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目標要求,提出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體系,包括: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養成體系。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應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人才培養""培養體系""高等教育""應用型""本科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1-0140-02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后出現的新型高等學校,其主要任務是為企業或基層培養一線的生產、管理和經營人才。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緊密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及社會需求,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有相當一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不能從自身特點出發,仍沿用學術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體系,這些體系不能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特點,不能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和分析應用型本科人才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應用型人才的特征
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應用型人才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層次性
高等學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從高到低可分為四個層次:專業博士、專業碩士、本科、專科,分別對應技術研發創新、技術研究與設計、技術開發與應用、技術操作等工作職能。
2.專業性
應用型人才既有別于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又有別于傳統本科院校培養的學術型人才。其培養目標定位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基礎理論教育和充分的職業訓練,培養運用科學知識與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具有在某一領域獨立從事職業活動能力,成為高素質(或高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如現場工程師、技術師、執業醫師、中小學教師等。
3.應用性
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具有鮮明的特點,理論基礎比較扎實,專業知識面較廣,突出表現在工作方面上手快、實踐能力強、應用能力強。
4.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標準
“重實踐、重應用、重一線”是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能力上:(1)工程實踐能力強,擅長技術的應用,能夠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2)職業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強;(3)實踐創新能力強。
二"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要求做到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既相對獨立又融會貫通的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包括: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養成體系。
1.理論教學體系的構建
現階段我國的本科高等教育,實際上是以學術型人才培養為主導的通才教育,要求學生具備比較寬厚而系統的理論功底。而應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則要求學生理論基礎扎實,既能滿足應用研究、技術研發和操作的需要,又能滿足專業應用理論學習的需要。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學習對應用型本科高等教育是必需的,但與學術型本科高等學校的要求又是不同的。它要求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知識更具有針對性和應用性,能解決實際問題。
應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識結構上具有“知識面較寬,應用性較強”的特點,理論教學的設計應以“必需和適用”為度,強調知識和方法如何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把應用性放在重要位置,注意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結合,注意基本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課程設置時,要充分考慮知識結構和實際應用的統一,處理好課程體系的相對穩定性與崗位需求多變性的關系;
不斷地把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及時補充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不僅掌握比較系統、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也能了解不斷發展的先進科學技術,從而培養適應能力強、應用能力強、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
2.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線,構建具有專業自身特點的實踐教學體系。
不同的專業具有不同的特點,在研究不同專業的學生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的基礎上,重點研究這些能力的培養途徑,應用能力的培養還必須借助社會資源,利用社會力量。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應把握各專業實踐教學不同環節(如實驗、實習、實訓等)的目的,根據學校自身的教學資源情況,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組織有特色的教學形式,并且要注意利用校外教學資源,切實抓好產學研合作教育。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離不開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要注意實踐教學內容的實用化、一體化和特色化。(1)實踐教學實用化。圍繞社會、企業對應用型人才能力的要求,整合實踐教學體系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如適當減少驗證性和重復性實驗,增加應用性實驗和實訓的比例等,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強化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2)實踐教學內容一體化。一是實踐教學內容與理論教學內容要有一致性,做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統一。二是將學生大學期間的實踐教學內容作為一個統一整體來考慮,大學一、二年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重點培養基本能力;三年級:應用技能訓練,重點培養實際應用能力;四年級:崗位實訓,重點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和崗位實踐能力。(3)實踐教學特色化。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特色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專業發展的根本。應用型本科院校要緊密結合區域經濟和行業經濟的發展需要,根據學校各專業特點和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充分利用好校內外各種教學資源,打好校企合作牌,構建具有學校和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充分體現學校的辦學優勢和專業的辦學特色。
3.素質養成體系的構建
“素質除與生俱來的一系列解剖生理特點外,還應當包括其后天習得的一系列品質。”“素質教育的素質應是以人的稟賦為基礎,在環境的作用下高度內化的心理品質,并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外化為個體的行為表現。”由此可以看出,素質的養成除了個體先天的因素外,教育培養與環境是素質養成的主要要素。根據職業教育理論,職業素質是從業人員履行某類職業崗位職責所需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心理品質等要素。具體地說,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應具有的職業素質主要是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整合的結果,而職業道德和心理品質對于能力的形成與發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心理品質等構成職業素質的基本要素。應用型本科高校以培養基層一線人員為己任,培養的學生應該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因此,在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時,除了構建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之外,還要構建素質養成體系,這樣才能保證人才培養的全面性。
大學生素質養成體系應圍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來構建。該體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養成體系、文化素質養成體系、專業素質養成體系和身心素質養成體系等。應將規范化的素質要求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作用,注重科學精神的啟蒙對成人、成才、創新創業精神的培育。顯然,大學生素質養成體系對應的課程平臺除了通識教育課程平臺、專業教育課程平臺和職業教育課程平臺外,還需要素質能力拓展課程平臺。我院開設的素質能力拓展課程主要有職業技能訓練和創新創業訓練。素質能力拓展課程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第二課堂活動,它帶有一定的強制意義,但課程的具體內容因人而異,這樣也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此外,素質能力拓展以學分形式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只有取得相應的素質能力拓展學分才能順利畢業,保證素質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總之,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養成體系三大教學體系的整體構建,不僅是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發展的必然之路。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人才培養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鄭細鳴、湯鳳蓮.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思考[J].武夷學院學報,2013(3):70~73
[2]錢國英、王剛、徐立清.本科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及其培養體系的構建[J].中國大學教學,2005(9):55~56
[3]孫澤平、漆新貴、何萬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實踐與探索——以重慶文理學院為例[J].重慶高教研究,2013(1):55~58
[4]朱永江.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5]李偉、鐘昆明.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57~159
[6]吳春紅.針對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措施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2(26):117~118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