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興趣是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的持久動力,培養學生積極的職業興趣是體現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方式。本文結合職業興趣的含義,通過分析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興趣的必要性,提出從多途徑、寬范圍和穩定性三個方面著手開展高職學生職業興趣培養工作的思路。
【關鍵詞】職業興趣""高職""德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1-0148-02
職業素養教育是高職德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職業興趣作為職業素養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高職德育活動中,對身處職業選擇關鍵期的高職學生進行職業興趣的培育,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職業興趣的含義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由于某種需要使得個體積極探索某些事物的心理傾向。當這種心理傾向具體指向某種職業時,就成了職業興趣。職業興趣是喜歡且持久的一種取向,是了解一個人職業和教育行為的有用工具(Hanson,1973)。許多事實表明,興趣已成為衡量職業滿意程度和維持職業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對個體從事職業的穩定性、滿意程度和職業效率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職業興趣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其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霍蘭德的職業人格與工作環境理論認為,不同的人格都有與之匹配的職業類型,并將職業興趣分為:常規型、藝術型、實踐型、研究型、社會型和管理型六種類型。強調職業興趣和人格特質具有相同的意義,強調人格特質和工作環境的一致。
著名的職業選擇理論家吉烏茨伯格的研究將職業選擇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1歲之前,這一階段對將來從事何種職業的考慮不受個人能力及能否實現所限制,沒有產生真正的職業興趣,屬于空想階段;第二階段是指在11歲至17歲期間,該階段為嘗試階段,這一時期的職業選擇主要受個人興趣和價值觀的影響;第三階段是現實階段,即17歲以后,這時能將主客觀因素一起考慮,從而決定自己選擇什么職業。
高職學生正處于第三階段,在他們的職業選擇關鍵期關注他們的職業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興趣的必要性
首先,職業教育的宗旨和高職教育的目標決定了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興趣的必要性。職業教育的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實踐能力強并且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應用型人才。學生是否對所學專業感興趣,是否有致力于該職業的心理傾向,關系著學生的學習和就業,關系著學生今后在工作中的能否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能否有長遠的發展。換言之,職業興趣是職業素養的重要內容,培養職業興趣也逐漸成為高職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
其次,職業興趣作為學習專業知識的動力,體現了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興趣的必要性。高職學生文化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入學成績較低,受到現實功利思想的影響,在志愿填報和專業選擇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很多學生對所讀專業缺乏必要的認識,并不了解所學專業的特點和發展方向。當他們接觸專業后,才發現對當初所選的專業根本不感興趣。在這種所學專業與職業興趣不一致甚至相悖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探索并細化所學專業的取向,尋求專業與職業興趣的結合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再次,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反映了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興趣的必要性。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由于學習壓力較大,課余時間較少,平時用于興趣培養的機會幾乎沒有,對職業的了解也甚少,很多學生的興趣愛好單一。在每年的新生入學調查中,很多同學表示沒有什么興趣愛好,近60%的女生選擇看電視、逛街作為興趣愛好,只有極少數的學生有較為明確的興趣愛好。當今社會需要大量具有創新潛力、多學科知識背景和綜合能力較強的復合型人才。因此,能否具有廣泛的職業興趣,就關系到未來他們能否擁有開闊的眼界、靈活的處事能力,在職業選擇與變動中能否具有較大的空間。
最后,職業興趣對學生自我認同感具有促進作用,表現了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興趣的必要性。有些學生對自己缺乏必要的認識,他們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征,對所學專業沒有認同感,對自身學習能力沒有認同感,導致情緒低落,學習成績落后。如果能積極培養其職業興趣,幫助學生全面了解自己,客觀評價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征到底適合哪些職業,是學生自我認同感形成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做出正確選擇的有效保證。
職業興趣的含義和培養職業興趣的必要性,啟發我們可以利用德育的途徑和方法去實踐如何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興趣。
三"高職德育活動中學生職業興趣的培養策略
1.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發現自身職業興趣的傾向性,促使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
職業興趣的傾向性是指個體對何種職業產生興趣。人與人在職業興趣上的差別很大,有人喜歡穩定的職業,有人喜歡高風險的職業;有人喜歡與人打交道的職業,有人喜歡與物打交道的職業。為此,我們必須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價自我。
我們可以在新生入學時,開展系列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遇見自己”完成自我介紹;在熟悉新班級之后,讓學生通過“遇見他(她)們”介紹一些班里的同學;利用各類評優評先活動,通過拍攝視頻短片,讓學生家長、朋友參與推薦與介紹;利用社會實踐活動,讓實踐單位為學生寫實踐評價;利用學期綜合考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互評。通過這些不同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家人、朋友、同學、老師眼中的自己,全面把握自己的長處與不足。
在學生對自我有了客觀清晰的評價之后,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專業測試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傾向。例如,蔡永紅等人設計的中學生職業興趣測驗表、張厚粲等人編制的高中生升學與就業指導測驗表等均可以采用。
2.通過增加職業興趣的廣闊性,在較寬的范圍內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多樣的職業興趣
職業興趣的廣闊性又稱為職業興趣的廣度,其含義是指個體職業興趣的范圍大小。在職業興趣的廣度問題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是很大的,有的人對各行各業都懷有極大的興趣;而有的人除了與自己工作學習有關的活動外,對其他事物都沒有什么興趣。
當然,這些都和一個人的眼界有關。職業興趣的產生很大程度是由個人對職業認識的深淺所決定的。如果學生缺乏對某種職業的認識,自然不會產生相應的情感,也就不可能產生興趣。為此,我們必須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增強他們對各行各業的認識,進而激發他們多樣的職業興趣。
我們可以利用校內的宣傳欄、班級文化欄、名人專題講座介紹不同職業的就業環境、工作范疇與就業前景;定期推薦職業類的優秀影片;鼓勵學生利用校外的時間到企業見習;對所學專業的職業群及社會需求進行社會調查;鼓勵高年級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實踐并拍攝各類職業實踐短片。再利用班團活動的時間進行交流,讓學生同時了解不同職業的信息。
3.加強培育職業興趣的穩定性,幫助學生將職業興趣發展成為各自的終身志趣
職業興趣的穩定性又稱為職業興趣的持久性,它是指個體對某一職業興趣所持續的時間長短。人們若對某一職業保持持久的興趣,就能推動個體去深入探究,挖掘并掌握與之有關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獲得較強的職業能力。而有的人職業興趣缺乏穩定性,一旦遇到困難或者遇到其他新奇的職業,他們往往更容易放棄或者很快轉移他們的職業興趣。這種缺乏穩定而持久的興趣的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很難取得較大的成就。這些職業興趣的不穩定,往往是由于興趣雖廣但浮泛,缺少中心興趣;或是只對職業本身感興趣而缺乏必要的間接興趣所造成的。
所謂間接興趣,是指對事物本身并不感興趣,而是對于這種事物未來的結果感到有需要而產生的興趣。為此,我們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對某一職業的間接興趣,幫助學生逐步確立自己的中心興趣,從而穩定他們的職業興趣。我們可以利用新生入學時的專業思想教育,采取與優秀畢業生對話,采訪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家長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職業發展前景以激發他們的間接興趣;也可以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在社會活動中的意義和對人類的貢獻來激發他們的間接興趣。同時依托主題班會的平臺,組織召開有關理想、信念、價值觀等方面的系列主題班會,鼓勵學生參與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讓學生明確各自的職業目標從而逐步確立自身的中心興趣。
總而言之,職業興趣是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的持久動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興趣是體現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方式。我們如果能根據職業興趣的特點,從多途徑、寬范圍和穩定性三個方面去開展職業興趣培養的工作,勢必會對我們的教學和德育管理工作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凌文豪.職業興趣及其培養[J].邏輯學研究,2003(5)
[2]湯莉莉.試論培養青少年職業興趣的意義與方法[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
[3]李永鑫.中國職業興趣研究綜述[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4)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