們做或你要他們避免的事情的榜樣,并請他們就這些榜樣的美或丑發表一些自己的評論。那么這樣的榜樣比任何說教都具有更大的力量,去吸引或阻止他們去模仿。
2.獎勵與懲罰
獎勵與懲罰是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洛克也不例外。但是洛克不主張物質獎勵與體罰。洛克認為人類雖然有貪圖享受和避免痛苦的本性,但是采用物質獎勵或體罰兒童是有弊端的。因為采取物質獎勵去討得孩子的歡心,等于縱容孩子在物質上的奢欲,因而難以培養孩子自我克制的優良品格。同樣,隨意體罰兒童也是不可取的。洛克認為體罰是一種奴隸式的管教,所造就的也是奴隸式的脾氣。洛克重視的是名譽上的獎勵與懲罰。他認為,兒童對于名譽是極敏感的,兒童一旦具備一定的名譽感后,尊重與羞辱對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種刺激。在使用精神獎勵與懲罰時,要注意“隱惡揚善”,即斥責要在私底下進行,贊揚則宜公開進行,以擴大獎勵意義。
3.說理
洛克認為任何應守的德行和應戒的過失都可以用說理來進行教導,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說的理應與受教育者的年歲相適合。不可對兒童進行長篇大論的說教和富有哲學意味的辯難。說理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明白通暢,要考慮兒童的年齡、性情和喜好,唐僧式喋喋不休的說理方式反而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反而成為教育者情緒宣泄的工具。
五 紳士教育的啟迪
雖然在特定的時代和階級背景下,洛克所倡導的紳士教育有許多的局限性。比如它是專為資產階級貴族子弟設計的,對于窮人子弟視而不見。有意思的是,洛克所強調的“人道主義”從某種層面上講,在建立的本質和根基上反而是與真正意義上的人道主義精神相矛盾的,其終究還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重要思想武器。在教育途徑上,洛克認為紳士教育最好通過家庭教育來實現,對學校教育持有否定態度,觀點顯得略為片面化。在教育的作用上,洛克沒有認識到教育與環境、教育與遺傳之間的辯證關系,更沒有認識到教育受經濟和政治的制約,具有教育萬能論傾向。但是,《教育漫話》中所描述的紳士教育體系對于當代中國教育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幫助我們從宏觀角度重新審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洛克的紳士教育理念對于當代歐美公民教育具有很大的影響,其從宏觀的角度建立了社會發展與穩定和教育之間的聯系,具有一種主人翁的公民意識蘊含其中。反觀中國當代教育,教育目的的落腳點往往小家子氣十足,甚至帶有明顯的功利化傾向。接受良好教育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找個好工作,于個人價值的實現、社會發展的意義著眼少之又少。如此小家子氣地審視教育態度投射出中國社會對于教育目的和作用認識上的不足,而洛克的紳士教育理念提醒我們要意識到這樣的不足,審視這樣的不足,改進這樣的不足。
2.其崇尚德行教育的路線對獨有的中國式情理社會的啟迪
現代中國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社會代代相傳有一種特有的人文情理蘊含其中。這些情理很多時候比法律更能約束和管理我們的行為。比如你大姨媽的三姑婆問你借1000塊錢,法律更傾向于指導你讓她打借條,但是正因為她是你大姨媽的三姑婆,所以中國社會的情理告訴你不好意思讓她給你打借條,而中國社會很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會傾向于選擇后者。這種法律與情理對撞的現象是中國社會特有的,在張藝謀執導的影片《秋菊打官司》中很突出地描繪了這樣的矛盾。而洛克在紳士教育體系中所推崇的德行教育啟示著我們可以將更多的德行情理教育內容納入到中國當代教育的體系中,將它規范化、條理化地進行疏導,這對我們法治社會輔之以情治十分有利,也是對中國社會獨有的社會評判標準矛盾的一種調和。
3.關注健康教育,塑造孩子強健的體魄
洛克在《教育漫話》中闡述的紳士教育體系中十分關注健康教育,認為擁有健康的體魄是一切教育的根基。而中國當代教育也呈現越來越重視健康教育的趨勢,在已有的帶有應試教育的機制中將體育項目納入考核內容(如中學升學考試附加體育項目),這也可以說是社會重視健康教育的一種舉措,只是其中多少帶有應試體制的無奈。人的漫長一生可比做一場馬拉松跑,開始領跑的選手并不一定是最終的勝利者,誰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甜的人。擁有強健的體魄,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孩子才擁有了后發制人的最基礎條件之一。
4.關注孩子個體差異,因時因人采用合理教育手段
洛克在細節教育中滲透著尊重孩子個體差異的理念,他認為自己提出的各種教育途徑和方法并不是適用于每一位受教育者,具體的教育措施要教育者在實際教育環節中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特點和當時情境中的教育契機靈活安排,這也是體現教育者教育智慧的最佳時機,也對中國教育集體教學一個路子的教育現狀提出了質疑。但是中國教育的這一現狀和我國的人口、經濟、政治體制等多種因素相關,想要在這一點上有所突破阻礙重重,但是意識到問題所在才能逐步完善。而日漸興起的多樣化的集體教學模式也正是對于這樣的教學現狀的有力還擊,是對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育現實存在的矛盾的調和嘗試。
參考文獻
[1]〔英〕約翰·洛克.教育漫話(傅任敢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謝桂新.洛克的《教育漫話》與漫話教育[J].教育評論,2014(7):147~149
[3]謝郁.洛克的教育思想探微[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9):175
[4]李廷軍.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及其教育思想[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3):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