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80后”輔導“90后”已經成為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主要發展趨勢。同時,新媒體時代也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一大挑戰。本文通過對高校輔導員當前發展形勢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明確指出了高校輔導員的未來發展方向,為促進我國高校教學輔導工作盡一份力。
【關鍵詞】網絡媒體 實用主義 專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056-01
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對互聯網技術學習有著高度的熱情和強烈的好奇心,他們享受著網絡媒體帶來的無限樂趣,而且網絡媒體也是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渠道,在網絡媒體的熏染下,新時代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呈現多樣化發展。為了能夠給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需要在高校教學中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改善教學輔導工作。
一 高校輔導員的發展形勢
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轉變。傳統的教學環境下,高校學生主要從第一、第二課堂獲取知識,接受德、智、體、美等方面教育,現如今網絡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三課堂。學生生長在校園、電視和雜志等有限的空間范圍內,高校學生需要借助新媒體接收大量信息。
另外,高校輔導員專業素質還有待提高。考慮到輔導員專業性強這一特點,這不能單純依靠熱情就能做好工作,還應具備較高專業素質。但是,“80后”輔導員沒有經過統一專業的訓練,他們多是依靠以往的干部領導經驗或是跟年長的輔導員汲取經驗開展輔導工作,并不斷地實踐摸索,才能成長為優秀的輔導員。
二 高校輔導員面臨的挑戰
建立以網絡為主的媒體平臺,利用電腦、手機和微博等手段,擴大靈活性、互動性和針對性,這是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全新挑戰。
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互聯網整體組織狀態影響,網絡文化更容易交流溝通,但是很難讓學生產生課堂學習的自覺性。我們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全時、全域、全互動等傳播特征,向學生傳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排除來自網絡的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可以說,在新媒體時代下的輔導員工作有一定的有利條件,但是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90后”學生與以往學生的成長環境有著極大的不同,這也決定了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式對這一代學生不再適用,就連傳統教學中的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也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用提在他們發現了網絡上各種各樣新奇東西帶來的巨大誘惑,使其沉迷于網絡游戲等活動中,對輔導員組織的各種教育活動缺乏興趣。他們可能在網上積極活躍,與各種虛擬化游戲、論壇等用戶交流得心應手,而與現實當中的人們交流時卻顯得手足無措。
三 新媒體時代下輔導員工作的思考
目前,高校輔導員多是剛剛畢業不久的“80后”,他們年輕充滿朝氣,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雖然他們有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也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為了更好地發展高校教育事業,提高高校輔導員工作質量和效率,本文總結了以下幾點內容,希望能夠對輔導員工作提升有所幫助。
隨著大學畢業生的逐年增加,用人單位的選擇空間更大,高校輔導員門檻也越來越高。不少高校出自自身考慮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要求,學位要求、生源地或是畢業學校要求等等。可以說通過層層把關,能夠真正加入高校輔導員隊伍的都是學生時代的精英,具有良好的組織領導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這是新一代輔導員開展工作的優勢,他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無時空限制的互動,建立全新的網絡教育平臺,BBS、博客等都有輔導員的身影。但對于網絡,我們還處于一種摸索的狀態下,需要給予年輕輔導員一些時間,更好地適應網絡教育平臺,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這也是我國高校輔導員需要不斷探索研究的主要內容。
網絡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QQ、微博等幾乎是輔導員和當代高校學生必備的交流工具,其具有較高的私密性和指向性,在此基礎上微博整合了所有交流方式之長,極大地豐富了新時代交流方式,這也為輔導員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通常晚上是學生最為活躍的時間,這也就需要輔導員犧牲大量休息時間對其進行輔導,需要輔導員對自身工作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校方也應制訂全新的輔導員考核辦法,對輔導員正常工作時間外的業績予以肯定和鼓勵。
在新媒體時代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明顯減少,學生缺少真正的情感交流和人性關懷,輔導員要抓住這一點,建立相互之間信任的橋梁,增加與學生間的思想交流。新媒體有著大量的情感圖標,輔導員可以利用學生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加與其的情感溝通。輔導員應不斷研究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加深與學生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加學生對其的認同感,從而提高教學工作效率。
四 結束語
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高校輔導員將面臨各種各樣的新情況、新問題,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考驗,但在面臨挑戰的同時,機遇也隨之而來,作為新時代教育事業的接班人,我們應當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不斷地學習創新,更好地發揮新媒體的教學作用,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出更加出色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許華、許沖. 90后大學生政治信仰和政治參與現狀分析——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調查[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4)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