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和發展,初中歷史教材也重新進行了編制。筆者認為,這些插圖形象地向學生展示歷史畫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愛國熱情。本文主要談談對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認識,并針對不同的插圖提一些教學建議,希望能給初中歷史教育者帶來一些借鑒。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材 插圖 認識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111-01
歷史是對過去時空中發生過的事情的沉淀和說明,而初中歷史教材就是將這些說明以更加客觀、嚴謹的話語轉述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和認識過去。而歷史教材中的圖片雖然沒有自己的序列,僅是根據教材中的文字被編入在教材中,但是這些圖片在教材中有著不可忽略的輔助作用,它們將教材中的文字形象化,更能吸引學生的關注。插圖是初中歷史教材中的重要部分,其存在對初中歷史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必須正視和重視這些插圖的功效,并運用好這些插圖,充分發揮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從而提高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
一 對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價值的認識
1.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而初中歷史教材中的插圖正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的最好途徑。受身心發展的限制,初中生的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習慣通過畫面、實體事物等有形象化的表現來認識和了解事物。在滿是文字的教材中,插圖是與眾不同的,它能瞬間抓住學生的眼球,會促使學生無意識地去閱讀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運用這些插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歷史知識。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很多歷史事件僅是通過教材中的文字表述是很難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的,通過文字的表述可以讓學生了解事件的聲勢十分浩大、場面很是壯觀,但是到底浩大到什么程度、壯觀到什么地步,這些都是很難把握的。因此這就需要學生來進行合理的想象。很多教材中的插圖實際就是對歷史的藝術加工。這些插圖就好比一個引子,在學生看這些插圖時,教師可以從旁用語言進行引導,讓學生根據插圖進行聯想,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結合插圖和相關文字對歷史事件進行進一步的描述和表達,從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3.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其民族自信心
歷史教學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系統的歷史知識之外,還要讓學生能對祖國的歷史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心,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歷史教材中的文字知道祖國的發展歷程,了解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還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插圖來比較直觀地感受古代中國人的堅強意志和美好品德。
二 運用初中歷史教材中的插圖進行教學的策略
1.地理插圖
初中歷史教材中的地理插圖主要是從地理空間的角度在向學生展示某一時期人類的活動,比較典型的有統治區域圖、形勢圖、路線圖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這些地理插圖來分析在某個時期的時代特征、社會風貌以及人類的發展狀況,在講解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文字融入進去,從而讓學生對教授的內容有更深的認識。
2.人物插圖
歷史教材中的人物圖大多數都是介紹在歷史中留下深刻一筆且在當時社會地位比較突出的歷史人物。如林則徐、毛澤東、斯大林、拿破侖等,他們在歷史上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對歷史的進步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新教材中對將這些重要的歷史人物畫像一一展示出來,讓學生對這些曾經的英雄人物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感悟,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民族自豪感,在向學生傳播歷史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因此教師在教授有關歷史任人物的事件時,可以對這些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進行介紹,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教材中的插圖對歷史人物的氣質特征更加熟悉,在對歷史事件的學習過程中有更加深刻的評價和認識,進而實現初中歷史教學的目的。
3.漫畫插圖
在初中的歷史教材中漫畫插圖是比較常見的,這種插圖與其他插圖不同,其表達比較詼諧幽默,但在笑過之后往往能帶給人很大的啟發和感悟,如在九年級下冊的《冷戰中的對峙》一單元中,有一節內容是講述的20世紀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在這里有一幅漫畫插圖給人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以蘇美兩國當時最高的領導人掰手腕的方式和雙方座下的武器威脅,來表現冷戰期間蘇聯與美國之間的角逐和競爭,讓學生對冷戰期間蘇美關系有更深的認識。教師在進行相關教學時、可以通過比較簡練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講解,主要以啟發學生、讓學生自行探索為主,一方面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安普文.初中歷史教材插圖的認識和運用[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S2)
[2]徐耀光.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插圖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3(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