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真刀真槍地進行CAD技能訓練、真刀真槍地進行項目設計,以項目帶動教學,讓教學參與項目,處理好“基于工作的學習”和“基于學習的工作”的關系,防止實踐教學簡單膚淺和低水平重復的弊病,得出適合于高職技能型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強化訓練營。
【關鍵詞】制圖 強化 訓練營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022-01
高職畢業生就業,拿什么去和本科生、研究生競爭?拿文憑?拿理論?拿研究?都不能,高職生唯有拿技能、拿技術去競爭,才能取勝,相應的高職院校也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使命,并將之落實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之中。
如何在高職教育期間培養出大批復合型、創新型、發展型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工作者在具體的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引入新理念、新方法,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為此,我們課題組選擇了建筑裝飾設計專業的主干課程CAD制圖課作為教改試點。
一 教改的目的
教改的目的是按照培養“三型”人才的要求來展開新一輪說專業、說課程、說項目的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完善教學設計方案,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各種技能,而且要讓學生具備對某種技術的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在高職三年中親自參與一項具體的包含項目案例、參與項目實施、完成項目的教學過程,學生畢業后可以馬上加入到項目中,參與生產的全過程。
二 教改的要求
高職教育不僅要強化技能訓練,而且要強化技術訓練,作為CAD制圖課程的實踐教學不僅要再現生產過程或工作過程中應知應會的職業崗位要求,而且要體現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中“高”的屬性。除了強調要進行CAD技能訓練之外,還強調要進行項目設計,以項目帶動教學,讓教學參與項目,處理好“基于工作的學習”和“基于學習的工作”的關系,防止實踐教學簡單膚淺和低水平重復的弊病。
三 教改研究的內容
教改過程中,主要考慮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1.社會需求與現行課程體系設置的吻合
加強產學研結合,處理好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生產實踐對理論形象化,確實消化課堂知識。幫助企業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如方案圖、施工圖、竣工圖、工程預算、結算等)。
2.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和教學內容的整合
整合重復的教學內容,使課程更加精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市場需求適時增設新的教學內容;學習社會培訓機構的強化訓練方法,以職業能力(知識點)為目標編寫實用型校本教材,在某個時段采取魔鬼式強化訓練營的方式,加大作業量,大量地模擬訓練、練習,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提高實用技能。
3.編輯具有地方特色、行業特色、通俗、明了、直觀的校本教材
通過對所調整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嚴格把握、控制以及選擇編寫合適的教材,從實際出發,教學生能直接用的、崗位就業需要的知識。
4.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實用性、強化性
改變過去課堂為主、理論為先的教學方法,找出開放的教學模式,可以課堂與工地交叉、作業與項目結合、分段學習與集中學習交錯、全能型與專業型合二為一。
為此,通過對社會培訓班、常規高職教學體系的調查、分析、對比,得出了集社會培訓教學方式與傳統高職教育方式于一體的CAD制圖課程強化訓練營教學模式。
四 強化訓練營教改效應
通過對連續四屆參與CAD制圖課程強化訓練營教改學生、未參與CAD制圖課程強化訓練營學生的追蹤調查和分析對比,前者在畢業實習階段就能介入到生產項目的工作中,提交的工作作品能滿足生產需要,可以較早地獨立承擔生產任務,相對比較受企業的歡迎;后者則需要六個月至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介入到項目中,而且提交的工作作品不規范、較膚淺、不全面。因此,更加堅定了對強化訓練營教學模式的信心,同時繼續探索將此模式引入到其他課程中。
強化訓練營教學模式的研究本著先培養動手能力、后提高素質的創新教學理念,采用學校教育模式與社會培訓模式相結合、藝術類專業教學模式向工程教學模式轉變,建立以項目工作流程和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項目導向型課程體系,在教學過程采取教學內容的標準化與教材學材化、教學過程的程序化、教學方法的模式化、課程體系的項目化,編寫實用型校本教材等教學改革方式,對CAD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過程進行分析、總結,最終得出了強化訓練營的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希望能推廣之,將其應用于相關專業的教學,對高職教學或學習的群體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田莉坤.CAD制圖教學方法探索[J].輕工科技,2013(5)
[2]吳菲菲.對高等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問題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9)
[3]傅勁松、蘇正猛.淺談信息化建設中CAD制圖的標準化問題[J].水利水電技術,2007(12)
[4]周旻、鄧學雄. CAD三維技術與高校工程制圖的發展[J].肇慶學院學報,2003(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