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并獲得了教師的廣泛認可。本文筆者以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相關的探究式教學案例為基礎,簡要探討探究式教學中問題提出的原則以及科學、合理地進行有效問題設置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學 問題提出 原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2-0132-01
由于探究式教學模式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因而獲得了教育界的認可和重視。在探究式教學中,對問題的設置和有效地提出是其核心所在,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起點,通過科學合理的問題導入,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最終實現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問題提出的原則
探究式教學是在新課程改革中孕育形成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強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問題的提出上,應以調動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內驅力為目的,嚴格遵循以下問題提出原則:
1.學生主體原則
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問題提出中,應該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此外,教師也要積極充當教育引導者,鼓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經常進行探究新知的交流溝通。
2.可接受性原則
初中生在對知識的整體把握以及學習能力的發展上都沒有發展全面,所以在相關的問題設計上,還是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準,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對問題進行劃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簡單的問題還是復雜的問題,都必須做到生動、準確,且包含一定的趣味性。
3.啟發性原則
相關問題的提出還必須要符合實際,以教材的相關內容和教學的要求為問題設置依據,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和促進。在問題的提出上,教師要盡量讓學生參與其中,讓他們在體驗、探究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形成對問題的自主發現和解決的能力。
二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問題提出的策略
以提出問題的相關原則為基準,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學要想有效地得以應用,在問題的提出上還必須要形成一定的策略。
1.借助物理實驗引出問題
知識來源于實踐。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知識來源的一種特殊實踐活動,注重由實驗探究引出問題,也就必然會對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起到明顯的提升作用。在探究式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開設物理實驗課程,在學生親身參與到知識的獲取時,教師應以引導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延伸型的提問,避免學生思想落后于操作的現象。如對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實驗中儀器擺放問題進行提問,對“三點一線”的原理提問等。雖然在一些物理實驗的提問中,其探究的意義并不明顯,但是基于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這樣的延伸型提問完全符合教學的要求。
2.透過生活實例引出問題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許多與物理相關的現象,可透過生活實例來引出物理問題,闡明相關的物理現象,說明相關的物理知識。如在大氣的壓強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橡皮吸盤為例來引出問題:為什么帶有塑料吸盤的玻璃茶幾,能把桌架和桌面緊緊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帶起來?為什么把帶有掛鉤的塑料吸盤按在玻璃上,就能掛很重的衣服卻不掉下來?以這些幾乎每個同學都有所感觸的生活實例來進行提問,不僅會讓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更能形成他們從生活中發現知識、學習知識的能力。
3.通過爭論矛盾引出問題
在物理課堂上,由知識的認識、理解分歧而引發的學生之間的爭論或者師生之間的爭論,都同樣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一方面可以長時間使學生處于思考狀態,另一方面則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強化記憶。在具有爭論性問題的設計上,不能簡單地進行概念性矛盾問題的提出,而應以實際生活為基礎,引出具有矛盾現象的問題,再以此形成討論。如在“被同溫度的水蒸氣和沸水燙傷時,被哪個燙傷更嚴重”的問題中,可以先進行相關概念的引入,并以此為依據,讓學生展開自由的爭論,在爭論中完善對物理原理的認識以及對知識概念的理解、記憶。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學中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出,不僅符合初中生的學習認知特點,更屬于一種教學藝術。在遵循學生學習發展的實際情況下,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對問題進行設計,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可以提升物理探究性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天河、張文華.大班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策略[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6)
[2]顧利娟.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問題提出的原則和方法[J].科教文匯(下旬),2011(8)
〔責任編輯:龐遠燕〕