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所軍事院校都有人才培養方案,方案的高層決策者根據部隊需要對軍校學員進行塑形,使之成才。本文認為,這一過程可以理解為通過杠桿(即方案)將學員的各項素質提高到適應部隊需要的高度,其難易程度則取決于杠桿支點的位置,學員營(隊)干部就擔任了這個支點的角色。如何確定支點的最佳位置則是本文將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人才培養 學員營(隊)干部 支點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050-02
一 學員營(隊)干部在人才培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迎接新軍事發展的挑戰關鍵在人才,人才是興軍之本,必須把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人才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大計來抓?!避娛略盒J擒娛氯瞬诺陌l源地,可以說是基層部隊的“唐古拉山脈”,因此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軍事院校的人才培養往往影響著部隊建設與發展的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防實力。因而軍事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改革需要以國際形勢、國家需要和軍隊發展為依據遵循。本文認為,培養方案從制定到完整地實施,應包括以下環節:高層領導是決策者、管理干部是推動者、廣大學員是受益者、基層部隊是反饋者。但是相對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改革來說,其落實往往是最棘手的問題。學員營(隊)干部,也就是管理干部隊伍,是軍隊院校建設的“兩支隊伍”中的一支,是直接影響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的一個關鍵因素。作為學員(營)隊全面建設的帶頭人,學員管理活動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他們在人才培養中處于主導地位,是方案改革實施的中堅力量。
二 學員營(隊)干部在人才培養中面臨的新問題
有人認為,當前軍校整體轉型向縱深發展,以人才培養目標轉變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改革正加緊推進。一些軍事院校紛紛亮出了綜合辦學、開放辦學、特色辦學等口號,這些育人的新理念、新構想也正逐步走向成熟,越來越正規化、制度化。正是在這個改革的大環境下,軍事院校的人才培養步入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期,但是不可否認,各類教育教學管理問題也給直接管理者——學員營(隊)干部帶來了不少煩惱。我們分析,目前學員營(隊)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矛盾依然存在
軍事院校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我們在注重學術管理的同時不能忽略了行政管理,在編制管理體制下,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術管理的自主性與靈活性。我們在講求人性化管理的同時不能跳出制度化管理的框框,一些管理干部往往注重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而忽略了其個性化,從而導致不同的單位管理模式千篇一律而毫無特色。如何把握好矛盾兩面之間的“度”,對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管理對象發生變化
這里的管理對象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是軍校學員的來源日趨多元化,士兵提干、大學生入伍考學比例增多;二是入學動機多樣化,被迫入學、就業入學并不少見;三是管理對象結構發生改變,獨生子女已經占管理對象的大部分,他們成長環境、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況已不同于以前的軍校學員;四是個體差異變大,改革開放使管理對象在家庭背景、知識面、興趣愛好、理想追求等方面產生更大的個體差異;五是思想觀念新,管理對象一般都是“90后”,思維方式、心理狀況及所處的時代環境發生改變,觀念前衛、視野開闊。這些變化因素使得管理干部應具備更高能力準確把握群體思想趨勢、心理狀況,以采取準確有效的管理方法。
3.培養目標與時俱進
習主席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視察時指出:“軍隊院校要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圍繞實戰搞教學,使培養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需要,向著部隊、實戰、未來貼近、再貼近?!边@就要求軍隊院校在辦學治校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鮮活實踐中,深入研究現代軍事教育特點規律。管理干部作為院校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如何定位部隊建設需要、如何把握未來戰爭、如何認識實戰化,成了亟待解決的課題。
三 學員營(隊)干部在人才培養中應具備的素質
“強軍夢”和未來戰爭的需要,對新型軍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學員營(隊)管理干部隊伍建設也是迫在眉睫之舉。本文從感性的角度分析學員營(隊)干部在新形勢下軍事院校人才培養中應具備的素質。
1.要有先進之思想
先進的思想觀念可以促使人才培養改革發生質變。管理干部要堅決把管人和育人分開,摒棄管住人、不出事的錯誤想法。認清學員營(隊)在管理目標上與基層部隊的根本不同,管理應從院校育人的重要性及學員營(隊)在院校育人中的基礎地位出發,達到培養人才的最終目的。也要在管理工作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思想,以人為本不僅是科學發展必須貫徹的基本原則,也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應摒棄沿襲落后、呆板管理理念的做法,將以人為本作為學員營(隊)管理的科學指導思想,在營隊建設和發展中堅持以學員的成長成才為出發點和歸宿。
2.要有理解之能力
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過程不易,融入了諸多心血、智慧,甚至多年、幾代人的經驗。一次性把握住方案的全部思想很難,因此對方案的理解也就成了“牛吃草”的過程。干部的學習理解能力此時變得尤為重要,“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良好的學習理解能力,吃不透方案思想,只能做無用功。理解深度決定支點位置,也就決定了改革力度。
我們認為,管理干部應適當地培養戰略管理觀念。與策略管理不同,戰略管理是一種思想式管理模式,強調做什么事。而編制體制下,多數管理干部一味執行上級命令,首先思考怎么做,管理自主權受到限制,不利于更好地結合本單位實際來貫徹方案精神。所以管理干部應提高理解能力,在“框架”中靈活把握做什么與怎么做。
3.要有創新之精神
人才培養方案畢竟只是從宏觀角度上對院校育人工作進行指導,很多地方難以詳盡,并非面面俱到,因此要求學員營(隊)干部在方案思想的統一指導下,依據學員營(隊)實際、自身能力水平發掘發展潛力,因時因人制宜,謀求新法,開展系列方案配套工作,形成院校育人方案為主,學員營(隊)特色項目為輔的眾星拱月局面,確保學員從方案中汲取更多養料,以充實自身,從而達到人才培養方案落到實處的可喜效果。
四 結束語
管理干部應具備的三點素質中,思想認識是基礎,首先要當好支點,才可以進一步尋求杠桿效果的最大化。個人素質是鞏固,對支點起到固定作用。工作方法是保障,沒有先進的工作方法,也就相當于沒有充分的作用力,支點位置再好、再穩固,杠桿原理也無法實現。為此,我們必須建立、健全嚴格的選拔機制、有效的培訓機制、恰當的激勵機制和科學的考核機制,不斷加強管理干部自身能力素質建設,與時俱進,在新形勢下軍事人才培養中發揮好杠桿原理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勇、陽仁宇.軍隊院校教育管理應確立的幾種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3):44~46
[2] 張俊峰、白翔.軍隊院校管理教育工作的改革與提高[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4)
[3]廖偉、高燕、陳慧林.創新軍校管理模式 提高辦學治校水平[J].價值工程,2012(28)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