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經常出現小麥冬季旺苗現象,許多農民朋友希望了解小麥旺苗的形成原因及管理措施,以減輕旺苗對小麥產量的影響。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結合資料對小麥旺苗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做了分析,并制定了管理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小麥旺苗的判定標準
1.個體形態
麥苗葉片長而大,葉鞘薄而長,假莖長而扁,葉片披散,株高較高。
2.群體情況
一般麥苗群體每667平方米超過90萬株時視為旺苗田,遠觀麥田封壟,不見行間。
3.生育指標
黃淮海麥區冬前主莖7葉(6葉1心)以上、群體總莖蘗數80萬株/667平方米以上的麥田可視為旺苗田。
一、小麥旺苗的形成原因
1.秋冬溫度較高
秋播以后,溫度持續偏高。小麥播種后,每長一片葉子需要75℃積溫,而暖秋暖冬積溫比常年偏多10~40℃,導致小麥主莖上長、葉片數增多,小麥主莖片數與單株分蘗數有同伸關系,主莖葉片數增多,單株分蘗數也多,導致麥田群體偏大;同時,氣溫高,葉片生長速度也快,葉片薄,易形成旺苗。
2.播期偏早
小麥播期偏早造成冬前積溫過高,使小麥的生育進程較快,植株較高,葉片較長、較大,小麥可能提早拔節,抗寒性較弱,易遭受“倒春寒”危害。
3.播種量偏大
機播播種量一般在8~10千克/667平方米比較適宜,但多數農戶播種量遠遠大于適宜播量范圍,造成冬前群體過大,易形成旺苗。旺苗田植株躥高生長,拔節期田間郁蔽,導致麥田群體在分蘗和主莖成穗過程中,群體結構不合理,通風透光不良,光合作用能力低,易倒伏,即便不倒伏,也會穗小、粒輕,產量不高。
4.氮肥用量過多
氮肥過量會造成小麥前期群體偏大,無效分蘗增多,促使小麥冬前旺長,拔節后田間郁蔽,小麥灌漿期及成熟期易倒伏,后期易早衰,影響品質和產量,而且氮肥利用率低。
二、小麥旺苗的危害性
1.小麥旺苗易發生春季凍害
旺苗小麥生長發育進程較壯苗快,如果早春氣溫較高,旺苗小麥會比壯苗小麥提前拔節,拔節的小麥抗寒性顯著降低,如果發生“倒春寒”氣候,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拔節的小麥單莖的生長點會被凍死,這樣會造成穗偏低,導致顯著減產甚至絕收。
2.小麥旺苗可能由旺轉弱,發生早衰
農諺說,“麥無二旺”,是指小麥年前植株生長過旺,消耗過大,春季很容易由旺轉弱。如不及時補救,后期就會早衰,葉片光合能力降低,根系過早死亡,降低粒重,顯著減產。
3.小麥旺苗可能導致小麥生育后期倒伏減產
由于旺苗小麥群體大,拔節后,田間郁蔽,群體內通風透光不良,小麥中部葉片光合能力降低,光合產物積累少,莖稈軟弱,小麥籽粒灌漿后,易發生倒伏,倒伏一般減產30%左右。
三、小麥旺苗的管理應對措施
1.前期小麥旺苗管理措施
1.1早播形成旺苗要中耕鎮壓。由于播得偏早,發現有旺長苗頭的麥田要及時采取措施。對于旺長不嚴重的麥田可采用深耕斷根的方法控制其生長,時間在立冬前后選晴天的下午進行深中耕,深度在10厘米左右。通過深中耕達到切斷部分根系,削弱植株的吸收能力抑制地上部分生長的目的;對于旺長程度輕的可深鋤斷根,嚴重旺長的要鎮壓,對于旺長嚴重有拔節趨勢的麥田,可在分蘗結束后,上大凍之前選晴天下午用鎮壓器進行鎮壓2~3次,使部分麥苗受到一定的傷害,起到暫時延緩小麥生長的作用,控制旺長。
1.2適時澆水。冬前澆水可以補足土壤水分,穩定地溫,促進根系發育,確保安全越冬,保證開春麥苗返青時土壤墑情良好,還可以塌實土壤,粉碎坷垃。澆冬水要在日平均氣溫3~8℃時,一般在立冬至小雪澆完,但應視氣溫而定,若氣溫偏高,適當后推。對底墑差、旱情嚴重、長勢較弱的麥田要適當早澆,對墑情好長勢壯的麥田要適當晚澆,冬前澆水結合追肥,還能對生長過旺脫肥的麥田補施肥料。
2.小麥后期旺苗控制措施
2.1適時鎮壓。在小麥返青期和起身期鎮壓,能控制地上部分生長和過多分蘗的發生,促進地下根部發育生長,在早春氣溫偏高的情況下,還能抑制小麥生育進程過快,避免過早進入拔節期,是控旺轉壯的重要措施。鎮壓要在上午10點以后無霜時開始,注意有霜凍、土地過硬麥田不鎮壓,以免損傷麥苗;地濕、露水不干、鹽堿洼地麥田不鎮壓,以防土壤板結,影響土壤通氣;已拔節麥田不鎮壓,以免折斷節間,造成穗數不足。鎮壓的強度和次數要根據苗情、墑情和長勢決定,一般鎮壓1~2次,對墑情差、坷垃多、土壤龜裂、風干土層厚的麥田要鎮壓。剛開始拔節的麥田鎮壓時還需做到按同一方向進行,不可交叉鎮壓,以免損傷小麥莖葉。
2.2化學控制。對于旺苗麥田,在小麥起身期,噴施壯豐安、麥業豐、多效唑等進行化控,可抑制旺長小麥莖稈伸長,有效縮短基部第一節間的伸長,控制植株過旺生長,促進根系下扎,防止生長后期倒伏,增加抗逆能力。一般壯豐安20~30毫升/667平方米藥劑兌水30千克,多效唑204克/667平方米藥劑兌水15千克,均勻噴施。具體噴施過程,需按照不同藥劑說明書操作。
2.3深鋤斷根。對于生長過旺、群體過大的麥田,進行劃鋤、深耕,可切斷部分根系,削弱植株的吸收能力,達到促進根系發育,抑制地上部分生長,促進個體發育,控制群體的目的。冬前劃鋤對清除雜草,提高地溫還有顯著作用。但中耕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深耕以深度10厘米為宜,并要斷根,如果只中耕不斷根,不但起不到控制旺長的作用,而且由于疏松了土壤,改善了根部環境條件,反而會促進麥苗旺長。
2.4肥水管理。對于播種期偏早形成的旺長麥田,年前植株營養體生長過旺,消耗過大,葉片薄而長,抗寒力差,春季易由旺轉弱,如果這類麥田早春每667平方米總莖數在80萬左右,沒有明顯脫肥發黃現象,可以在起身初期追肥澆水;如群體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澆水;對于適時播種因播種量偏大形成的旺長麥田,長勢旺盛,春季應適當蹲苗控制,避免過多春季分蘗發生,應在起身后期至拔節初期施肥澆水。對于麥苗脫肥發黃轉弱的麥田,由于麥苗冬前旺長,消耗土壤養分較多,應在返青期追施部分化肥并澆水,促進苗情轉化;如果返青期墑情適宜,也可開溝追肥不澆水,待拔節期再追肥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