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學生鞏固知識和形成能力方面的作用很大。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如何讓作業成為一種樂趣,讓學生喜歡。筆者在教學中嘗試作業超市的辦法,讓學生自選作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作業 超市 主體 樂趣
作業作為教學的一個環節,對于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課程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讓學生主動參與的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作業設計這一環節也有技巧。由此,在教學實踐中,我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生活經歷、平時知識的積淀,自己去選擇完成自己喜歡的作業——作業超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作業超市的特點
1.作業超市設計初衷在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讓不同的人通過選擇不同的作業以此來鞏固所學,形成能力之目的。實踐中,學生能力強的可以選較多作業量、作業難度強的來做;能力弱的可選擇簡單的來做,而且數量相對來說可少些。這種根據學生自我需要來選擇作業,在滿足學生不同需要的同時,學生能夠感受到作業的樂趣,不再有枯燥乏味之感,而且在學習過程中都有機會展現才華,從而促進個性發展。
2.作業超市的自選功能,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作業的針對性極強。這樣學生量力而做、量力而行,讓作業與學生自我能力有效結合,其作業的效果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3.作業超市還允許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業、選擇完成的方式、合作的伙伴。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學生一下子興趣盎然,積極主動性就表現出來了。同時學生的作業完成形式也有所變化,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伙伴,可以是同學,可以是爸爸媽媽,還可以是其他專業人員,使作業多了一份集體的智慧。
二、作業超市設計策略
作業超市類似于超市購物,購主可以自由選擇。超市作業,讓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從而全身心投入其中,讓作業成為學生喜歡的“商品”。教師在作業超市設計時,可以設計如下幾種形式,供學生自己選擇。
1.觀察性作業。觀察是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基礎,是學生深刻認識事物的途徑,更是培養學生實事求的一種態度。小學課文中很多是觀察方面的文章,在學完后,我讓學生自己走出校園,步入田間地頭去觀察大自然賦予我們天然的寫作素材。觀察春夏秋冬的流逝,觀察世間萬物的變化。比如,學習完《荷花》一文后,學生就可以自己去觀察池塘中的荷花,看自己觀察到的和作者筆下的荷花有何異同,從而激發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形成探索和發展的心理。
2.操作性作業。操作性作業可使課文靜態的文字變成學生腦中優美的圖畫、生動的場面、活生生的人物。例如,教學《蟋蟀的住宅》時,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依次畫出平臺、隧道、大廳、臥室等,簡直是一座美麗的地下宮殿。這樣不但能再現課文情境,而且能幫助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獲得新知。
3.表達性作業。表達性的作業是一座溝通現實、教材與生活的橋梁。平時教學時,遇到精彩的片斷,要學生多演演,或編成課本劇。根據課文內容還經常舉行各種辯論賽。例如,學習《三克鐳》后,留下一道辯論題:假如你是居里夫人,你會把鐳的技術公之于眾嗎?學生在深讀課文的過程中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表述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傾聽別人的論述,以便查找對方漏洞及時反擊,使自己的論點更有說服力。這樣,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4.閱讀性作業。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僅靠語文課本的篇目是遠遠不夠的。根據現行小語教材按照主題單元組文的特點,教師可以布置一下閱讀性的作業,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比如,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是一組寫動物的文章,這一單元學完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同類題材的文章,看看其他作者筆下的《白鵝》《貓》《母雞》又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通過同類題材拓展性閱讀,打通課內外的壁壘,讓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提升閱讀能力,啟迪思維。
5.調查性作業。調查性作業,往往要幾個人合作完成,所以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前不久,針對我區水資源嚴重污染的現象,我布置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并寫出調查報告。他們興致勃勃,有的采訪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有的詢問當地農民;有的前往污染區考察……事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學生提出了許多預報措施,學生環保意識得到加強,當然也體驗到了與人合作的樂趣。
6.查閱性作業。課改強調大語文觀,要求我們重視培養學生有意識地查找資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資料運用到理解課文中去的能力。教學《向往奧運》前,我要求學生在課外書、電腦網絡中查找有關奧運的資料,學生不但對奧運的起源、歷史發展有了全方位的了解,還深深地理解了奧運的偉大魅力所在。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讓學生給自己選擇作業,一方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讓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滿足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心理需求。全體學生各盡其思,各展其能,有效地激發了做作業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把完成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了學生被動做作業的局面。由于學生有了寬松的作業環境,因此,他們樂趣無窮,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充分發揮和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他們各有收獲,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作業超市,它為學生提供了一方自主學習、揮灑個性的棲息地,搭建了一個激活思維、啟迪智慧的舞臺,難怪我的學生都這樣說:“作業超市……我們選擇,我們喜歡!”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