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種因素導致技工院校電子專業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學習成績不甚理想。為了利用現有資源培養出合格的電子專業復合型技能人才,除了在專業設置上下大力氣外,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更是燃眉之急。在這種情況下一體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本文選取了教學中的實際案例,從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分析與設定、教學場地的選擇和改造、項目任務的實施與評價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電子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模式""工學結合""電子專業""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1-0056-02
技工院校電子專業是一個成熟、傳統的專業。說其成熟是因為它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專屬體系和多類分支;說其傳統則是因為它是老專業之一,以至于在技工院校中想到電子專業就能想到工廠的流水線、防塵服和靜電手套等。
在電子專業沒有得到新興專業繼承和發展的窘境下,學校招生規模逐年下降,生源質量更是無法保障。為了利用現有資源培養出合格的電子專業技能人才,除了在專業設置上下大力氣外,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更是燃眉之急。通過新式教學方法,消除學生被動甚至抵制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成為一名復合型技術人才。在這種情況下,一體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一體化教學模式是職業教育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它整理融會教學環節,采用以項目為載體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把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在實施中,學生接受項目任務,在完成過程中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實際運用,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及時消化吸收。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學中做、做中學”。這種模式能使學生的興趣得到很大調動,讓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教師也從“填鴨式”教學轉為引導和輔助教學。它與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的模式相匹配,因此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教學方法。
筆者在工作中承擔了電子專業相關課程一體化改革和教學工作,下面以電子專業基礎課程模擬電子技術為例,淺談技工院校電子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教學目標
在技工職業類教育中從事一門專業課程的教學,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針對模擬電子技術這門課而言,知識目標可以概括為:(1)理解電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識;(2)掌握電路概念、過程和模型的分析方法。能力目標為:(1)使學生具有項目引導下的自我學習能力;(2)使學生具有正確識別和使用元器件的能力;(3)使學生具有識讀和分析電路的能力;(4)使學生具有裝接電路和調試電路的能力;(5)使學生具有根據儀器儀表指示和參數分析排除故障的能力;(6)使學生具有簡單模擬電路設計的能力。情感目標為:(1)興趣第一,通過具體案例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樹立學習自信心;(2)角色轉變,通過一體化情境設置,創造現實的虛擬境態,使學生進入未來;(3)與時俱進,通過一體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知識不“落伍”;(4)自我提高,通過過程設計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
二"教材內容分析與設定
目前我們選用的是21世紀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電工電子類規劃教材《模擬電子技術(第三版)》。該教材的主要特點是理論講解細致,具有相當的深度和廣度,在理論知識講解中可作為教材;但其知識點較多且分散,在實際應用時不方便,實訓中可作為參考用書。
該教材包含了常用半導體器件、放大電路、集成運放、反饋電路、振蕩電路、功放電路、直流穩壓電源等內容。為了教學的實用性、便利性,最終也是為了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對這門課進行了課程整體設計。課程設計的思路和理念是以項目教學法開展課程教學,實現一體化教學,突出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設計后的內容包括“半導體二極管及其應用”等8個大項目和“二極管的測量”等15個子任務。它有效解決了原課本中知識點分散、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的問題,采用了項目整合方法,內容精煉、通俗易懂,為項目化教學提供必需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
三"教學場地的選擇和改造
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進對場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再局限于某一教室,而是來回使用多媒體教室、電子實驗室、電子實訓室等場地。這樣,不僅提高了場地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契合了新教學法的需要,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另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自行設計改造一體化教室,并配置多種教學設施和儀器。
四"項目任務的實施與評價
整個教學過程以項目任務學習為主線,連貫情境模擬、觸、思、學、做、創、評等環節,最終達到學習目標。為此我們還制訂了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體現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本次我選取了“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作為課程設計內容。教學過程的設計包括情境模擬、觸、思、學、做、創、評七個環節。
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會吸引學生的注意,所以第一環節我采用了情境模擬,引用生活中常見的電壓變化作為切入點:電壓的變化會造成負載工作不穩定,嚴重時會燒毀負載,同學們是否能設計出一個電壓超限報警電路,以便電壓出現問題時及時采取措施。
情境引入后,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觀看了教師的現場演示,隨著電位器的旋動輸出端LED出現閃爍不定的現象,進一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在演示完畢后,把電路板交由小組進行觀察研究,此為“觸”。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會主動思考問題,比如我看到了什么現象,老師這個電路是怎么實現的等,學生會帶著疑問認真聽取教師的課堂講授并積極主動采取查找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進一步實現自己的目標。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小組成員間的討論會促進項目的進展,并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此為“思”。
有了之前的基礎夯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找到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比如:其中的LM358集成塊是做什么的。這就是運算放大器的運用,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注意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將“要我學”慢慢變成“我要學”。此為“學”。
這一階段基礎進一步夯實,電路原理圖也已理解,是時候實現自己的愿望了。電路元器件識別與檢測、電路裝配圖繪制、裝配順序和工藝要求確定、電路安裝與調試等過程循序漸進。此為“做”。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應回到之前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分析。教師的及時指導和反饋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引導的作用進一步體現,即“做中學”“學中做”。小組成員間角色的定位和明確的分工對整個項目有著積極的作用,井然有序的協作會事半功倍,學生間的團結協作等團隊意識也會得到鞏固。整個項目進行中,要遵循“5S”管理規范,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教師此時要發揮引導員的作用,豐富教學層次和內涵,使學生的主人翁主體意識得到體現,“同學們是否可以改變電壓報警范圍”“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改變報警燈的閃爍頻率呢?”問題的拋出會讓大家的目標個性化,每個同學都希望自己的參數值與眾不同,這也契合了技工院校學生的心理。此為“創”。
項目已經到了尾聲,該“評”了,因此評價體系尤為重要。一個好的評價體系應該內容多元化、方式多元化、主體多元化、結果人性化,使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得以實現,契合當前評價體系的要求。學生綜合成績的評定依據除了過程還有《學生工作頁》的內容體現,即作業要求。《學生工作頁》和《模擬電子技術一體化》教材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工學結合的一體化課程內容。
實踐證明,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肯定、成績合格率和優良率不斷提升、興趣得到培養、積極性得到提高、就業觀念得到轉變、自信心日漸充滿,這種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是成功的。
我們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但電子專業一體化課程改革和建設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首先,我們要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與時俱進,在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內容的選取等方面更加接近需要;其次,要深化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隨著教學條件的逐步改進,我們會更好地將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融入學習情境中,使學生的學習環境更接近企業的生產環境;最后,教師的能力要進一步提高,既要有較完備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這將是教學團隊中每位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周雪主編.模擬電子技術[M].陜西: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2]辛鑫、薛普.項目教學法在電子技術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3(33)
[3]何召蘭、張凱利、邸斌.電子技術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上),2013(31)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