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作物布局的不斷調整,鄲城縣辣椒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三櫻椒因其種植簡單、產量高、效益好,深受廣大椒農歡迎。2005—2006年全縣種植3335萬平方米,2008年擴大到6670萬平方米。結合生產實際,現將其高產栽培技術總結整理如下。
一、品種選擇
1.博金愛儂爾
該品種產量高,抗性強,株高70厘米左右,坐果性能突出。果皮深紅,油亮,肉厚籽多,香辣味特濃,一般每667平方米產量300千克左右,適宜出口及深加工。
2.子彈頭
該品種頭尖尾粗,形似子彈頭,植株生長高大,抗旱、抗澇又抗病。連續坐果能力強,果實子粒飽滿,香辣味特濃,產量高,適應性廣,一般每667平方米產量300千克左右。
二、適期播種,培育壯苗
1.育苗時間
我區春椒于2月中下旬小拱棚育苗,麥套椒于3月上中旬小拱棚育苗,苗床苗齡60天左右為宜。
2.苗床整理
苗床采用營養土地擺播育苗法,選在通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等而無病蟲源的壤質土壤。于播前7~10天整地做畦,在苗床上撒施5厘米厚的腐熟過篩有機肥,每平方米為加100克氯化鉀復合肥,形成10厘米厚糞土混合層,整平踏實。
3.種子處理
播前將種子曬2~3天,再將種子用45℃~50℃溫水浸種10~15分鐘,待水溫下降到20℃左右時再浸泡6~7小時,撈出后用0.1%高錳酸鉀浸20分鐘,然后用清水沖凈,晾干后即可播種,也可用干凈的濕紗布包好催芽播種。
4.用種量、苗床面積及播種
三櫻椒株型緊湊,栽植密度大,一般每667平方米6000~7000穴,栽培12000~14000株。為了一次成苗不再分苗,每株苗子營養面積按9平方厘米,再加上一些備用苗,每667平方米需苗床面積15~18平方米,一般苗床寬1.3~1.5米,長12米左右,用種量150~200克,畝床面積過大或過小不利培育壯苗。播種時間選在冷尾暖頭晴天上午進行。播前先向畦內灌水,灌滿畦為止。待水滲完后,撒一層過篩細土做底土,再均勻撒播種子,然后用多菌靈拌過的細土覆蓋在上面0.5~1厘米。
5.苗床管理
播種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將苗床蓋嚴,春椒要加蓋一層地膜。三櫻椒出苗前,要保持在15~18℃。幼苗基本出齊后,揭掉地膜,逐漸放風,白天苗床溫度維持在20~25℃,夜間10~15℃,避免幼苗徒長。苗床不是過分干旱,盡量少澆水,若遇高溫干旱,可適當噴水潤透表土,嚴禁大水漫灌。要特別注意防風和保溫,以防烤苗和受凍。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用64%殺毒礬500倍液或咪鮮胺類殺菌劑噴灑防治,病毒病用500倍病毒A或病毒酰胺+700倍硫酸鋅+葉面肥進行噴灑防治。
三、適時定植,合理密植
1.施足底肥,精細整地
三櫻椒喜生茬,不宜邊作,通風不良的低洼地不宜種植。因此,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田地為宜。底施優質農家肥3000~5000公斤,專用肥50~75公斤。整地時要深耕細耙,耕深25厘米左右,確保土地平整,上虛下實,無明暗坷垃。
2.壯苗早栽,合理密植
三櫻椒的移栽時期。春椒一般在4月下旬麥套椒最佳移栽期5月15日前后。大田栽培宜采用寬窄行種植,窄行36~38厘米,寬行55~60厘米,穴距22厘米,每穴栽雙株,每畝可栽植6500穴。栽后及時澆水,栽植深度15厘米左右。
四、田間管理
1.中耕培土
三櫻椒緩苗后要及時淺中耕,初花期結合中耕培第一次土,第一棚果初現時進行第二次淺中耕,同時進行培土,雨后和澆水后也要及時中耕,增加土壤透氣性,成果期后因植株已封行,應停止中耕培土。
2.澆水
三櫻椒主根不發達,既不耐旱也不耐澇,在整個生育期內遇旱要及時澆水,遇澇及時排水。一般要在定植5~7天后,澆一次緩苗水,初花坐果時適當澆水,大量坐果時充分澆水,做到地面有干有濕。7~8月溫度較高,要旱,晚澆水,避免中午澆水使地溫驟降,不利生長。
3.追肥
追肥要與澆水相結合,第一次追肥在尖椒坐果后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公斤,噴施磷酸二氮鉀2~3公斤。第二次追肥在盛果期進行,每667平方米追施辣椒專用肥15~20公斤。生長后期可噴施0.4%磷酸二氫鉀+0.2%尿素水溶液2次以上,進行葉面補肥。
4.及早摘心
三櫻椒定植緩苗后20天內應及時摘心,以限制主莖生長,增加果枝分枝數,提高單株結果數,增加單株產量。
5.及早防治病蟲害
三櫻椒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蚜蟲、菜青蟲、煙青蟲、棉鈴蟲及地老虎。
(1)三櫻椒炭疽病、疫病的防治:以咪鮮胺類殺菌劑為最好,既可以有效防治病害,又有保鮮作用,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進行防治,同時可防治霜霉病。
(2)病毒病:最好使用病毒酰胺加葉面肥,其次也可用鹽酸嗎啉呱類及寧南霉素加葉面肥進行噴施。
(3)蟲害:苗期地老虎可使用人工誘蛾、人工捕捉或菊酯類農藥地面噴施。蚜蟲采用3%啶蟲脒、10%吡蟲啉20~30克/667平方米殺呀并可兼治飛虱。鱗翅目害蟲(如煙青蟲、菜青蟲、棉鈴蟲)在3齡前未蛀入莖內時用1.8%阿維菌素10~20毫升/667平方米,或1%甲維鹽10~20毫升、20%除蟲脲10~20毫升或低毒的菊酯類藥劑混合噴施,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五、適時采收
1.分次采收:制干的尖椒必須在果實全熟而尚未干縮變軟時采收。采收的方法是充分紅熟一批采收一批。
2.晾曬:采后及時晾曬,防止出現霉變。充分干燥后即可貯存或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