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的應用為人類帶來燦爛、光明的世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家用電器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隨著用電量的增加,供電設施負荷也越來越大,而電路線損也成為農村電網的一大問題,所以要采取一定措施,降低線損。
一、造成線損的原因
1.變壓器安裝位置不合理。電路安裝前整體規劃不合理,導致變壓器選址偏離負荷中心,導致變壓器供電范圍過大,單邊供電問題突出,造成部分線路供電范圍較大,線路損耗增加。
2.變壓器運行不合理。變壓器三相負荷不平衡,由于變壓器大多以單相供電為主,各相負荷不能實現平衡分配,造成中性點偏移,導致線損電量大;變壓器匹配不合理,不能依據負荷變化及時調整變壓器容量,加大了變壓器損耗。
3.下線戶過長。對個別或者極少數邊緣用戶,僅僅以延伸下戶線路為主,并且大都線徑過細,導致損耗增加。
4.偷電、漏電現象突出。線路老化破損并且絕緣程度低,造成大量電能泄漏損失。另外在農村還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私拉亂接現象,以及人為破壞電能計量裝置,造成大量電能損失。
5.樹障問題突出。農村樹木覆蓋面積大,另外不能對鄰近導線及穿線樹木及時修剪,造成樹木“喝電”,導致大量電能損失。
6.設施功率低,無功電量大。
7.計量誤差大。對計量設施檢測不到位,計量裝置負誤差;對計量裝置運行維護不到位,出現異常不能及時處理,造成電量流失;集中表箱密封不嚴,漏雨灰塵現象嚴重,導致計量誤差大。
8.電工責任心不強。有時抄表不到位,業務素質低,不能正確判斷計量裝置運行情況,另外還存在人情電情況。
二、減少線損采取的措施
1.合理選擇變壓器位置。根據各村情況,結合發展規劃,盡量把變壓器選在負荷中心,以縮小供電范圍。對人口較多、村莊布局復雜,要采取多布點的原則。
2.加強供電設施管理,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對供電設施比如變壓器、線路、計量裝置、無功補償設施等進行規范化、完善化管理,要明確責任,對設備的安裝、維護、運行明確責任要求,并且與個人經濟利益掛鉤。
3.合理制定變壓器的運行方式。對季節性運行的變壓器,在設備運行停止時及時停止運行;對負荷變化較大的地方,合理配備相應容量的變壓器,適時調整,確保變壓器以高效低耗的經濟狀態運行。
4.避免樹木“喝電”,提高線路絕緣化程度。加強線路巡視,及時修剪距離導線過近的樹木,盡可能與有關農戶協調,對線路下面或者臨近導線的樹木進行移栽或者砍伐,防止樹木接近導線;另外,農網線路應該以絕緣導線為主,特別樹木較多地帶必須使用絕緣導線。及時更換絕緣程度低特別是老化破損的導線,以免造成大量電能的損耗。
5.盡量使用節能設施。淘汰高耗能變壓器等配電設備,更換為節能型變壓器等高效設施。
6.重視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素。加強無功管理和考核,對功率低的低壓臺區進行集中補償或者做好就地合理補償,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因素。
7.確保電能計量裝置的精確度。依據電表校驗周期,及時對電表進行校驗,做到無超期表;加強計量裝置的運行維護,對發現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合理配備電表容量和互感器倍率,并且根據實際負荷適時調整電表容量和互感器倍率;對表及計量箱要使用統一的封印,盡可能使用防撬的封印,并對計量箱加專用鎖鑰匙要專人保管集中表箱要選用制造工藝好箱體牢固密封嚴抗腐蝕的抄表員工作要到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杜絕人情電現象,有條件的要實行遠程抄表。
8.加大反偷竊電力度。經常性地進行供電設施的檢查,對違章用電、破壞供電設備的行為,要依據《電力法》等有關條款,嚴肅查處。
影響農村電網線損的因素很多,我們應加強對供電設施的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線路損失減少到最低水平,實現節能降耗,提高企業效益,為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