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解民辦本科大學生創業意向及相關因素,筆者采用自編問卷對江蘇某民辦高校500名本科大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民辦本科大學生創業意識不斷增強,對創業的認知形成了一定共識,部分大學生有創業的想法。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意向 相關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040-02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了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中國教育在線統計數據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27萬人,比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13年再增加2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教育部表示,2014年畢業生總量壓力進一步增大,就業任務十分艱巨,大學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同時,用人需求結構性矛盾突出,畢業生就業觀念仍需進一步轉變?!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國辦法〔2014〕22號)要求,各高校要廣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有關部門要研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特點的創業培訓課程,根據需求開展創業培訓,提升高校畢業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業意向是指大學生是否愿意從事創業活動的一種主觀態度,是對大學生具有創業者特質的程度和能力的一般描述,是對創業行為最好的預測指標。創業意向是創業的前提,沒有創業意向,就不會有創業行為。為了把握民辦本科大學生創業意向的方向和程度,就關鍵影響因素進行把握,筆者通過簡單抽樣法隨機抽取500名江蘇某民辦本科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民辦本科大學生的創業意向以及性別、家庭經濟狀況以及父母有無從商經驗對創業意向的影響。調查結果對指導民辦本科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和指導意義,對于一般院校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引導,也有借鑒意義。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對江蘇某民辦本科院校在校大學生通過簡單抽樣法隨機抽取500名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97份,有效率達99.4%。其中,大學生男性為141名,占樣本的28.4%,女性356名,占樣本的71.6%。在專業構成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學生分別占樣本的60%和40%。
2.研究方法
自編創業問卷的原始數據經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用SPSS 16.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二 調查結果
1.大學生創業意向的方向、程度及主要觀點
第一,大學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在“面臨當前就業前景,是否考慮過創業”的調查結果顯示,考慮過創業的占樣本的72.84%,完全沒有考慮過創業的為17.91%。但在創業行為方面,已經嘗試過和正在進行的學生很少,兩者之和僅9.26%。
對于“大學生對未來就業是否自信”問題的調查中,59.4%的被調查者認為“對未來就業不自信”,這說明大部分學生意識到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對就業不是很自信。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民辦本科大學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十分清晰,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也在大學生中形成了普遍的共識。23.7%的學生回答“對未來就業很自信”,這部分學生之所以如此回答,一方面可能對就業形勢缺乏全面客觀的了解和認識,看法比較樂觀,所以對未來就業很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專業有所差異,有些熱門專業學生畢業后工作相對好找。不過仍有16.9%的被調查者回答“還沒有考慮過”,反映出部分學生對未來就業缺少思考,對就業形勢缺少關注。
第二,大學生對高校開辦創業指導課程的期望。對于學校開辦創業指導課程的問題,70.8%的大學生表示“希望學校開辦創業指導課程”,表明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學校開展創業教育,希望學校可以將創業課程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并通過創業課程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19.2%的大學生表示無所謂,另外有10.0%的學生不希望開辦創業指導課程,這也表明民辦本科大學生中,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對就業形勢缺少清晰的認識,缺少創業激情,沒有創業意愿和創業意識。
關于參加創業培訓,更希望參加“與自己創業方向相同的實踐”的培訓和“市場營銷”的培訓的學生比例最高,達到73.6%。而希望參加關于“人際交流溝通”和“財務稅收”培訓的學生占26.4%。反映出大部分學生相對于純理論的創業課程和培訓,更希望學習或參加實踐課程。
第三,大學生對創業領域的選擇以及自主創業最需要的品質。對于“如果創業,那么你會選擇哪個領域”的回答中,首先是會考慮自己感興趣的領域(56%);然后是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18%);另外與自身專業相結合的領域(15%)也是重要的考慮內容;僅有11%的回答是“往當今熱門的方向發展(如軟件、網絡等高科技行業)”。這些都表明大學生對該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成熟,不會一味地跟風去選擇熱門行業(見圖1)。
圖1 大學生創業首選的創業領域
關于“你認為作為一個創業者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調查結果顯示:“百折不撓的精神”排在首位(59.8%),其次是“自力更生的精神”(22.7%),兩者相加之和超過82.5%。這說明創業之初,大學生認為對于初創業者創業熱情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最重要的品質(見圖2)。
圖2 大學生自主創業最需要的品質
第四,大學生對自身缺乏創業素質的認識。關于大學生創業素質欠缺的認識中,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社會閱歷”(53.7%)和“實踐經驗”(34.3%),兩者相加之和達88%。其次是“專業知識”和“心理承受能力”(見圖3)??梢姡髮W生對于自身缺少創業素質的認識還是比較清楚的,從而表明,大學生在校讀書期間,還應努力鍛煉自身各方面能力,需要尋求更多渠道的實踐和實習途徑。高校也應提高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平臺或創業實踐基地,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切實做到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圖3 大學生對自身缺乏創業素質的認識
2.性別、家庭經濟狀況以及父母有無從商經驗對創業意向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在“面臨當前就業前景,是否考慮過創業”的調查結果顯示,考慮過創業的占樣本72.84%。影響因素方面,男大學生創業意向顯著高于女大學生(r=0.847,P值<0.05);家庭經濟狀況貧困的大學生的創業意向顯著高于家庭經濟狀況一般和富裕的大學生(r=0.913,P值<0.01);父母有從商經驗的大學生的創業意向顯著高于父母沒有從商經驗的大學生的創業意向(r=0.923,P值<0.01)。
表1 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因素類別總人數有創業意向人數有創業意向比例r值P值
性別男14112185.8%0.847<0.05
女35624167.7%
家庭經濟狀況富裕473063.8%0.913<0.01
一般39729173.3%
貧困534177.4%
父母從商經驗有20916779.9%0.923<0.01
沒有28819567.7%
三 討論
1.大學生的創業意向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民辦本科大學生對就業形勢和自身缺少創業素質的認識十分清晰,對創業領域的選擇越來越成熟,普遍意識到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大學生非常希望學校開展創業教育,想通過創業課程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而且相對于純理論的創業課程和培訓,學生更希望學習或參加實踐課程。
對于學校開辦創業指導課程,高校應注重培養實踐型人才,可以多開設些關于創業的實踐課程。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上設計合理的課程體系,配備合格優秀的創業指導教師,另外可以引進一些成效較好的教育方法,如到創業成功的企業實地參觀考察、請專家或成功人士講授經驗、借助校內廣播媒體多宣傳成功創業人士的經驗、建設創業實訓平臺、創業園區等方法。通過這些課程和培訓,最終引導高校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學生先就業、再擇業、多創業,最終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走向社會。
2.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
大學生創業意向有很多影響因素,其中性別、家庭經濟狀況以及父母有無從商經驗都對大學生創業意向有很大的影響。男生的創業意向普遍高于女生的創業意向,這一研究結果與國內外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女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和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女大學生擇業時傾向于選擇工作性質較穩定、工作壓力較小、環境較輕松的職業,另外部分女大學生認為創業行為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和挑戰性,從而削弱了女大學生的創業意向。
來自經濟狀況貧困家庭的大學生的創業意向水平要顯著高于來自一般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大學生,這可能是因為來自貧困家庭的大學生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經濟壓力大,他們更加迫切希望通過創業成功來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和自己的命運,所以與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大學生相比,他們有更加強烈的創業意向。
父母有從商經驗的大學生的創業意向顯著高于父母沒有從商經驗的大學生,與國內外學者研究結論基本一致。主要是因為父母有從商經驗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家庭影響,尤其是對價值觀、職業觀會有深遠影響,這在一定層面上會增加他們的創業意識。另外,如果父母有從商背景,學生在選擇創業時,可以更好地利用家庭所能提供的資源,包括經濟方面的支持以及人脈資源,從而為創業提供更多有利的便利機會。
參考文獻
[1]陶金花、賈瑩瑩、趙敏等.高校大學生創業意向的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29):170~171
[2]嚴建雯、葉賢.大學生創業意向的現狀調查[J].心理科學,2009(6)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