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朝陽門街道胡同管理的經驗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整合、民安、時效和創新。
整合。朝陽門街道辦在史家胡同等平房區實行的“準物業管理”已經超出了物業管理的范圍,是對服務內容的整合,包括安保、路政、環衛、環保等;另外,是對體制的整合。環衛行業現在提倡產業化和市場化,因此像史家胡同這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并采取招標的形式,是環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這種體制的整合還包括政府、企業和民責,是類似政府主導下的社區自治活動。
民安。老百姓得到了實惠。朝陽門街道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在于老百姓和企業的積極參與。這種社區的綜合服務往大了說直接關乎到民生和社會穩定。
時效。一個制度政策的好壞,需要經得起實踐檢驗。朝陽門街道的胡同管理經驗改變了過去“一對多”的管理模式,“一對一”的管理通過總體協調,提高了管理的時效性,所以這種時效性是實踐得出的真知。
創新。朝陽門街道的胡同管理經驗體現了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實踐創新。希望這種探索能持續下去,要注意責任和利益的平衡,兩者相平衡就是創新的核心。

朝陽門街道胡同管理經驗定義為“準物業管理”,但是我認為這個定義不全面、不準確,這已不僅僅是物業管理的范疇,更多的是城市管理的整合與創新,可能用“史家模式”更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