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360國貿中心來說,
我們對它的定位已經不單是購物中心,
更多的是社會的第三生活空間以及城市會客廳的概念,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將會在這里發生。
當電商沖擊來臨之時,零售業都在考慮往電商轉型,好像一夜之間“無電不商”。其實作為行業內的人士來講,我們考慮更多的是自身的升級,其中包括對顧客體驗的完善以及商場整體定位的升級,不斷提升自身品質,最終是對購物附加值的提升,讓顧客感覺到更加舒適。
對于360國貿中心這種shopping mall來說,我們對它的定位已經不單是購物中心,更多的是社會的第三生活空間以及城市會客廳的概念,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將會在這里發生,所以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軟硬件的服務。
前些年市場在不飽和的狀態下,產品怎么做影響不大,但是近幾年一是商業地產大面積飽和。其次消費者的購物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之電商的沖擊,零售業的確需要更多的創新思維。我們去看國外的商業,很多已經開始進化到六感營銷的階段,包括對消費者觸覺、嗅覺、視覺等方面的支撐。也許這些都體現在很小的細節當中,但是就是這些細節上的創新改變了他們對購物中心的熱認知。
更加重要的是,改變并不容易,體驗感的創新也不僅僅簡單地體現在娛樂、餐飲設施的面積增加上。如果不從全局規劃和創新,增加面積是無濟于事的。
我認為,消費者是沒有忠誠度可言的,商場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地變化和創新,如果固守某些陳舊的東西,消費者的流失是很快的事情。
360國貿從開業以來也一直在不斷地變化和升級,2014年我們引入了很多獨有品牌,整改了一些區域,將潮牌整合到一起做了潮樂館,但所有品牌的入駐都是根據商場的整體定位來的,是對商場整體氛圍的補充和升級,狂派之花花店的進駐就是一個例子。其實那個位置我們可以招商出一些坪效率很高的品牌,之所以我們選擇一家藝術花店,是因為我們認為它是對商場整體氛圍的提升,也許沒有那么高的銷售量,但是它增強了顧客對商場整體氛圍的認知,是隱性的價值。
而評價效果的杠桿一是總體銷售量的體現。從鄭州第一家星巴克引入進來后,當天的交易筆數達到了全國第一,屈臣氏4年來保持全國坪效率第一,DG銷售業績也一直保持全國前列,這個就是細節創新一點點,但整體銷售猛增的例子。消費者愿意來這里,是因為這里不但有他們想要物品,還有他們想要的氛圍和生活。
這種隱性的方式還包括主題活動,2014年我們做了多場主題式的展覽,“新人類侏羅紀恐龍展”、“變形金剛展”、“潮馬駕到大型馬術主題展”等,利用主題展引流更多的人群。
這就是我剛才說的,也許來360國貿的不是為了購物,當360國貿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那么銷售也自然會產生。
創新對我們來說,也許很多都是細節,但是細節整合起來的力量是非常大的。零售業這個行業有人說創新很難,但是我們不把自己局限在這個框架里,一方面我們是新來者,沒有以前的包袱,能夠輕裝上陣,一方面我們團隊年輕,可以迅速調整思維。
2015年我們最大的動作是要實行集團化的運作,鄭州東區店、許昌店、二七商圈的兩個店都要開始運作,所以從運營單店的思維向集團化運營上面轉變。同時更多地關注新媒體,利用新媒體的手段與消費者產生關聯,從而產生感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