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上好課,是一名教師從自登上三尺講臺一直都在探索的問題。作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不僅要研究如何提高文科班的教學效果,還要不斷探索怎樣開展好理科班的政治課。任務艱巨而復雜,每一位政治教師都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奮斗著。
關鍵詞:政治教學 理科教學 態度 親和力
高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政治課很重要,但目前的高考命題,理科學生高考不考查,高中政治教學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如何上好理科班政治課是許多政治教師都在探索的問題。要上好高中理科班政治課,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思想上要重視理科學生,平等對待文理科政治教學。
經常聽有的老師發牢騷,感覺自己在理科班上課不像是老師,過客,可有可無的樣子。還有的老師面臨著學生假上課的現象,表面上課,私底下做其他科目作業或者看無關書籍.事實上,我認為其中固然有學生的因素,但也不乏教師自身的因素.文科學生需要參加高考,不得不學政治.而教師也是因為高考,所以視文科學生為自己的學生,視理科學生非親學生.在文科班上課就是激情綻放,揮灑自如,而在理科卻是度45分鐘如一年.甚至上了一學期的課,所授班級的學生一個也不認識.那教師應該問自己這樣的課會學生會喜歡嗎?理科的課準備更要充分,不僅要充分準備授課內容還要準備授課方式。只有教師重視,學生才能尊重教師和教師的課堂。
其次,抓準專業精髓,提高教學效率。
對高中理科學生來講,政治必須學,這是國家教育教學內容的硬性規定,也是高中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但高中政治對于理科生來講,大可不必面面俱到,畢竟一周的課時有限,這就客觀上要求我們政治教師一定要從總體上更好地把握教材,駕馭教材,很好地把握專業知識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很好地把握學科知識的專業精髓,這樣才能把專業知識的精華迅速、及時、準確、有趣地教給學生,從而完成自己的教學使命。我在授課內容上具體講好關鍵知識點。教師教書,肯定不是從頭講到尾,從第一個字講到最后一個字。采用體系法進行教學。實踐證明,簡潔而明了的知識體系,十分便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和了解學科知識。這種體系法,不管是對整個高中政治知識的把握,還是對時事、政治學、哲學、經濟學、文化學的把握,還是對一本書、一課書、一節書、一框書知識的把握,都有迅速和快捷的作用。具體來講,可以組織學生先看教材,教師板書知識體系,然后通過講解和對比讓學生知道教師的高明之處和可學之處,從而快速地、自覺地學好高中政治學科。
第三,授課方式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傳統的政治課教師講,學生聽。而今天我們面對的學生是眼界非常開闊的,有些時候知識儲備不亞于教師甚至是高于教師。所以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學生肯定沒有興趣。讓學生每節課都有新鮮感,有強烈的欲望聽課是今天的政治課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教學過程中,探索、嘗試了多種教學方式。
如,設計教學環節——新聞300秒。即,上課前5分鐘組織同學一起聽最近一周的新聞新鮮事。而所謂的“新聞發言人”就是學生。這就要求學生在課下做搜集新聞素材的工作。整日與課本知識打交道的學生,能聽一聽身邊的乃至國家國際的新聞奇聞都有很高的積極性。當然教師也要控制好學生新聞的內容,一些所謂的娛樂八卦肯定不能過關,一定是和開闊學生眼界有關的知識,所以教師要有方向的引領和全局的掌控。
再如,在講到《民主管理、選舉自己的當家人》時,設計教學活動——模擬村長競選。提前安排5名同學做候選人,然后結合教材知識,鋪墊一些基礎知識,如村委會的重要性,村委會怎么產生的等等。這樣學生在期盼選舉的同時,也學習了基礎知識。實踐證明,這堂課的作用遠遠大于預設,雖然村委會和居委會離學生很近,但是學生平時很少接觸,通過這個活動和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學生對于基層民主有了很深的認識,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第四,作業要適量,要精簡,要巧妙安排學生做題。
因為不高考,所以學生不愛做作業。即使做了也是應付了是。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的獨立做作業呢。課后布置作業不太現實,因為一些高考科目的作業學生都不能做到全部完成,所以探索新方式一一課堂上集中做題,不留課后作業是比較不錯的方式。不能生硬的說“把作業做了啊”,說了也無濟于事。教師從其中的十幾道題挑出幾道又優質的題,并且自信地告訴學生這些是學業水平測試要求的題,采取男生女生PK的方式,即達到練習的目的,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第五,要使學生真正喜歡這一門課,政治老師就要做一個有親合力的老師。
走進學生,平時和學生聊聊天,生活上多關心他們。利用網絡,也是不錯的溝通方式,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學生才會喜歡你,進而喜歡你的課堂。理科班的政治課,是比較難上,但沒有高考的限制,不需要搞題海戰術,不需要識記大量的知識,我們可以上的更自由,讓學生在智慧之橋上走的更遠!如果真正努力了,我們可以驕傲的說“理科班的政治課也可以上的別有洞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教師的素質的全方位的,不僅指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教師知識功底深厚,才能讓學生從內心信服老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德行是一面鏡子,不僅可以照出自己,也可以照出學生。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身教勝于言教。想把學生塑造成什么樣的品格,教師首先具備這樣的品格,這樣身教的作用事半功輩,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而且緩解了師生的矛盾。和諧的氛圍,愉快的教學,輕松的學習,快樂的成長,才是真正教育實現的目標。
總之,理科班的政治課不同于文科,它更需要老師的耐心、恒心、關心和愛心。我相信,只要教師認真對待理科學生,真正傳授給學生需要的知識,那么學生也會尊重教師,理解教師。只有教師貼近學生,不斷思考、嘗試、創新,會在理科教育教學中探索出有效的教學模式。教育是師生和諧共處、互利共贏、共同進步,事業!只有師生攜手共進,才會創造出更輝煌的教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